水调歌头导学案(共3页).doc
《水调歌头导学案(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调歌头导学案(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水调歌头导学案绵阳富乐国际学校 李小琴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有关文学常识,结合背景理解词意,体会词的意境美。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主鉴赏能力,通过反复朗读,自主分析品析词的内容把握词的情感。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的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树立乐观积极的人生观。学习重点:反复朗诵,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体会诗人的豁达乐观豪放风格的体现。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体会音韵美。1、学唱水调歌头2、吟诵几句古人描写明月的诗,并体会情感?二、自主学习1. 注音:阙( )乘( )琼( )不胜( )转( )绮( )
2、 婵娟( )2. 解释:把: 琼楼玉宇: 不胜: 婵娟: 清影: 有恨: 弄: 3.知人论世:选自 ,作者 ,字 ,号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 代著名 、 书画家 ,作品有东坡全集等。散文、诗、词、书、画等方面均有很高成就。其词是 派的代表。与其父 、其弟 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还包括唐代的 , 宋代的 , , 。4.写作背景:苏东坡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被一贬再贬。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任太守。其时,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守外郡已经历时五载,和弟弟苏辙也已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调歌头 导学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