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岁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授课题目:先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与教育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自我意识的概念及先学前期自我意识的突出表现,掌握先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阶段。2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先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突出表现并能对其进行正确教育的能力。3培养热爱幼儿、对幼儿教育工作感兴趣,进而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及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教学重点:先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如何针对先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突出表现进行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导入:实验导入有位心理学家在做动物实验时曾遇到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给小猴子一些木块,让它用木块换糖吃,
2、换到后来,木块用完了,它就用自己的尾巴来换糖,使这位心理学家捧腹大笑。为什么看起来挺聪明的小猴子会做出如此可笑的动作,而再笨的孩子也不会用自己的手或脚去换糖。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猴子不能把自己同周围的事物区别开来。而人则不同,人能够认识自己以及自己同周围世界的关系,人有自我意识。有无自我意识是动物和人在心理上的分界线。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先学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与教育。同学们将教材翻至65页,自己预习一下教材的内容。回答两个问题:1什么是自我意识?(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一、认识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以及自己与别人和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包括:自我认识认知成分,包括自我感觉、
3、自我观察、自我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自我体验情感成分,包括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自我调控意志成分,包括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等。学生列举描述自我认识的语句: 人贵有自知之明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孙子 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老子2先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突出表现是什么?(爱做事、闹独立)为什么会爱做事、闹独立呢?这就需要了解自我意识是怎样发展的。我们一起来学习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二、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心理学指出,人并不是生来就有自我意识的,儿童的心理只有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能形成自我意识。(一)不能意识到自己存在(04个月)初生的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不能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存在,不知道
4、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是属于自己的。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在出生时是没有自我意识的。精神分析学家玛格利特玛勒把新生儿比作蛋壳中的小鸡,他们不能把自己同外界环境区分开来,还不具备本体性,所以会经常发生把自己的小手或小脚当玩具来玩耍的情况。(二)自我意识萌芽 (5个月至1岁)1. 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59个月)随着认识能力的发展和成人的教育,婴儿的动作开始转向外部环境,他们开始喜欢摇摇棒、捏发声的玩具;但这时婴儿还把自己的身体当作与其他任何东西一样的玩具来玩耍,他们嘬手指,用自己的小手搬弄小脚,同时伴随着呀呀声,啃吮小脚。婴儿开始认识到手和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能够自己用手去抓东西,同时对自己的
5、名字有反应。他们显示出对镜像的兴趣,注视它、接近它、微笑并咿呀作语,但对自己的镜像和其他婴儿的镜象反应没有区别。2对自己行动的认识912个月(1岁) 9个月开始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动作和主观感觉的关系,通过偶然性的动作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动作和动作产生的结果的关系。婴儿如果不小心把手里的玩具掉到地上,当成人捡起来时,他们就会有意把玩具反复扔到地上。在反复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区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玩具)间的关系,开始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加以区别,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态。1岁左右的婴儿的自主意识开始发展,他们会要求自己做事情-,例如自己拿勺子吃饭,自己喝水,而拒绝成人的帮忙。出现最初的独立性
6、(表现为爱说“我要自己来”)。3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12个月15个月) 12个月(1岁左右)开始渐渐认识身体的各个部分,但不能区分自己身体和别人身体的器官。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是自我意识发展中的巨大飞跃,表明他们能把自己和别人相区别。(丫丫吃饭,比如问他:这个苹果是谁的?他会答:“宝宝的。”问谁想吃苹果?他会答:“宝宝吃。”)但是,这时儿童只是把名字理解为自己的信号,因此,在遇到叫同名的别的孩子的时候,他就感到有些困惑了。孩子在镜子前的反应,把镜子当作游戏伙伴,亲吻它,和它贴脸。在13个月左右的时候,婴儿开始区分自己和别人,能通过照片来指认自己,也能在自己和其他婴儿的合影中准确地找出自己。(三
7、)自我意识形成(15个月24个月) 点红测验 1972年,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的实验:婴儿熟睡时,往婴儿的鼻子上抹上胭脂,婴儿醒来后,让他照镜子,结果发现:有些15个月大的婴儿会看着镜子,摸自己那抹了胭脂的鼻子;但绝大部分婴儿要在21个月以后才出现这种行为。由此,心理学家得出结论,婴儿的自我意识,大约在1岁8个月左右时形成。两岁以后的儿童,渐渐能够懂得“我、你、他”这些人称代词,在生活中掌握了物主代词“我的”和人称代词“我”,由此实现了自我意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标志着他们真正的自我意识的形成。意识到身体内部的状态。如:“我肚子疼”此时,也出现了最初的自我概念,开始出现“给我”、“
8、我要”、“我会”、“我自己来”等意向。两三岁的儿童往往开始表示自己的主张,当成人提出一些要求时,儿童并不听从,经常说“我不”,行为上表现出“爱做事、闹独立”等特点。(四)对自己心理活动的认识(24个月后)儿童开始懂得“我想做”和“我应该做”的区别,做错事后知道脸红害羞。幼儿开始能把自己与他人加比较,从而产生简单的自我评价,由于受到认识水平的限制,这时幼儿的自我评价中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成人的评价,而且还具有很强烈的主观情绪性。(成人应进行正面教育,给予鼓励) 有了“我的”占有感。 三、自我意识的教育自我意识能否得到很好的发展,对于个体今后的学习、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重视进行儿童的自我意
9、识教育。“闹独立”和 “爱做事”可以说是先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最突出表现,也是最使家长头痛的事。从教育的观点看,又是最值得家长认真对待的问题。(学生分组,分别讨论两种情形的注意要点)(一)爱做事怎么办?珍惜孩子的积极性引导孩子做事,给他分配一些极简单的任务,在培养孩子做事的同时,要注意安全。(二)闹独立怎么办?不能一味满足,也不能过多限制。一味满足,容易造成孩子任性和执拗,过多限制,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从而变得驯服和依赖,缺乏自立能力。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用别的事物把孩子吸引开,先暂时解决问题,再找适当的时机进行说理教育。教育要配合一致。作业思考题: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和相应的品质年龄段社会转变期的心理冲突相应获得的品质积极的消极的婴儿期(01.5岁)信任感怀疑感希望、信任恐惧、不信任儿童期(1.53岁)自主感羞怯感意志(自制力)自我怀疑学龄初期(35岁)主动感内疚感自配和价值感无价值感学龄期(612岁)勤奋感自卑感能力、勤奋无能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角色混乱忠诚、自信不确定感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感孤独感爱和友谊泛爱成年期(2565岁)生育感自我专注关心他人和创新自私自利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绝望感智慧绝望、无意义感课后上网查找: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说明自我意识培养对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写一篇200字的小论文。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