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联赛《生态学》知识要点总结(共12页).doc
《高中生物联赛《生态学》知识要点总结(共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联赛《生态学》知识要点总结(共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中生物联赛知识要点总结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非生物环境是指光、温、水、营养物等理化因素,生物环境则是同种和异种的其他有机体。生态学是研究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为中心的宏观生物学。种群:栖息在同一地域中同种个体组成的复合体群落:栖息在同一地域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复合体生态系统:在同一地域中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它与生物地理群落(biogeocoenosis)同义生物圈(biosphere):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第一部分 生物与环境一、环境和生
2、态因子 1. 概念 . 环境: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物的环境区分为小环境和大环境。小环境是指对生物有着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如接近植物个体表面的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和动物洞穴内的小气候等。大环境则是指地区环境(如具有不同气候和植被特点的地理区域)、地球环境(包括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土壤圈和生物圈的全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 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据性质:非生物因子(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捕食、寄生、互惠等)、人为因子 据对种群数量变化的作用:密度制约
3、因子(食物、天敌等)和非密度制约因子(土壤、气候等) 据生态因子的稳定程度:稳定因子(地磁、太阳辐射)和变动因子(周期变动因子和非周期变动因子)2. 作用特点综合性 如:阴阳坡景观的差异受光、t、湿度等非等价性 如:植物春化阶段的低温因子阶段性作用 如:低温对春化阶段及气候生长阶段作用差异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 如:光减弱,但CO2浓度增加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如:光、t等直接;坡向、坡度等间接二、耐受限度1. 最小因子法则(李比希):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物种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条件:严格稳定状态,即物质和能量输入输出平衡;应用时,必须考虑到各种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2.
4、 Shelford耐受性法则: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其中包括最适生存区。注意:对同一生态因子,不同种类的生物耐受范围是很不相同的;一般说来,若一种生物对所有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都是广的,则此种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也一定很广,反之亦然;各种生物通常在生殖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要求比较严格;一种生物的耐受范围越广,对某一特定点的适应能力也就越低,相反狭生态幅的生物,通常对范围狭窄的环境条件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但却丧失了在其他条件下的生存能力;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很少能够生活在对他们来说是最适宜的地方,而只能生活在它们占有更大竞争优势的地方。生态幅
5、: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因素都有一个耐受范围,过多或不足都可能使其生命活动受到抑制,乃至死亡。一般说来,在生态幅的中间为最适区,它的两端为两个生理受抑区,再向外延伸,超出生态幅,则为不能耐受区3. 限制因子:在众多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子。限制因子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2个或多个 4. 生物群落带:具有相似群落的一个区域生态系统类型。如:热带森林群落带、温带森林群落带和苔原生物群落带等三、生物对耐受因子的调整1. 驯化:一种生物长期生活在它的最适生存范围偏一侧的环境条件下,导致生物耐受曲线的位置移动。实质是生物体内决定代谢速率酶系统的适应性改
6、变。 2. 休眠 -动植物抵御暂时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生理机制。 植物种子的休眠,几十年后仍能保持萌发能力。 昆虫的滞育(diapause);恒温动物的蛰伏(torpor);冬眠(hibernation);夏眠(aestivation) 休眠的生物学意义:使动物最大限度地减少能量消耗。抵御极端不利环境。 3. 昼夜节律和其他周期性的补偿变化 生物在不同的季节表现出不同的生理最适状态,是对生态因子周期性变化适应的结果。一般认为这种耐受性的节律变化是由外在因素决定的。 例外的是:某些耐受性的周期变化至少有一部分是由生物自身的内在节律引起的。 蜥蜴
7、适宜温度下限在白天的12h内从4.5 变化到7.5,即使环境条件固定不变,这种周期性也会表现出来。 壁虎的喜好温度在傍晚时达到最高,白天较低,这种日周期变化也会表现出来。 四、生态因素及其对生物的影响1. 光 一切生命的最基本能源依据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植物分为阳生植物、阴生植物和耐阴植物三种生态类型。阳生植物要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生长,如杨、柳、栎、松、沙漠草原植物和一般农作物;阴生植物喜在潮湿、背阴的地方生长,如人参、三七、冷杉等;耐阴植物介于两类之间,既能在阳地生长,也能在较阴地带生长,如党参、云杉、山毛榉。. 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光形态建设:黄化现象-植物在黑暗环境
8、中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合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的现象。光谱中波长不同的波段对植物的作用也不同,如蓝紫光能抑制植物的幼芽形成,抑制植物伸长,使植株呈现形态矮小,还能引起向光性的敏感,促进花青素等色素的形成,也能控制和促进细胞分化;蓝光能激活同化二氧化碳的酶类;紫外线能抑制某些生长激素的形成,抑制茎的伸长,引起向光性敏感和花青素形成;红光能促使茎的生长、植物开花和种子萌发。. 生物对光周期的适应a. 昼夜节律 动物的活动行为、体温变化、能量代谢、激素的变化等;植物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积累和消耗等b. 光周期现象:植物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毛换羽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
9、化的反应日照长度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开花。按照对日照时间的要求,植物分长日照、短日照、中日照和日中性四类。长日照植物需日照时间很长,如日照不足,就不能形成花芽,延长日照时间可提早开花,如大麦、小麦、油菜、菠菜、凤仙花、除虫菊。短日照植物在暗期比较长的条件下,可以提早开花。而在长日照下不能开花,如水稻的某些品种、大豆、棉、麻、牵牛。中日照植物在昼夜长短几乎相等的条件下才能开花,过长过短都不能开花,如甘蔗的某些品种。日中性植物受日照时间影响较小,不同日照都能开花,如番茄、黄瓜、刀豆、蒲公英等2. 温度. 生物对温度的反应生物的生存都具有一定的温度范围。一般动物生命活动的低限是冰冻,高限是45,
10、最适温度在20-25之间。 在可耐受的温度幅度之内,生物的生长发育及各种生理活动一般都是随温度上升而加快,在最适温度中生长发育最快,超过最适温度时,生长发育就要有所下降。植物必须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才能发芽。昆虫完成一定的发育阶段需要一定积温(以温度与时间的乘积表示)。气温低时,发育时间就要长一些,高时就短一些。有效积温法则:K=N(T-C) N为生长发育所需时间,T为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K是总积温(常数),C为发育起点温度 局限性:a. 发育起点温度通常是在恒温条件下测得的,这与昆虫在自然变温条件下的发育有所出入(变温下的昆虫发育较快)b. 有效积温法则是以温度与发育速率呈直线关系为前提,但事实
11、上两者间是呈S形关系,即在最适温的两侧发育速率均减慢c. 除温度外,生物发育同时还受其他生态因子的影响d. 积温法则不能用于有休眠和滞育生物的世代数计算. 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a. 低温:低于临界(下限) 温度,发生寒害和冻害。冻害原因:冰结晶使原生质破裂损坏胞内和胞间的微细结构;溶剂水结冰,电解质浓度改变,引起细胞渗透压变化,导致蛋白质变性;脱水使蛋白质沉淀;代谢失调形态上的适应植物:芽具鳞片、体具蜡粉、植株矮小;动物:增加隔热层,体形增大,外露部分减小。生理上的适应植物: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和增加细胞中有机质的浓度以降低冰点,增加红外线和可见光的吸收带(高山和极地植物);动物:增加体内产热,维
12、持体温恒定,局部异温等。如:鹿蹄草通过在叶细胞中大量贮存五碳糖、粘液等物质可使其结冰温度下降到-31。行为上的适应迁移和冬眠/休眠等。b. 高温:超过临界(上限)温度,也是有害的,如蛋白质变性、酶失活、破坏水份平衡、氧供应不足、神经系统麻痹等 形态上的适应植物:密毛、鳞片滤光;体色反光;叶缘向上或暂时折叠;厚的木栓层;动物:体形变小,外露部分增大;腿长将体抬离地面生理上的适应植物: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或盐浓度,减缓代谢率;蒸腾加强;动物:放宽恒温范围;贮存热量,减少内外温差。行为上的适应植物:关闭气孔。动物:休眠,穴居,昼伏夜出等. 温度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极端温度(高温和低温)常常成为限制生
13、物分布的重要因素。如高温限制白桦、云杉在自然条件下不能在华北平原生长,苹果,梨、桃不能在热带地区栽培;菜粉蝶不能忍受26以上的高温,所以26就是其分布的南限。对植物和变温动物来说,决定其水平分布北界和垂直分布上限的主要因素就是低温,因此界限比较明显。如:橡胶分布的北界是北纬2440(云南盈江),海拔高度的上限是960m(云南盈江);椰子为北纬2430(厦门)和海拔640米(海南岛);苹果蚜分布的北界是1月等温线为34的地区;东亚飞蝗分布的北界是年等温线为 13.6的地方。. 温度对动物形态的影响葛洛格规律恒温动物在温暖地区个体黑色素增多,在干旱地区则红,黄,棕色为多,在寒冷地区色素逐渐减弱。阿
14、伦定律同类恒温动物在寒冷地区的肢体(尾、耳、嘴和四肢等)趋于缩短、变小;在温暖地区则相反。约丹规律鱼类的脊椎数目在低温水域中比在温暖水域中多。贝格曼规律高纬度恒温动物往往比来自低纬度恒温动物个体高大,导致其相对体表面积较小。 如:东北虎颅骨长331-345mm,华南虎仅283-318mm3. 水. 水与植物据对水分依赖的程度不同,植物分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两大类。水生植物:据生长的深浅度不同,水生植物可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三类。水中含氧量低,则通气组织形成的通气系统发达;光照弱,则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叶片薄,表皮细胞含叶绿体;浮力较大,则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的机械组织不发达;表皮无气孔,
15、轻度角质化或完全不角质化;维管组织和根系均不发达。陆生植物:按着生土壤干湿程度不同,分成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湿生植物在潮湿环境中生长,抗旱力最小。如蕨类、水稻、观音莲等。中生植物生长在水分条件适中的陆地上。常见的陆生植物一般多为中生植物。旱生植物在干旱环境中生长,较长时间干旱仍能维持水分平衡和正常生长发育。如生长在沙漠的骆驼刺、麻黄、仙人掌科植物、景天科植物等。. 水与动物a.分类:水对动物的生态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能影响动物的分布、动物的体色、动物的繁殖、生长发育及动物行为等等。湿度对于生物的生长发育及生殖力也有一定影响。低湿可以抑制新陈代谢,高湿可以加速发育(有一定限度)。仓库害虫
16、必须在各粒含水量达13%以上才能大量繁殖。啮齿类动物,如食物中含水量减少,生长受到阻碍。 两栖类大多数鱼类水中动物变形虫、放射虫、鞭毛虫等海星、鳐、比目鱼大多数动物沙鼠、骆驼等湿生动物浮游动物水底动物中生动物旱生动物水生动物陆生动物b.鱼类的水平衡淡水硬骨鱼类:高渗性,即体内渗透压高于体外;进入体内的水通过肾脏排出大量的低浓度尿,保持水平衡,丢失的溶质可从食物中得到海洋硬骨鱼:低渗性即体内渗透压低于体外水分向外扩散,盐分进入体内。通过食物、代谢水和饮水获得水,多种多样的泌盐组织排出多余的盐分。软骨鱼:等渗性即体内渗透压等于体外水和盐以大致相等的速度在体内外之间扩散。仅排泄失水,通过食物、饮水、
17、代谢水获得水,泌盐器官排出多余的盐分c.渗透压调节动物失水途径主要有皮肤蒸发、呼吸失水和排泄失水。丢失的水分从食物、代谢水和直接饮水三个方面弥补。其保水机制为:减小皮肤的透水性;减少身体的表面蒸发;减少呼吸失水;减少排泄失水;利用代谢水4. 土壤等其他因素. 土壤土壤为陆生植物提供了固着的基地,也提供了矿物质和水,为很多细菌、真菌、多种地下动物(如原生动物、线虫)、各种地下昆虫(如蚂蚁)等提供了栖息地。. 大气:N2(生物固氮)、O2(呼吸)、CO2(光合、温室效应)第二部分 种群生态学种群是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如:一个池塘中全部大大小小的青鱼基本特征:空间特征(均匀分
18、布、集群分布、随机分布)、数量特征、遗传特征(即种群基因库)单体生物:每一个体来源于一个受精卵,个体形态和发育可以预测。如:鸟类、哺乳类、昆虫、两栖类等。构件生物:受精卵首先发育成一结构构件,然后在发育成更多的构件。如:大多数植物、海绵、水螅和珊瑚。一、种群动态1. 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个种群个体总数或生物量。统计方法:a. 总数调查普查法:计算全部存活个体数。如:鸟、鼠可采取数巢穴的方法,人的总数统计则进行人口普查。b. 取样调查法:五点取样、等距取样、标志重捕法等2.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实际的出生率或称生态出生率总是低于理想的最大出生率的,实际死亡率或生态死亡率总是远远大于最
19、小死亡率。3. 年龄组成4. 性别比例二、种群数量动态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的数量变动 1. 存活曲线表示一个种群在一定时期内的存活量的指标,也是衡量种群增长的基本参数A:幼体存活率高 如:大型哺乳动物、人B:死亡率稳定 如:一些鸟类、水螅、小型哺乳动物C:幼体死亡率高 如:无脊椎动物、产卵鱼类、贝类和松树等2. 种群增长模型 (为非密度制约增长;为密度制约增长) .“J”型曲线(种群离散增长模型)条件: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数学模型:Nt=N0tN为种群大小,t为时间,为种群的周限增长率注:若两侧取对数,则其曲线为直线. 种群连续增长模型(“J”型曲线)
20、 Nt=N0ert . “S”型曲线 条件:自然条件下数学模型:dN / dt = r N (1-N/K) -逻辑斯蒂方程注意:K值和K/23. 自然种群的变动4. 种群密度的调节. 外源性种群理论a. 密度制约因子 有些因素的作用是随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如:传染病在密度大的种群中更容易传播,因种群密度越大,其对种群数量的影响就越大,反之,种群密度小,对种群的影响就小。 b. 非密度制约因子 有些因素虽对种群数量起限制作用,但其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无关。如:气候因素:刮风、下雨、降雪、气温无论密度制约因子还是非密度制约因子,都是通过影响种群出生率、死亡率或迁移率而起着控制种群密度的作用。一般说
21、来,生物种群数量的不规则变动往往同非密度制约因素有关。非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一般总是很猛烈的,灾难性的。如:我国历史上屡有记载的蝗灾是由东亚飞蝗引起的。引起蝗虫大发生的一个物理因素是干旱,东亚飞蝗在禾本科植物的荒草地中产卵,如果雨水多,虫卵因水淹或霉菌感染而大量死亡,因而不能成灾,只有气候干旱蝗虫才能大发生,所以我国历史上干旱常伴随蝗灾。. 内源性种群理论a. 行为调节:认为社群行为是一种调节种群密度的机制。b. 内分泌调节:某些哺乳动物的周期性数量变动受内分泌的调节。c. 遗传调节:当种群密度增加,死亡率降低时,自然选择压力比较松弛,结种群内变异性增加,许多遗传型较差的个体存活下来。
22、当条件回到正常的时候,这些低质个体由于自然选择压力增加而被淘汰,于是降低了种群内部的变异性。5. 种群对数量变动的适应对策. K-对策:气候稳定的系统,如热带雨林,物种数量接近于环境容纳量的水平,与逻辑斯蒂增长模型中K值接近,故称K对策。特点:寿命长,个体大,死亡率较低,生殖力弱,亲代对子代有效地保护,但缺乏有效的散布方式。K对策种群的死亡率主要由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因素引起。K对策生物在新环境中定居能力较差,它常出现在群落演替的晚期。大部分脊椎动物属于K对策者。. r-对策:气候条件多变的系统中,种群密度常处于增长状态,是高增长率(r),故称r对策。特点:寿命短,个体小,死亡率高,生育时间早且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学 高中生物 联赛 知识 要点 总结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