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优秀实用教案)(共8页).doc
《苏武传(优秀实用教案)(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武传(优秀实用教案)(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苏武传是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必修4中的经典文章,是历史散文中的典范之作,选自中国汉代著名史学家班固的汉书。学习这篇课文要重点了解汉书传记体作品的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培养翻译能力。文章篇幅较长,故事主要叙写了苏武被匈奴囚禁,与其贵族官宦的尖锐斗争,体现了苏武坚强不屈,重义守节,誓死捍卫国家尊严的情操。教学时,要把握住故事的情节,双方斗争的手段与流程,以展现人物的高大形象,从而落实情感教育。【学情分析】1.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分析:学生对汉书和班固不是很了解,从文学常识角度要做强调。针对课文而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语感,对文言实、虚词有一定的积
2、累,这些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走入文本语境。但是,由于受到心智水平和认知经验的限制,在理解文意、深透解读文本方面还存在问题。2.学习本课,学生可能存在的困难:文章涉及一些相关的历史事件,学生不甚了解,教师要简要介绍。有部分晦涩专有名词,学生识读起来有困难。双方的斗争策略和人物复杂的内心,需要教师引领分析。苏武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2、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3、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二、过程和方法1、合作学习,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概括内容要点,培养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的能力和习惯
3、。2、探究学习,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学习苏武的民族气节,弘扬爱国主题。【教学重难点】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学习概括内容要点的技能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一、早自习预习:理解文意(结合课下注释及创新设计)二、导入:“苏武牧羊”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历尽艰辛,持节不屈。两千多年来,苏武崇高的气节,成为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心理要素。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的人生。 三、作者作品及背景。1作者简介:【课件】班
4、固,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和帝永元元年初,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后来, 班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 家庭父亲: 班彪(史学家,文学家) 弟弟: 班超(投笔从戎) 妹妹: 班昭(续写汉书) 注:班昭,博学高才,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作品史书:汉书 辞赋:两都赋 诗:咏史诗注:两都赋:汉代京都大赋中的名篇,分和两篇。后来、,在形式上皆颇受其影响。咏史诗则是最早的文人五言诗。2简介汉书:【课件】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
5、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汉书与史记的对比【课件】 内容项目汉书史记体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时间跨度230年左右3000多年体例本纪、列传、表、志本纪、世家、列传、表、书注:断代史: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与断代体史正好相反。史记记载
6、了上自传说中的,下至时代,历时三千多年的史实。3、我国史书体例简介:【课件】(1)编年体: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例:春秋(孔子)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左丘明)资治通鉴(司马光)(2)国别体:以国家为编排顺序记载史事的史书。例: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刘向)(3)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史书,例:史记(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班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后汉书(范晔)纪传体断代史4、苏武出使背景:【课件地图】解说: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
7、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四、重点词句交流1、给生字注音在书上。2、范读自由读(注意字音、断句、语气)3、重难点强调指名翻译。4、重要注释勾画。五、整体感知1、人物传记是古代典籍中常见的文体,那应该怎样为一个人立传呢?本文是不是苏武的生平大事年表呢?明确:(1)【课件】传记的一般写法:先写人名,籍贯,品性综述然后按时间顺序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具体材料1、2、3)最后为作者评说解说:读懂文言文段的关键是材料,即第点;而材料无非是人的“言”和“行”,即看他(她)说什么做什么。(2)本
8、文不是苏武的生平大事年表,只2、理清思路:苏武为何入胡?有何遭遇?结局如何?(请列出作者的思路提纲)缘由: 奉命出使匈奴,以通和好。(1)虞常谋反,牵涉苏武(2-3)卫律逼降,苏武不屈(4-5)苏武传 遭遇 流放北海,杖节牧羊(6)李陵劝降,完全失败(7-8)结局: 历尽磨难,终归汉朝(9-10)六、分析艺术特色及人物形象思考:作者如何刻画苏武这个形象的?(写作特色)详略得当语言、细节描写对比反衬1、详略得当(1)课文在写人时,有详有略。本文主人公是谁?哪几个人物写得详细?哪些人物写得简略?为什么?主人公:苏武主要人物:张胜、卫律、李陵次要人物:单于、汉使者(2)以上是人物安排上的详略处理,其
9、实本文在叙事上也做到了详略得当。哪些事详写了?哪些事略写了?详:苏武宁死不降(卫李劝降)、卧雪牧羊略:苏武为於革干王赏识及牛羊被盗(3)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明确: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4)作用:突出主题,苏武的崇高的民族气节、强烈的爱国意识、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2、用语言、细节刻画人物语言描写多集中于:“受审讯”和“劝降”两件事。通过分角色朗读,可以体会到每个人物极具个
10、性的语言,那么这些语言都表现了人物怎样的个性?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卖国求荣的小人。他先是“威逼”苏武,用杀死虞常的行为企图“杀鸡儆猴”结果吓倒了张胜,却吓不倒苏武。接着他又用死亡来威胁苏武投降,谁知苏武毫无畏惧。卫律见威逼“不行,于是就”利诱“,想用荣华富贵来打动苏武的心,谁知苏武不但不吃这一套,还义正词严地指责卫律通敌叛国的可耻行径。卫律恼羞成怒,悻悻离去。李陵: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因此李陵对苏武的劝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武传 优秀 实用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