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家长会心理辅导(共6页).doc





《高一新生家长会心理辅导(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新生家长会心理辅导(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一家长会讲稿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叫侯雪萍,是学校的心理健康老师,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心理咨询室工作。今天,我想从三句话开始和大家的交流。这三句话概括了青春期孩子和父母的生活真实写照。这一句话是:作为父母,我们的需求就是被孩子需要作为青少年,他们的需求就是不再需要我们。第二句话是:这种冲突真实的存在着。第三句话是:在我们帮助自己最爱的孩子走向独立的每一天都在不断的经历它。经过初中三年,相信我们大部分的父母都有一个感觉,就是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有着无法解释的疑问与困惑。常言道“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竭尽所能,倾其所有,送孩子上最好的学校、给孩子最好
2、的物质满足,有的甚至为了孩子放弃了工作。但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偏偏就不“领情”,问题究竟出在哪儿?通过这几年和学生的接触,听到了孩子们的心声,我觉得我们的父母是有责任的。首先,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用一顶“为你好”的大帽子扣住孩子,“为了你我做了专职母亲”、“为了你我苦口婆心”从行动到话语完全专制,不许辩驳,不能逾越,不得动弹,让孩子无法呼吸,使得这种爱变成了有条件的爱。其次,父母不知道也没有耐性关注孩子想什么、缺什么、需要什么,只是一味地往孩子的身体和思想里猛灌“营养品”,能否吸收、能否消化却不问不管。殊不知,再“营养”的东西如果不对路,或者用量太大,也可能变成“毒品”。再有,父母过分强调的“危机
3、意识”就是“紧箍咒”,不学习如何如何,不学好怎样怎样,天地一片昏暗,世界危机四伏,把美丽的世界、灿烂的青春渲染得沉重压抑,让孩子不堪重负。试想,天天生活在这样一种空间里,是个人都会厌烦的,更何况是青春期的孩子呢。经过这初中三年的生活体验,我们的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我们的父母,多数已到不惑之年,在事业上小有成绩。本以为经历过了人生,体验过了生活,似乎真正进入了“不惑”的境界。而当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我们却常常感到束手无策。于是,我们不得不感慨:作为父母,人生还有很多“惑”等待去解。孩子的成长,何尝不是父母的成长?不惑之年的父母们又要试着去懂高中的孩子。随着我们彼此的年龄的增长,相比较初中而言,高中
4、孩子的逆反现象想对减少,但这个阶段的孩子也会非常强调自己的个人主见和独立思维,而且他们的思维能力逐步趋于成熟理智。他们的心理又发生了变化,有了新的需求:第一个变化:“我是大人了。”高中的孩子会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求独立的愿望,其独立思考能力大大提高,不轻易相信别人的意见,很反感家长把他们看成小孩子。第二个变化:“我很重要。”高中阶段孩子的自尊心特别强烈,最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他们力图在各个领域有较出色的表现,想争取在集体中赢得适当的地位,得到好评和重视。作为家长,要迎接孩子的这些变化,我们又面临新的问题。在面临这些所有的问题时,我建议我们的家长朋友不要着急插手,可以先问孩子八个问题,听听他
5、们有什么想法。而往往问不到几个问题,事情就已经很清楚并得到解决了。在这八个问题中,我们体会一下“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第一个问题是:“发生什么事情了?”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许多成人碰到突发状况时,会习惯性的太快下判断:“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会打你。”“一定是你做错事,老师才会处罚你。”如果我们不让孩子从他的角度说说事情的经过,很可能冤枉孩子。况且,让孩子有机会说话,即使真的是他的错,他也会因为有机会为自己辩解而比较甘心认错。第二个问题是:“你的感觉如何?”事情经过是客观事实,当事人心里受到的冲击纯然是主观的感受,无所谓是非对错。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需要把自己的
6、感受说出来而已。一旦说出来,哭一哭,骂一骂,心情就会好多了。脑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情绪强烈的时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脑部吸收。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还有情绪的时候,别人说什么他都会听不进去。总要等到他心情平静下来,才可能冷静思考。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听得进去我们的意见,我们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情。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和孩子说不了几句他脾气就来了。说到情绪,在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中,我们往往觉得积极情绪是好的,消极情绪是不好的。什么是消极的情绪,比如愤怒、生气、悲伤、恐惧。很多父母告诉孩子,你不可以愤怒,不允许生气,很多家庭有这样的家庭规条,孩子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想法:生气是不好的。那孩子生气了怎么办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生 家长会 心理 辅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