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的斑点》教案(共3页).doc





《《墙上的斑点》教案(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墙上的斑点》教案(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墙上的斑点教案 2012-10-29一、导入新课:1941年,一位有着高贵典雅气质的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慢慢地沉入乌斯河的深处,沉入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源。她活着,为世人创作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她的一篇代表性作品墙上的斑点(板书),去感受一下这篇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差异性,探究这篇小说所要表现的主旨是什么。二、关于作者: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英国女作家、批判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出生在伦敦的一个文学世家,父亲是一位著名的批评家、传记家和出版家。父亲的熏陶直接影响着她进
2、行文学创作。她从未上过学,却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伍尔夫自幼身体虚弱,并有精神病史。1905年以后,她的精神病经常发作,并逐渐加重,但她一边与病魔抗争一边顽强创作。最后,由于病情恶化,反复发作,她不胜折磨,于1941年3月在住家不远处投河自尽。伍尔夫创作的主要成就是小说,1919年至30年代初,是她的意识流小说创作的兴盛期,先后发表了墙上的斑点(1919年,是她的第一篇典型“意识流作品”)、雅各的房间(1922年)、达罗威夫人(1925年)、到灯塔去(1927年)、海浪(1931年)等意识流作品。这些作品着重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受,注重描写人物的“内心真实”(也称“主观真实”);她的作品虽也描
3、写人的外部活动,但更加强调“意识流”,认为许多自然主义的外部描绘是多余的、非本质的。这种创作风格是和她的文学观点密不可分的。著名的“意识流小说”作家作品,还有法国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爱尔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美国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等。其中,伍尔夫、乔伊斯、福克纳,并称为“意识流小说三杰”。三、内容探究: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问1:这篇小说主要就是写由“墙上的斑点”引发的各种猜测和联想,哪些段落在写这种猜测和联想?明确:小说的第2段到第13段写由“墙上的斑点”引发的各种猜测和联想。学生齐读第一段。问2: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小说的第一段以“内心独白”的方式,通过回忆,交代了发现斑点的时
4、间“大约是今年一月中旬”。为了确定发现斑点是在哪一天,作者讲叙了当时的情形黄色的炉火照着书页、玻璃缸里插着三朵菊花、自己喝完茶后在吸烟、脑际的幻觉火红的炭块令作者想到了城堡楼上飘扬的红旗、红色骑士骑马跃侧坡被斑点打断。另外,作者还交代了斑点的形状“圆形的小印记”、颜色“呈暗黑色”、位置“在壁炉上方大约六七英尺”。总之,第一部分(第1段),主要写发现斑点发现时间,斑点的形状、颜色、位置(板书1)。问3:文章的主体部分思绪纷繁却并不杂乱,思路都是由对斑点的“描写”“猜测”到“联想”。文中对斑点进行描写、猜测的句子有哪些呢?明确:“如果这个斑点是一只钉子留下的痕迹”(第2段)、“我又想,它不像是钉子
5、留下的痕迹。它太大、太圆了”(第3段)、“它很可能是什么暗黑色的圆形物体,比如说,一片夏天残留下的玫瑰花瓣造成的”(第5段)、“在某种光线下面看墙上那个斑点,它竟像是凸出在墙上的。它也不完全是圆形的。我不敢肯定,不过它似乎投下一点淡淡的影子”(第8段)、“假如我在此时此刻站起身来,弄明白墙上的斑点果真是我们怎么说才好呢?一只巨大的旧钉子的钉头”(第9段)、“我一定要跳起来亲眼看看墙上的斑点到底是什么?是只钉子?一片玫瑰花瓣?还是木板上的裂纹?”(第10段)、“真的,现在我越加仔细地看着它,就越发觉得好似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第13段)。抓住了以上这些句子,也就把握住了小说主体部分的思想脉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墙上的斑点 墙上 斑点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