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院声学设计说明(供装修说明)(共16页).doc
《剧院声学设计说明(供装修说明)(共1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剧院声学设计说明(供装修说明)(共16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电视的声学设计说明(供装饰招标用)一设计依据1 XX院提供的XX广电城建筑平、剖面图纸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 5720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礼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 5035620054 Acousticsmeasurement of the reverberation time of rooms with reference to other acoustical parameters (ISO 338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GB 5037120066 “音乐厅和歌剧院
2、”(白瑞纳克 著)二功能及建筑概况使用功能:以大型舞台剧、综艺演出、歌剧为主,兼顾音乐会和会议功能。容座:观众厅容座为XX座,其中池座XX座(其中轮席椅4个),一层楼座XX座,二层楼座76座。建筑概况:建筑平面呈马蹄形。三主要建声设计技术指标1 中频满场混响时间:(设置可变混响装置,建议采用木格栅后藏可升降吸声帘幕) RT=1.40.1秒 (大型舞台剧、综艺演出、歌剧演出时)RT=1.20.1秒 (会议时)RT=1.60.1秒 (音乐演出时,舞台设置音乐反射罩)混响时间频率特性如下:中频基本平直,低频有一定提升(相对中频约提升20%),高频由于空气吸收,允许略有下降。2低频比重 BR:在1.1
3、1.3之间3透明度 C:在-13dB之间4清晰度 D:在35% 60%之间5重心时间 t s:130ms6. 侧向反射系数 LF:在10% 20%之间7. 声场力度 G:0dB8. 初始时间延迟间隙 tI:25ms9. 声场不均匀度LP:4dB10本底噪声:LA30dBA 或 NR25曲线四观众厅的体形设计 1. 确定观众厅的体积为了使观众厅获得合适的混响时间,观众厅需要合适的体积。体积太小,有可能不加任何吸声材料,也难以达到需要的混响时间;体积太大,虽然通过增加较多的吸声材料,可以获得合适的混响时间,但厅内的声能密度会相应地减少。同时由于观众和座椅具有较大的吸声量,所以每座容积是一个很重要的
4、设计标准。对于本音乐剧剧场而言,每座容积宜控制在78m3/座。本剧场的观众席座位数为XX座,故观众厅的体积宜控制在8680 9920m3。2. 观众席的布置直达声对响度、清晰度和声源的定位有着重要作用,是音质设计的首要因素。应尽可能地充分利用直达声,避免不必要的声能损失。首先要缩短直达声的传播距离。直达声强度按传播距离的平方反比定律衰减(即距离增加一倍,声能衰减约6dB),中高频声能在传播途中还要被空气吸收,损失更大。本剧场的舞台大幕线至池座后墙最大水平距离为24m,距离能够符合要求。其次要避免观众的掠射吸收。当直达声贴近观众席传播时,由于观众席的掠射吸收,在人耳高度声音衰减很快,掠射吸收造成
5、的衰减比平方反比定律要大得多,因此观众厅地面要有足够的升起坡度。本剧场的池座观众席的前后高差(总起坡)为4.3m,平均起坡为0.23m,末排的视点俯角为10,能够满足设计视听要求。至于楼座只要满足视线要求均能符合直达声要求。3. 体形设计剧场的音质效果主要决定于其接收到的直达声与反射声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状况。一个较好的观众厅体形(吊顶和墙面形状)和表面的声学性质可以保证厅内声场时间和空间的均匀分布,也就决定了剧场的优良音质效果。直达声后50ms以内的反射声对增加语言清晰度和亲切感有重要作用;而直达声后80ms以内的反射声对增加音乐明晰度有重要作用;直达声与强反射声的声程差不应超过17m,否则易造
6、成回声。同时在体形设计中还应避免凹弧形墙面或吊顶造成局部声聚焦甚至产生回声,也应避免平行墙面造成颤动回声等声学缺陷。本剧场侧墙和后墙交接处为凹弧形,易造成声聚焦,因此建议此处做声扩散处理。3.1 观众厅台口区台口区的形状和材质的特性对于整个观众厅的音质效果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第一.它决定舞台和乐池之间的配合,即演员和乐队之间的相互交流协调;第二.它能保证观众厅视线最好的前中区获得足够的早期反射声,改善前中区的音质效果;第三.当演员在台唇处表演时,它可以作为乐罩的延伸,保证取得良好的音质效果。因此在设计台口吊顶的时候,不仅要保证演唱者和乐队之间的良好配合,而且要保证两者声音在大厅的相对平衡。另外
7、,台口处吊顶高应该满足早期反射声回到乐池的时间小于80ms,即要求台口处吊顶离舞台高度的距离不应大于13.6m。台口侧墙和观众厅中轴线的理想夹角为47,可以保证观众厅的前中区获得足够的早期反射声。台口侧墙之间的宽度应控制在20m左右,最大不能超过24m。本剧场的台口侧墙形状不甚合理,声学建议调整台口侧墙的形状,使观众厅的前中区获得足够的早期反射声。3.2 吊顶和侧墙为了使观众厅内获得均匀的反射声分布,吊顶和侧墙的形状需要进行专门设计,尤其来自侧墙面的早期侧向反射声(与直达声的时间差80ms),能使观众区获得良好的空间效果。侧墙和观众厅中轴线的理想夹角也为47。此外应注意:均匀的声场不应被大厅照
8、明设施(如面光桥、耳光室)以及空调设施所阻挡;观众厅的吊顶应是一个封闭面;厅内各点的直达声和高强反射声的声程差不应超过17m;厅内也不能因吊顶和侧墙面产生声聚焦、颤动回声等声学缺陷。3.3 后墙来自后墙的高强反射声和直达声的声程差一般均超过17m,为了避免回声,墙面需要进行扩散或吸声设计,至于做声扩散体还是吸声墙面,需经过音质计算加以确定。后墙控制室的观察窗需向前倾斜58度,以避免产生回声。3.4 挑台拦板平直形或弧形的挑台拦板设计容易在观众厅内前区甚至舞台上产生回声缺陷,本观众厅挑台和侧包厢后部的栏板均为圆弧形,对声音反射不利甚至产生声缺陷,因此建声设计要求在栏板上加做装饰型声扩散体。五电视
9、剧场建筑声学装修用料及配置设计由于电视剧场的使用功能具有多功能要求,即以大型舞台剧、综艺演出、歌剧为主,兼顾音乐会和会议功能。音乐会演出时为了保证音乐的丰满度,混响时间要求较长,混响时间一般要求在1.6秒左右;而大型舞台剧、综艺演出、歌剧的音质要求与音乐会不同,通常采用折衷的办法,即在音乐丰满与唱词清晰的最佳值之间取值,混响时间一般在1.4秒左右,这主要表现在兼顾演唱和乐队伴奏的丰满度与唱词的清晰度两者相互矛盾的要求。对于会议,由于语言清晰更重要,因此混响时间要求更短一些,一般在1.2秒左右。为了保证以上各种演出均能取得满意的音质效果,从建筑声学的角度考虑,则必须采用可调混响的措施,本剧场可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剧院 声学 设计 说明 装修 1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