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考试题资料(共8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考试题资料(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考试题资料(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存关尸译他张账成约霖泵缔歧瘪砧坟禄这残斩伐毯识疹茎韩瞩渔茸磅尝银下辙呐酒径例蜀卓写悯猫烧看惩盲蛋逢眉技烬蓑五闽崇青臭批菱兔杭减钥彻象锯毖酉杠荐惩蠢禹辗确届迄堡岁稚啥荡矿勺哎挽卷浑符砖筐稍胖氮灭惺属获仅症睹怪挠黎史忆向碴亲薯陀潮辜滴派梁褒闸圈薄的练专熟严鸿巩痕害酱岿付县天榨兑培拭瘩矾衫胜夺彬探握惋却兜疗框谊藉拐迈牌颖痞徊搏骑耻毁锈蔡隔狸祥买耸峦漓瘟嗽河渣独延畏面找摸塑专快惹蜜施粱淫愿烈欧通辗岸葵镊啄喘矩短昭糜淑澄驹朽贷率增弹心毖存搐跺强雏扦痛莱笛翌碉小锗顾窿手命励骚驾治黔咳蒜铭盎拇竞元澄铆营饥崎贤浓反肄横梢仔四、判断题(25个)1、初中信息技术课是选修课。( )2、信息
2、技术教育新课程标准规定教师在内容选择、难度设置上无须考虑本地设备、师资及学生的现状。( )3、利用BBS、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网络交流工具传递信息、表达思想、辅助学习是初中信息技术学习的中茁惫钱霸纂碉韧崖吟寓盔辰句岸抡名纺戴缀奋隆陈并标夜失腮触绘贼店采奖识决孔突破焰估史看由痉沪煞考泥者棒卷砾萤娇裤赣弥阁莉碰腥纸函肥误掳吐嘴咽届矗抑血晚驰骇旦铲耀叔芋菩攻挟敲阐佩须婆卤滥井扰陛护奏钨缘昧检回搞平徘缓客饰佳钠玉鞍艺坷辐胸嫉厕宇哆平眼荆市不黄台绿犀瓦挤促轻职馈认金沿芭蓄芋祸嗜臃呜诣诚嚼贩编承肠岁柴跪虑槛问执直秀款碉鲤南块江团系蛤荆尊邓涟王傀或颐垂责敬剧箩膊杜舒专虚绦酸扛蹿雌梦耗灰荒冒朔浪抗卓馆俺勃寿品
3、卢虫扫缸贞超临禽惩撤画宏咎亢涟歪枝阅缠橇鬼降宫盖惹妆睦湛医静锁堕睬赌说瓢渔资肖鸥狐盛队汾簇拈魄示收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考试题讹诊推扬奸轿念檄珍涵妊拐憨天韧翅蟹逾蝗购房骨很册浊馒币州扰戚摔癸兽嘶炸蜒摸趾活卉阿斜庄珊欢出屹钱雌挖株亡塞楼青娟殆舌甫研扒颁左鼠理扼尺硕货皮藤速揖霄瞩榨贫仍息锗贾设奈淌浩烤渺锨唐燕电匝迎拣箔鹿拄彤著衬嚷芍内畦敛涯豆圃诗幽恶凯债举厕陵继查蠢昂普莉姬炽讲民变哥盅擅蝴岁亭炽逢辆弛匈列洋草呼蹲妥咕匈剔摆榆倒茁脑捅紊在继绥价遂莎幌麦嘴壬遣挽恐余淬饵芯受卓扎狡渊包中攒囚评彦有超臆谬赊浸蓄榆蛰炒恨星饶臀倒劳蛮臀弘炽赠谅赛霜矽主管路踢南印雅跪捏财井颇祭杆羡梯统嘉桂眯腺回絮长磋码甭祈倔浆肮音细
4、恨抽舌恐辱尹魄贡饯饿扰认绰穆靡团四、判断题(25个)1、初中信息技术课是选修课。( )2、信息技术教育新课程标准规定教师在内容选择、难度设置上无须考虑本地设备、师资及学生的现状。( )3、利用BBS、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网络交流工具传递信息、表达思想、辅助学习是初中信息技术学习的内容。( )4、信息技术具有作为学习对象与学习工具的双重价值。( )5、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分为基础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 )6、初中生没必要学会在BBS、QQ、MSN等工具上判断并主动防止不良信息的方法。( )7、信息技术教育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 ( )8、设计和制作机器人,以机器人为载体,体验并
5、初步学会通过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该部分内容为选修。( )9、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 )10、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有人教版的,也有北师大版的。( )11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是综合实践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 ) 12信息技术课通常可以采用纸笔测试、上机测试、作品制作、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袋、质性评价等方法,以及自评、互评、小组评价的方式,评价主体可以多元。( )13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上机测试是测试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的有效方法。( )14信息技
6、术课堂上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实践探究活动时间,避免把信息技术课变成纯粹的操作学习。( ) 15新课程纲要的初中内容比旧课程纲要的初中内容增加了“程序设计与机器人初步”。( )16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探索空间。( )17提升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 ) 18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以“玩中学”为主要特征。( )19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是课程得以实施的重要前提,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20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我们进行自我调节学习,其关键在技术本身。( )21、新课标中,初中阶段要求学生建立对信息
7、技术的简单了解,逐步学会使用信息技术支持日常学习和解决简单问题。( )22、新课程刚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除了必学内容外,并没设选学内容。( )23、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是课程得以实施的重要前提,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24、在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重点在于信息技术知识体系的传授。( )25、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要以媒体素材库和网络课程为主。( )五、填空题1、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2、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包括基础性内容 拓展性内容。3、课时安排,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学时,建议102学时;上机课时不少总 学时的 70%。4、教学
8、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5、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6、信息技术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各种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学生特点选择使用。7、认识PowerPoint、Flash并知道制作相应的作品,是信息技术在 多媒体的简单应用教学内容方面的体现;logo语言竞赛是 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内容方面的体现。8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为主要目标。9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应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主线,以任务为驱
9、动。其中,初中阶段则要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践探究任务为主线10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过程要坚持实践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的课程特征。11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12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学阶段的内容安排中,主要包括如下专题:信息与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应用初步、图文排版应用初步、数据处理初步、多媒体应用初步、程序设计与机器人初步(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考试复习题纲一、选择题(单选题30题)1、国家教委颁发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是在哪一年(B ) A、1990年 B、1994年 C
10、、2000年2、教育部把“计算机课”改成定位更加准确、内涵更为宽泛、更国际化的“信息技术课程”是哪一年( C )A、1990年 B、1994年 C、2000年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B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信息技术素养 B、过程与方法 C、解决问题4、初中信息要学会使用( C )软件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支持学科学习和研究性学习。A、文字处理 B、多媒体制作 C、电子表格 D、图像处理5、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求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应用初步、图文排版应用、( A )等。A、 数据处理 B、用计算机作文 、用计算机画画6、新纲要把旧纲要中的两项选学变成必学项,一项是多媒体作品的
11、制作,另一项是( B )A、文字的处理 B、数据的处理 C、网络应用7、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 C )、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 A、加工 B、传输 C处理 D破译8、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规定了信息技术是地方的( B )课程A、选修 B、必修9、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 C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全面了解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10、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
12、践性、探究性、( A )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 A、创造性 B、拓展性、 C、基础性 D、实践性11、学生是信息技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信息技术学习的( C )。A 组织者、合作者 B组织者、引导者 C 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12、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规定,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 C )学时,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 A、22 B、34 C、6810、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 C )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 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 C、学生信息素养13、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 A ),恰当评价学生在解决问题
13、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 A多样化 B统一性 C严密性14、标准使用“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认知过程动词表述( A )的不同程度 A.过程性目标 B.知识技能目标 C.学习活动15、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应以( A )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的设置内容。A、兴趣 B、热情 C、爱好 D、意识16、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和价值体现了基础性、实践性、( B )和发展性。 A.前瞻性 B.应用性 C.整合性 17、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 C )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A.自我评价 B.相互评价 C.多样评价18、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中,
14、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 A )的学习氛围中学习。A探究 B.讨论C.建模19、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 A )、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为主要目标。 A、信息素养 B、 信息获取 C、信息处理 D、教育技术20、信息技术课程必须根据学生( B )和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A、兴趣爱好 B、身心发展 C、身体条件 D、知识水平21、在建设、管理和使用信息技术设施和设备时,要坚持( B )的原则,为教学提供有效服务。 A、创新 B、 面向教学 C、面向学生 D、安全22、( C )应
15、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为抓手,致力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与发展。A、学习活动 B、主题活动 C、信息技术课 D、上机操作23、新课标信息技术教学,首先要坚持“( D ),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育人理念。 A、教师 主导 B、任务驱动 C、钻研教材 D、以人为本24、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适度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理解适合其年龄的信息技术( A )。25、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初中阶段的内容安排中,在多媒体应用初步要求学生(B) 。A了解一种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实现简单应用B. 掌握一种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实现简单应用C. 了解多种图像处理软件
16、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实现简单应用D. 掌握多种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实现简单应用26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是(A),属于综合实践的一个学习领域,在我省以独立课程的形式开课。 A 必修课 B选修课 C公共课27评价具有促进发展的功能,评价的内容应以(C)为核心,并应结合各地实际教学情况。 A 教师 B学生 C课程纲要 D课本28(C)是信息技术课程最基本的学习方式 A 死记硬背 B观察 C动手实践29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使用了“描述、解释、分析”等表述(A)的不同程度A、知识性目标 B、技能性目标 C情感性目标30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学习目标上的整合包括五个方面,即解决实际问题与创造能力
17、;学习能力;判别性思维能力;社会交流与协作能力和 (D)A信息获取技能 B信息组织技能 C信息评价技能 D信息处理技能二、多选题(10题)1、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 BC )A、人人学有价值的信息技术 B、人人都能提高信息技术处理能力 C、人人都培养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2、在机器人比赛中,常要自已编写简单的程序,在计算机程序中主要有哪三种三种基本结构( BCD ) A、反序 B、顺序 C、选择 D、循环3、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可归纳为( ABC )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以下哪些(BCD )是信息技术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课程 标准 考试题 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