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课外文言文(共8页).docx





《五年级课外文言文(共8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课外文言文(共8页).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课外文言文200练(141-150)141、晋文公守信得原卫原文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注释】原:原国。 期:约定。金:钟。 亡:失去。卫人:卫国人。阅读训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并写出含有这个词的成语。裹十日粮裹
2、: 成语: 君姑待之姑: 成语: 、翻译下面的句子。夫原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译文: 、在文中横线上用文言补出“孔子记之曰”的内容。、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到了什么道理? 142、吴起守信原文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注释: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俟:等待。、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明日早,令人求故人令: 故人来,方与之食方: 恐其自食其言也恐: 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信: 、下列“之”的
3、用法与另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吴)起食待之。 、故人来,方与之食。、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翻译下面的句子。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译文: 、这个小故事中,吴起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是什么? 143、魏文候守信原文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选自魏文侯书)注释:魏文侯:名斯,是魏国的建立者。虞人:管理山林的小官员。期猎:约会打猎。期,约会。焉之:到什么地方去。之:往,去,到。焉:何,哪里。会期:会面赴约,
4、去见一见。、选出与“公将焉之”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吾欲之南海 、辍耕之垄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料 、至之市而忘操之、翻译句子。公将焉之?译文: 岂可不一会期哉?译文: 身自罢之。译文: 、归纳这个小故事的主题思想。144、多多益善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公如何?”曰:“如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注】 上:皇帝。禽:通“擒”,捉住。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陛下( ) 能将几何( ) 2、解释加点字。 能将几何( )
5、上尝从容与信言( ) 3、你能从上面的选文中提炼一个成语吗?并解释这个成语。 4、“多多益善”是谁说的?从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性格? 5、从文中可以看出汉高祖刘邦怎样的性格特点? 145、失亲得学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苟欲学,不须资也。” 【注】 亲:父母;中心:心中;恻然:同情的样子。 1、给下列语句断句。 凡 得 学 者 有 亲 也 一 则 愿 其 不 孤 二 则 羡 其 得 学 中 心 感 伤 故 泣 耳。 2、注音。 恻然( ) 舍近求远( ) 泣不成声( ) 3、解词。 (1)二
6、则羡其得学: (2)苟欲学,不须资也: 4、翻译句子。 (1)凡得学者,有亲也。 (2)苟欲学业,不须资也。 146、人有从学者 人有从学者,遇(董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 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 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注释从:跟随。 苦:苦恼。 渴:迫切地。 或:有人。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其义自见( ) (2)苦渴无日( ) (3)当以三余( ) (4)夜者日之余( ) 2、翻译下列语句。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文章反映了关于学习的哪两方面的道理? 147、
7、何岳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 封识(zh):封存的标记。 利:贪图。俟工(s):等待。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1、 用“|”划出句子的停顿节奏。 问 其 银 数 与 封 识 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课外 文言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