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总论参考考试(共9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作物栽培学总论参考考试(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栽培学总论参考考试(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作物栽培学总论题库一、 名词解释1.作物:人类为了各种目地,并经过长期驯化后,在大田中进行大面积人工栽培地一类植物,又称“大田作物”.b5E2RGbCAP2.作物生产:涉及种植作物地全过程及从“种-收-加工-贸易”全过程,确保生产能实现农业经济再循环并从中获取利润地过程.其核心是“种-收”过程,又称之为作物栽培.p1EanqFDPw3.作物栽培学: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研究作物生产综合技术地应用学科,它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作物产量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地相互关系,并探讨作物生产实现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地理论依据和技术措施.DXDiTa9E3d4.分蘖:禾谷类作物分蘖
2、节上着生地腋芽在适宜条件下长成地新茎称为分蘖.5.定日作物:要求一定时间地日长才能完成其生育期地作物.6.中耕作物:株行距离较大,植株对地面覆盖度小,经常要中耕松土地一类作物.7.拔节:茎地节间基部地居间分生组织地细胞迅速进行分裂伸长,使植株节间突然迅速伸长地现象.8.有效分蘖:能生长至抽穗结实地分蘖称为有效分蘖.9.无效分蘖:不能抽穗结实地分蘖.10.一次分蘖:从主茎叶腋长出地分蘖.11.二次分蘖:从一次分蘖上长出地分蘖.12.剑叶:禾本科植物主茎顶部地最后一片平展叶.13.直根系:明显发达地主根及其各级侧根组成地根系.14.须根系:由种子根(或胚根)及其侧根和茎节上发生地次生根(不定根)所
3、组成地根系.15.作物地适应性:是作物长期适应于一定环境条件而形成地一种性状,是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地结果.16.生长:体积和重量地增加,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大来完成,既包括营养体地生长也包括生殖体地生长.17.发育:器官、机能地质变过程,通过细胞、组织、器官地分化,最终导致特殊花、果实、种子形成,狭义指生殖生长转变地开始.RTCrpUDGiT18.作物生育期:作物从播种出苗到成熟收获地整个生长发育过程所需地时间.19.生育时期:在作物地全生育期中根据其形态和生理上发生显著变化地特点划分成几个阶段称之为生育时期.20.营养生长:一般指营养器官根、茎、叶地生长.21.生殖生长:一般指生殖器官花
4、、果实、种子地生长.22.感温性:作物因温度高低地影响而改变其发育进程,导致生育期缩短或延长地特性.23.感光性:作物因日照长短地影响而改变其发育进程,导致生育期缩短或延长地特性.24.基本营养生长性:即使作物处在适于发育地温度和光周期条件下,也必须有最低限度地营养生长才能进行幼穗(花芽)分化地特性.5PCzVD7HxA25.基本营养生长期:在作物进入生殖生长前,不受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影响而缩短地营养生长期.26.根冠比:作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干重或鲜重地比值.27.休眠:具有生活力地种子在适宜发芽地条件下不能萌发地现象.28.叶面积指数:单位土地面积上地叶面积之和.29.最适叶面积指数:当多数
5、叶片处于光饱和点光强之下,最低层叶片又能获得大约2倍于光补偿点光强时地作物叶面积指数.jLBHrnAILg30.净同化率: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积累地干物质地数量.31.光合势(叶日积): 在某一生育既期间或全生育期内作物群体绿叶面积地积数.32.蒸腾系数:作物每生产1g干物质所消耗水分地克数.33.需水临界期: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地时期.34.叶龄:用作物地出叶数表示作物地年龄.35.叶龄指数:已抽出或已展开叶片数占作物一生总叶数地百分数.36.倒伏,即作物在生长地某一阶段因某种原因,植株体发生倾斜,倒在地表地现象.37.同伸关系:在同一时间内,某些器官呈现有规律地生长和发育,叫器官同伸
6、关系.38.干旱:环境中水分低到不足以满足作物正常生命活动地需要时,出现干旱.39.它感作用:植物之间通过生物化学物质所产生地相互影响.40.作物地产量(yield):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果实、籽实、块根等目地器官地生产量(质量).41.无霜期:指某地春季最后一次霜冻到秋季最早一次霜冻出现之间地天数.42.积温:只有当气温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作物才能完成其发育周期,这一温度地总和成为积温.43.极端温度: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地温度(低温或高温)即为作物生长发育地极端温度.44.温度三基点: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就其生理过程而言,都有三个基点温度,即最低、最高和最适温度,称为三基点温度.xHAQX74
7、J0X45.收获指数:指作物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地比值,反应了作物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地效率.46.产量构成因素:依产量地形成过程,产量可以分解成着生产量地不同组分,这些组分就是产量构成要素.47.冠层结构:作物在建立稳定群体后,地上部光合机构在空间地几何形状.48.源:指生产和输出光合同化物地叶片等,主要指作物群地叶面积及其光合能力49.库:指产品器官地容积和(或)接纳营养物质地器官(或能力).50.流:指作物植株体内输导组织地发育状况及其运输效率.51.作物群体结构:作物群体随时间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地状态.52.株型:植物体整体在空间地存在样式.53.种植密度:指作物播种(定苗)和(或)移栽
8、后地单位面积上地植株个体数.54.种植方式:指作物播种或移栽时在空间地配置方式.55.作物品质:指收获目标产品达到某种用途要求地适合度.56.营养品质:指作物被利用部分所含有地供人体所需要地有益成分及对人体有害地有毒成分.57.加工品质:指不明显影响加工产品地质量,但又对加工过程有影响地原材料特性.58.工艺品质:指影响产品质量地原材料特性.59.播种量:指单位面积上所播地种子重量,实质指苗床上种子密度60.育苗移栽:先将种子播种在苗床上,在人工控制地合适地环境条件下使种子发芽长成幼苗,幼苗生长一段时期后在外界条件均满足大田栽培时,将秧田里地幼苗移栽到大田里地方式.LDAYtRyKfE61.抛
9、秧:是指用塑料软盘或常规育秧等方法培育带土秧苗,以人工或机械将秧苗往空中定向抛撒,利用带土秧苗自身重力落入田间定植地水稻秧苗移栽方法.Zzz6ZB2Ltk62.旱抛秧:指在旱地苗床上培育带土秧苗,以人工或机械将秧苗往空中定向抛撒,利用带土秧苗自身重力落入田间定植地水稻秧苗移栽方法.dvzfvkwMI163.作物栽培模式:是从作物栽培学具有整体和综合性地特点,针对特定地域或特定作物地系统性、体系化栽培技术.rqyn14ZNXI64.作物模式化栽培:按照作物栽培模式进行作物栽培地实践.二、填空题1.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高产、稳产、 优质、 低成本 生产理论和技术措施地科学.2. 根据瓦维洛夫作物
10、起源中心学说,大豆起源于中国中心;水稻起源于印度中心;玉米起源于墨西哥南部和中美中心.EmxvxOtOco3. 作物生育期地长短一般由其“三性”决定,三性指感温性、感光性、基本营养生长型.4. 根据其感温性可将作物分为冬性型、半冬性型、春性型.根据作物光周期反应可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日中性作物、定日照作物.SixE2yXPq55. 作物地适应性主要有光照适应、温度适应、水分适应等.6. 双子叶植物地根系一般是直根系;单子叶植物地根系一般是须根系.7. 作物倒伏分为根倒和茎倒两种.大风是导致倒伏地头号原因.8. 按照作物同化CO2地途径不同,可将作物划分为 C3作物、C4作物 、CAM
11、三大类型.9.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一般以花芽分化为界线,把全生育期分为前后两个阶段.C/N比低,促进营养生长,推迟进入生殖生长.6ewMyirQFL10. 种子类型可分为由胚珠发育成地种子;由子房发育成地果实;进行无性繁殖地根、茎.种子发芽前期营养来自于子叶、胚乳或营养体.kavU42VRUs11. 双子叶植物地分枝按其生长方式可分为单轴分枝与合轴分枝.棉花属于合轴分枝.12. 种子休眠地原因一般有胚地后熟、硬实、发芽抑制物等.13. 粮食作物主要包括谷类、豆类 和薯芋类三大类型作物. 14. 种子结构主要包括胚、胚乳和 子叶 三部分.15. 经济作物主要包括纤维作物 、油料、 糖料、和其他四
12、大类型作物.16. 食用作物地品质包括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外观品质;经济作物地品质包括工艺品质 和 加工品质.17. 分蘖地发生主要与营养有关.我们应有计划地利用低位分蘖,同时避免无效分蘖地发生.18. 农业生产中常用地播种方式有撒播、穴播、和条播、精量播种四种.19. 单子叶作物叶由叶片和叶鞘构成.双子叶作物叶由叶片、叶柄和叶托组成.20. 作物地授粉方式可分为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21. 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地环境因素一般包括光照、温度、水分、空气、养分.22. 作物地三基点温度是最低温度、最高温度、最适温度.23. 低温对作物地危害包括冻害、冷害和霜害.24. 衡量群体结构地指标一
13、般有株型、种植密度、种植方式.25. 禾谷类作物地种植密度通常以其单位面积茎蘖数表示.26. 作物地施肥原则是 化肥为主有机肥为辅、基肥为主、深施为主、各种施用方法配合使用.27. 衡量作物产品品质地指标包括形态指标和理化指标.影响品质形成地因素有遗传和环境.28. 育苗方式包括湿润育苗、营养钵育苗、旱育秧、无土育苗等.29. 育苗移栽要求播期、秧龄、移栽期三对口.衡量移栽质量地主要指标是缓苗期长短.30. 三湿播种是指床土湿、种子湿、盖土湿.31. 按照施肥时期,可将肥料分为基肥、种肥、追肥.32. 地膜覆盖地主要作用是保温 、保湿 ;地膜覆盖栽培地播种方式主要有平畦覆盖、高垄覆盖 两种方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作物 栽培 总论 参考 考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