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分析(共6页).doc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分析(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分析(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分析 【摘 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以及防范措施,以提高手术质量,完善手术室护理制度作为实行防范措施的前提。方法:通过完善护理制度、严格核对手术物品、规范护理记录、重视手术仪器管理等措施,消除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结果:根据相应的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有利于手术工作的顺利进行。结论:完善设备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避免医患纠纷事件的出现。 【关键词】护理;安全隐患;措施;管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319-02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获得改善,自身健康意识不断增加,因
2、此对医院治疗、护理等存在相应的需求。现在,我国由于手术室护理质量差而引发的护患纠纷明显增多,随之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度也明显下降,不仅降低手术治疗质量,还降低病人对治疗的信心。手术治疗工作存在实用性、复杂性、持续性的特性,为确保病人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保证病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严格要求手术护理质量,避免手术护理失误的出现。目前大部分医院由于不重视手术室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导致手术无法进行。本文就手术室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1 手术室安全隐患 1.1接错病人 手术前护理人员经常接错病人,致使耽误手术治疗时间。手术前大部分病人由于紧张或因为使用麻醉药后,头脑不清晰,不能准确做出回答
3、,因此出现接错病人的情况。 1.2护理人员心理素质不强 医院护理工作属于工作压力较大,并且具备双重性性质的工作,在心理与生理上需要承受两份压力,致使工作期间精神恍惚、应变能力降低等,降低工作效率,同时容易出现医疗事故1。护理工作者在参与工作期间由于心理承受能力低,责任心不强,导致护理工作不能顺利进行。部分实习护士与新进护理手术设备操作能力低,对手术仪器不熟悉,严重缺乏护理理论知识,应变能力差,不具备自主创新精神,工作时好吃懒做,正是由于这些安全隐患降低了手术治疗质量。 1.3操作技术落后 安放病人手术位置出现错误,容易因位置摆放不当造成局部挤压、受伤、压疮、神经组织受损的情况2。如约束带过于严
4、实会对病人血液、输液速度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会使病人神经组织造成伤害。衬垫摆放位置不合理阻碍患者正常呼吸,选取手术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专业素质过低,未了解其对手术设备的熟悉程度,导致在手术期间出现混乱。手术前未对手术设备进行检查,使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失误等,例如:电凝设备在使用时不能接触病人皮肤,容易灼伤病人夫妇,电凝设备安放位置不当等。 1.4手术物品清点失误 为避免在手术期间手术物品掉落在病人身体内部,手术结束后和对手术伤口缝合时,护理人员对手术设备、医用棉花、敷料、缝线等物品未清点清楚,伤口缝合操作不当,使缝针掉落,寻找艰难,忽略设备的完整性,在交接期间为进行检查。 1.5护理记录不规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手术室 护理 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