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处理课程设计计算书(共54页).doc
《给水处理课程设计计算书(共5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水处理课程设计计算书(共54页).doc(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 录专心-专注-专业第一章 绪 论1.1 总体设计水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的工况企业中,为了生产上的需要以及改善劳动条件,水更是必不可少的,缺水将会直接影响工业产值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给水工程成为城市和工况企业的一个重要基础设施,必须保证以足够的水量、合格的水质,充裕的水压供应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其他用水,不但能满足近期的需要,还需兼顾到今后的发展。1.1.1 工程规模水厂建设总规模为,水厂自用水量按5%考虑,并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预留远期生产用地。给水处理厂的主要构筑物拟分为2组,每组4.5万。 1.1.2 设计出水水质水厂设计出水水质达
2、到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06)。1.1.3原始资料1、原水水质资料:水质指标单位数量浑浊度色度水温PH碱度总硬度大肠菌群细菌总数mg/L度毫克当量/升毫克当量/升个/升个/毫升32522257.22.93.311012152.石英砂筛分曲线:筛孔孔径(mm) 0.3 0.4 0.5 0.6 0.75 1.0 1.2 1.5通过砂量所占百分率(%) 8 19 33 60 81 89 94 983.居民区用水量变化情况:时间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A(%)1.701.671.63 1.63 2.56 4.35 5.14 5.64 6.0 5.84
3、5.07 5.15 5.15时间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0A(%) 5.15 5.27 5.52 5.75 5.83 5.62 5.0 3.19 2.69 2.58 1.87 注:A:时用水量占全天用水量的百分比。4.水厂所在地区:东北地区;厂区冰冻深度:1.7m;厂区地下 水位深度:7.9m;主导风向:东南风。第二章 水厂设计工艺2.1水处理工艺流程方案拟定2.1.1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拟定为使出厂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按照技术合理、经济合算、运行可靠的指导思想,设计水处理工艺流程。水厂采用的处理工艺流程为: 投加消毒剂 一级泵站配水井絮凝沉淀过
4、滤清水池二级泵站投加混凝剂图1 水厂处理工艺流程一级泵站配水井 管式静态混合器投加混凝剂(硫酸铝)折板絮凝池平流沉淀池V型滤池 投加消毒剂(液氯)清水池吸水井二级泵站图2 水厂处理工艺流程框图(构筑物)2.2水处理工艺计算2.2.1 配水井设计计算1. 设计参数配水井设计规模为4012.5m3/h。 2. 设计计算(1)配水井有效容积配水井水停留时间采用23,取,则配水井有效容积为:(2)进水管管径配水井进水管的设计流量为,查水力计算表知,当进水管管径时,(在1.01.2范围内)。(3)矩形薄壁堰进水从配水井底中心进入,经等宽度堰流入2个水斗再由管道接入2座后续处理构筑物。每个后续处理构筑物的
5、分配水量为。配水采用矩形薄壁溢流堰至配水管。 堰上水头因单个出水溢流堰的流量为,一般大于100采用矩形堰,小于100采用三角堰,所以本设计采用矩形堰(堰高取)。矩形堰的流量公式为:式中矩形堰的流量,;流量系数,初步设计时采用;堰宽,取堰宽;堰上水头,。已知,代入下式,有: 堰顶宽度根据有关试验资料,当时,属于矩形薄壁堰。取,这时(在00.67范围内),所以,该堰属于矩形薄壁堰。(4)配水管管径由前面计算可知,每个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分配流量为,查水力计算表可知,当配水管管径时,(在0.81.0范围内)。(5)配水井设计配水井外径为6m,内径为4m,井内有效水深,考虑堰上水头和一定的保护高度,取配水
6、井总高度为6.2m。2.2.2混合工艺设计计算1 混合工艺的选择混合是原水与混凝剂或助凝剂进行充分混合的工艺过程,是进行絮凝和沉淀的重要前提。混合是将药剂充分、均匀地扩散于水体的工艺过程,对于取得良好的混凝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混合问题的实质就是药剂水解产物在水中的扩散问题。混合的方式有很多种,常用的有水泵混合、管式混合、机械混合。 水泵混合水泵混合是将药剂投加在取水泵吸水管或吸水喇叭口处,利用水泵叶轮高速旋转以达到快速混合的目的。它适用于一级泵站距处理构筑物较近(120m以内),优点是设备简单;混合充分,效果较好;不另消耗动能。缺点是安装管理较复杂;配合加药自动控制较难。 管式混合目前广泛采用的
7、管式混合器是静态管式混合器,是利用水厂进水管的水流,通过管道或管道零件产生局部阻力,使水流发生涡旋,从而使水体和药剂混合。管式混合的优点是设备简单;不占地;在设计流量范围,混合效果好。缺点是当流量过小时效果下降。但从总体经济效果而言还是具有优势的。 机械混合机械混合是依靠外部机械供给能量,使水流产生紊流。它的优点是水头损失较小,适应各种流量变化,能使药剂迅速而均匀的分布在原水胶体颗粒上,同时使胶体颗粒脱稳,具有节约投药量等特点。缺点是增加相应的机械设备,需消耗电能,同时也增加了机械设备的维修及保养工作,管理维修比较复杂。本设计推荐使用管式静态混合器。2 混合工艺的设计计算考虑设絮凝池2座,混合
8、采用管式混合。设水厂进水管投药口至絮凝池的距离为50米。进水管采用两条, 设计流量为Q=96300/24/2=0.557 。进水管采用钢管,直径为DN800,查设计手册1册,设计流速为1.11m/s,1000i=1.8m,混合管段的水头损失。小于管式混合水头损失要求为0.3-0.4m。这说明仅靠进水管内流速不能达到充分混合的要求。故需在进水管内装设管道混合器,本设计推荐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管式静态混合器示意图见图1.3。 1). 设计参数:采用玻璃钢管式静态混合器2个。每组混合器处理水量为0.557m3/s,水厂进水管投药口至絮凝池的距离为10m,进水管采用两条DN800钢管。2). 设计计算
9、:(1)进水管流速v:据,查水力计算表可知,(手册:0.81.0m/s;厂家:0.91.2 m/s,基本均在上述范围内)。(2)混和器的计算:混合单元数取N=3,则混合器长度为混合时间水头损失: 校核G:。水力条件符合。(3)混合器选择:静态混合器采用3节,静态混合器总长4100mm,管外径为820mm,质量1249kg,投药口直径65mm。管式静态混合器2.2.3投药工艺及投药间的设计计算1. 设计参数本设计选用硫酸铝为混凝剂,最大投加量为32mg/L,平均为25mg/L。(1)溶液池:溶液池的容积:式中混凝剂最大投加量,设计流量,为混凝剂的投加浓度,取15。每日的投加次数,取4次。溶液池按
10、两个设计,一次使用一个池子,两个池子交替使用。溶液池的平面形状采用正方形,有效水深取1.3m,则边长为2.0m。考虑超高为0.5m。则溶液池尺寸为LBH2.0m2.0m1.8m。溶液池池底设DN200的排渣管一根,溶液池采用钢筋混凝土池体,内壁衬以聚乙烯板(防腐)。(2)溶解池:容积溶解池建两座,一用一备,交替使用,每日调制两次。取有效水深为1.0m,平面为正方形形状,边长为1.5m。考虑超高0.5m,则池体尺寸LBH1.5m1.5m1.5m。溶解池的放水时间采用,则放水流量为:查水力计算表:放水管管径采用DN70,相应流速为1.34m/s。溶解池底部设管径DN200的排渣管一根,溶解池采用钢
11、筋混凝土池体,内壁衬以聚乙烯板(防腐)。投药管的流量为:查水力计算表得,投药管直径为DN32,相应流速为0.6m/s。溶解池的搅拌装置:每池设搅拌机一台。选用ZJ-700型折桨式搅拌机,功率为4KW,转速为85r/min。(3)计量泵加药采用计量泵湿式投加,总流量为:安装3台,两用一备。计量泵型号为J-Z400/2.5,单台的设计流量为427.5L/s。(4)药剂仓库计算: 药剂仓库与加药间应连在一起,储存量一般按最大投药期间12个月用量计算。仓库内应设有磅秤,并留有1.5m的过道,尽可能考虑汽车运输的方便。混凝剂选用精制硫酸铝,每袋质量是40kg,每袋的体积为0.540.2m3,药剂储存期为
12、30d,药剂的堆放高度取2.0m。2.2.4絮凝工艺的设计计算絮凝过程是将投加混凝剂并充分混合的原水,在水流作用下使絮凝粒相互接触碰撞,以形成更大的絮粒,以适应沉淀分离的要求。为了达到完善的絮凝效果,必须具备两个主要条件:一是混凝剂水解后产生的高分子络合物形成较强的吸附架桥连接能力,这是由混凝剂的性质决定;二是保证颗粒获得适当的碰撞接触而又不致破坏的水力条件,这是由设备的动力学条件决定。所以絮凝池形式的选择,应根据水质、水量、沉淀池形式、水厂高程布置以及维修条件等因素来确定。 1 絮凝工艺的选择絮凝的方式有很多种,可分为机械和水力两大类,常用的有机械絮凝池、隔板絮凝池、折板絮凝池、网格(栅条)
13、絮凝池等。 机械絮凝池机械絮凝池絮凝效果好,水头损失小,反应时间1215分钟,可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但机械设备维护量大,管理比较复杂,在国内尚未普及。 隔板絮凝池隔板絮凝池的优点是构造简单,管理方便,当水量变化不大时,絮凝效果好。缺点是絮凝时间较长(1524分钟),絮凝池容积大,且当水量变化大时,絮凝效果不稳定。它适用于水量大于30000m3/d的水厂。 折板絮凝池折板絮凝池利用在池中加设一些扰流单元以达到絮凝所要求的紊流状态,使能量损失得到充分利用,能耗与药耗有所降低,停留时间缩短。折板絮凝池的优点为絮凝时间短,絮凝效果好,容积较小。缺点是构造较复杂,水量变化影响絮凝效果。它适用于水量变化
14、不大的水厂。 网格(栅条)絮凝池网格(栅条)絮凝池是应用紊流理论的絮凝池。絮凝池分成许多面积相等的方格,进水水流顺序从一格流向下一格,上下交错流动,直至出口。在全池三分之二的分格内,水平放置网格或栅条。通过网格或栅条的孔隙时,水流收缩,过网孔后水流扩大,形成良好絮凝条件。它具有絮凝时间短、效果较好、构造简单等优点。缺点是当水量发生变化时将影响絮凝效果;安装维修比较麻烦;絮凝池末端的竖井底部容易产生积泥现象。另外少数水厂还发现在网格上滋生藻类,堵塞网眼的现象。由于机械絮凝在我国尚未普及,本设计仍考虑采用水力絮凝形式。在多种水力絮凝形式中,根据上述描述,本设计采用折板絮凝池。2 絮凝工艺的设计计算
15、1) 设计参数设计两座,每座设2组,每组设计水量为0.2785m3/s。两组之间的隔墙厚取200mm,采用三段式,总絮凝时间18min,第一段为相对折板,第二段为平行折板,第三段为平行直板。絮凝池布置如下图。速度梯度G要求由90s-1减至20 s-1左右,絮凝池总GT值大于2104。絮凝池与沉淀池合建,为配合沉淀池,单座絮凝池实际宽采用14m;絮凝池有效水深H0采用3.8m。 折板絮凝池布置图2)设计计算:(1)第一絮凝区:设通道宽为1.4m,设计峰速为0.34m/s,则峰距: ,取0.6m。实际峰速为:。谷距: 。折板布置如草图,板宽采用500mm,夹角90,板厚60mm。第一絮凝区布置草图
16、:侧边峰距:侧边谷距: 中间部分谷速: 侧边峰速: 侧边谷速: 水头损失计算: 中间部分:渐放段损失:m渐缩段损失:m按图布置,每格设有12个渐缩和渐放,故每格水头损失:h=12(0.0022+0.005)=0.0864m。 侧边部分:渐放段损失: m。渐缩段损失: m每格共6个渐缩和渐放,故h=6(0.00025+0.)=0.0053m。 进口及转弯损失:共1个进口,2个上转弯,3个下转弯,上转弯处水深H4为0.7米,下转弯处水深为H3=1.2米,进口流速取0.3m/s。进口尺寸为0.9m1.0m。上转弯流速为: ,下转弯流速: 上转弯取1.8,下转弯及进口取3.0,则每格进口及转弯损失之和
17、为:m 总损失:每格总损失: 第一絮凝区总损失: 第一絮凝区停留时间: 第一絮凝区平均G值:(2)第二絮凝区:采用平行折板,折板间距等于第一区的中间部分峰距即0.6米。通道宽取2.0米。布置形式如下图:中间部分流速为: ,可以.侧边峰距b3:b3=6.9-60.6-70.04=3.02m.由图可知,b3+b3+c=3.02m,故侧边谷距b4=b3+c=0.335+1.3325=1.6675m.侧边峰速侧边谷速水头损失计算: 中间部分:一个90弯头的水头损失按图布置,共有18个/每格,则每格水头损失. 侧边部分渐放段损失: 渐缩短损失: 每格共有6个渐缩和渐放,故h=6(0.0001+0.000
18、26)=0.00216m。 进口及转弯损失:共有1个进口,3个上转弯,4个下转弯,上转弯处水深H4为0.7米,下转弯处水深为1.2米,进口流速取定为0.2m/s,进口尺寸为0.8m1.75m,上转弯处流速为,下转弯处流速为: 。上转弯取1.8,进口及下转弯取3.0,则每格进口及转弯损失为:每格总损失为: .第二絮凝区总损失为: 第二絮凝区的停留时间: 平均速度梯度G值: (3)第三絮凝区:本区采用平行直板,板厚为84mm,具体布置见下图:平均流速取0.1m/s,通道宽度为: ,取2.6米。水头损失:共1个进口及5个转弯,流速采用0.1m/s, =3.0,则单格损失为: 。总水头损失为:停留时间
19、为: 平均G值为: (4)各絮凝段主要指标絮凝段絮凝时间(min)水头损失(m)G(s-1)GT值第一絮凝段4.390.2658792.61104第二絮凝段6.280.114454.32.05104第三絮凝段8.160.018419.110.94104合计18.830.398658.556.62104(5)各絮凝区进水孔 第一絮凝区进口流速取,则第一絮凝区进水孔所需面积为:进水孔宽取0.90m,高取1.03m。 第二絮凝区进口流速取,则第二絮凝区进水孔所需面积为:进水孔宽取1.2m,高取1.16m。 第三絮凝区进口流速取,则第三絮凝区进水孔所需面积为:进水孔宽取1.5m,高取1.86m。(6)
20、排泥设施:排泥采用DN200mm穿孔排泥管。2.2.5沉淀工艺的设计计算1 沉淀工艺选择给水处理中的沉淀工艺是指在重力的作用下,悬浮固体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过程。它担负着去除8099%以上的悬浮固体,其设备的运行状况直接影响着出水水质。目前国内最为广泛采用的沉淀池是平流沉淀池和斜管沉淀池。a)平流沉淀池平流沉淀池应用最早,可谓是经久不衰。平流沉淀池设计的关键在于均匀布水、均匀集水和排泥彻底与方便。平流沉淀池的进水来自絮凝池,经过穿孔花墙,以达到在整个池断面内均匀布水;平流沉淀池出口段一般采用堰口布置,或采用淹没式出水孔口,以使沉淀后的水尽量在出水区均匀流出;至于及时排泥,国内采用的桁架式吸泥机是一
21、种很好的排泥方式。平流沉淀池的优点是对水质、水量的变化适应性强,潜力大,处理效果稳定;构造简单,池深较浅,造价较低;操作管理方便,施工较简单;采用机械排泥效果好。缺点是占地面积大;需维护机械排泥设备。b)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是设置斜管的沉淀池,依靠斜管的高效沉淀性能使得水中的大颗粒絮凝体分离出来,然后沿斜管滑落至池底部,而后采用穿孔管、污泥斗、刮泥机或吸泥机排至池外。斜管沉淀池具有占地面积小、停留时间短、沉淀效率高、出水水质好等优点。缺点是斜管耗用较多材料,老化后尚需要更换,费用较高;对原水浊度适应性较平流池的差;斜管沉淀池的停留时间短,要求配套的絮凝池有良好的絮凝效果;斜管内易滋生藻类和积泥
22、,要经常停池冲刷。 澄清工艺澄清池是在竖流沉淀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集混合、絮凝、沉淀于一体的水处理构筑物,它是利用池中积聚的泥渣与原水中的杂质颗粒相互接触、吸附,以达到清水较快分离的净水构筑物,可充分发挥混凝剂的作用和提高澄清效率。目前国内应用最多且运行管理经验较成熟的澄清池是机械搅拌澄清池。机械搅拌澄清池是利用机械搅拌的提升作用来完成泥渣回流和接触反应。加药混合后的原水进入第一反应室,与几倍于原水的循环泥渣在叶片的搅动下进行接触反应,然后叶轮提升至第二反应室继续反应,以结成较大的絮粒,再通过导流室进入分离室进行沉淀分离。国内给排水工程师普遍认为,机械搅拌澄清池是一种比较好的池型。其优点是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给水 处理 课程设计 计算 5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