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劝学习题(共8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语文-劝学习题(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劝学习题(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劝学练习一、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1)荀子,名 ,字 ,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是继孔孟之后最著名的 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 ”的认人定胜天的思想。(2)荀子, 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 篇。该书由论语孟子的 ,发展为 ,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2字音:蓼蓝 ( )中绳( )槁暴( )参省 ( )跬步 ( )骐骥 ( )埃土( ) 螯(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思。(1)学不可以已 (2)木直中绳 (3)虽有槁暴 (4)金就砺则利 (5)而闻者彰 (6)
2、假舆马者 (7)善假于物也 (8)用心躁也 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通 ,释义: 。 通 ,释义: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 ,释义: 。(3)君子生非异也 通 ,释义: 。 5古今异义词辨析(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 )古义: 今义: ( )古义: 今义: (2)声非加疾也 ( )古义: 今义: (3)假舆马者 ( )古义: 今义: (4)蟹六跪而二螯 ( )古义: 今义: (5)用心一也 ( )古义: 今义: (6)金就砺则利 ( )古义: 今义: (7)蚓无爪牙之利 ( )古义: 今义: 6找出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1)木直中绳
3、,车輮以为轮 :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 (6)用心一也 : 7一词多义意义用法辨析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闻 博闻强识 假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不能称前时之闻 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挽弓当挽强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绝 以为妙绝 强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佛印绝类弥勒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日夜望将军至 望 先达德隆望尊
4、适冬之望日前后 8文言句式:(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8)无以至千里 9翻译重点句子(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二随堂检测(一)语基检测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槁暴(p) 輮使之然(ru) 舟楫(j) 舆马(y)B蛟龙(j
5、io) 跬步(ku) 骐骥(j) 爪牙(zho)C镂金(lu) 弩马(n) 生非异(xng) 洞穴(xu)D跂而望(q) 锲而不舍(q) 二螯 (o) 参省乎己(xng)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君子生非异也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輮使之然也(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 砺(磨刀石) B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 劝学(勉励,鼓励)C绝江河(渡) 驽马十驾(劣马) 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D金石可镂(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 风雨兴焉(起)4选出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 (
6、 )A.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B学未有达,强以为知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D人强马壮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它三项的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D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7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微斯人,吾谁与归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8下列句子中加点介词“于”的意
7、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青取于蓝,而青于蓝 善假于物也 寡人之于国也 屈原至于江滨 颁白不负于戴于道路矣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A B C D9名句名篇默写(1)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3)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 (二)阅读检测课内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013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
8、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0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对有利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游泳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一:专一11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9、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C知明而行无过矣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12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D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1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劝学 习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