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隧道监控实施方案(共49页).doc
《高速公路隧道监控实施方案(共4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隧道监控实施方案(共49页).doc(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监测监控大纲 目 录 1 工程概况12 监测意义和目的61 监控量测工作的组织机构62 监控量测工作的内容、方法7 隧道监控量测的主要内容8 监控量测方法和手段8 4 断面布置95 监控量测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处理及反馈系统12 5.1 数据采集 12 5.2 实测资料的整理 12 5.3 实测资料分析、处理 13 5.4 信息反馈与预测预报 13 5.5 监控量测计划工作量 13 6 监控量测工作质量的保证措施14 7 监控量测工作制度14 8 报警指标15 9 拟投入本监控量测项目使用的仪器设备表16四 隧道施工监控业绩 16五 拟派人员名单
2、及资质证明 18六 财务报价表311、工程概况1.2、本合同段地质概况本工程隧道主要穿越弱-微风化粉砂岩,弱-微风化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互层,中风化灰岩,弱-微风化灰质页岩、粉砂岩,弱-微风化灰质页岩。其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出现有6条断层。走向为北北东,北东向。倾角在500790度之间,宽度624m不等,断层附近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密集发育,伴随裂隙水与溶洞水,常影响隧道边坡与岩体的稳定。1.3、沿线自然地理条件1.3.1、地形、地貌本工程区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的过渡地带,西北武陵山横垣,东南雪峰高耸,西枕云贵高原,东北遥望洞庭湖平原,地势北、西、南三面高,中间低并向东倾斜,实为一大型盆地。区内地
3、貌形态以山间盆地与山地为主,本项目经过吉(首)凤(凰)、沅(陵)麻(阳)、芷(江)怀(化)三个山间盆地,海拔在100500m之间;盆地之间为低山丘陵,海拔在4001000m之间。按成因、形态可分为侵蚀构造低中山、砂页岩低山丘陵、红岩丘陵、低山中台地低丘洼地、溶蚀构造峰脊谷地洼地、丘陵低台地残丘洼地,低山高台地低丘洼地,溶蚀洼地8种地貌类型。1.3.2、地质、地震项目区位于上扬子东南缘侏罗山式褶皱带与华南加里东期逆冲褶皱带的过渡带,以北北东-北东向构造为主。另外,前期构造不同部位在统一构造应力场不同边界条件下发生走滑、逆冲及拉张断陷,形成了主要沿主干断裂分布的小型新生代盆地。根据区域地质图及报告
4、和现场调查表明,路线走廊带内沿线区域稳定性好,线路多以大角度穿越陡倾角岩层及地质构造线。根据中国地震震参数区划图,项目区内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90m12次/天1次/2天12次/周13次月3拱顶下沉量测精密水平仪、水准尺、钢尺或测杆爆破后2小时内开始0-18m18-36m36-90m90m12次/天1次/2天12次/周13次月选测项目4地表下沉量测精密水平仪、水准尺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B,12次/天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1次/周5超前地质预报MALA地质雷达30-35m/次6围岩内部位移量测 (洞内设点)洞内钻孔安设单点、多点杆式位移计爆破后24小时内开始0-18m18-
5、36m36-90m90m12次/天1次/天12次/周13次月7喷砼应力量测喷层应力计二次衬砌施作前进行8钢支撑内力量测钢筋表面应变计钢筋应力计钢支撑施作后开始进行0-18m18-36m36-90m90m12次/天1次/2天12次/周13次月9锚杆内力量测锚杆应力计锚杆施作后开始0-18m18-36m36-90m90m12次/天1次/2天12次/周13次月4 量测测点布置原则1、快速埋设测点,在距离开挖工作面2m范围内,开挖后24h内,下次爆破 前。2、 地表沉降观测点,每个测点水平距离间隔为3m,并在预计下沉断面以外4倍洞径处设水准基点3、 每种围岩类别各选择若干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断面布置选测项
6、目量测测点。4、 必测项目按围岩类别每隔一定距离布设测点,级围岩按510m间距布点,级围岩按1020m间距布点,级围岩按2050m间距布点,级围岩按50100m间距布点。5、 选测项目和必测项目测点尽可能的布在同一断面,为分析这一断面的受力情况及稳定状况提供精确度。6、 测点与基线的布置将视具体施工方案的变化进行修改和调整,及有特殊要求的停车、通道交叉地段或业主及监理认为有必要监控的地段设置监控量测断面加设测点。5 各隧道测点、断面的布置 各隧道的测点和断面的布置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及根据测点的布置原则,按以下方案布设。洞内外观察断面间距3m(隧道全长范围内);洞周收敛位移和拱顶下沉量
7、测断面间距定V级围岩10m,IV级20m,III级50m;浅埋地表下沉量测面间距。洞口30m范围内10m一个断面,洞口平缓、埋深较浅处可加密至5m,其余地段根据现场情况需要每50m选测一次;其余五项选测项目断面量测间距按以下标准执行;V级围岩及紧停、汽通地段10m-个断面,其余地段根据现场情况需要每200m选测一次6 信息处理与及时反馈方案 6.1 数据采集任何现场量测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为得到更为真实、可靠的量测数据,在监控量测、采集数据时,应尽量减少各种误差。(1)在隧道开挖后,尽可能早的埋设测点,并及时进行初次量测,以尽量测得变形与应力的初始数据。(2)做到量测、采集数据专人专项负责,
8、以减少随机误差。(3)在使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洞内周边收敛位移量测时,通过左右尺读数控制系统误差。(4)专项量测需制定专项记录表。对于手工记录资料要保存好原始记录表,对于智能式记录器要及时将量测数据导入电脑,以防丢失。(5)各项数据采集频度与相应量测频度(表1所列)同步。6.2量测数据的处理现场量测数据应及时进行处理,绘制成位移、应力、内力和时间的关系曲线(或散点图),曲线的时间横座标下应注明施工工序和开挖工作面距量测断面的距离,以便更准确的进行数据的回归分析,并对隧道的受力状态作出判断。在进行数据处理过程中,对一些异常数据应根据测量误差的处理原则进行剔除,并及时进行复测校正。6.3量测数据的分析
9、及预测预报在已有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必须对位移和应力的进一步发展进行分析,并作出较为准确的预测,才能及时对下一步的支护措施提出指导性意见。对监测信息的分析和预测预报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1)回归分析法是最常用的位移数据分析方法,根据实际监测信息,对位移可选用下列函数之一进行回归分析。 1)对数函数,例如: 2)指数函数,例如: 3)双曲函数,例如: 式中 、回归常数; 测点初读数后的时间(d); 位移值(mm)。根据回归曲线(如图17),可以掌握位移的变化规律,推算出某时刻的位移值及最终的位移值,当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隧道即趋于稳定。图17 量测结果分析预测示意图对于应力和内力量测信息,
10、同样可以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回归曲线,从而对应力和内力的进一步发展作出预测,其具体的回归函数可根据实测数据拟合得到。(2)灰色预测分析法灰色预测分析法同样是根据已有的量测数据对进一步的位移和内力的发展作出预测,并据此对隧道和围岩的受力状态和稳定性作出判断。在预测分析中,该方法通过不断的数据更新,只根据最新测得的数据对下一步的变化作出预测,从而使预测更为准确。在实际数据分析和预测中,以上两种方法将联合使用,以互相验证。6.4 信息反馈与监控在复杂多变的隧道施工条件如何进行准确的信息反馈与监控是监控量测的主要目的和内容之一。迄今为止,信息反馈与监控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1)力学计算法支护系
11、统是确保隧道施工安全与进度的关键。可以通过力学计算来调整和确定支护系统。力学计算所需的输入数据则采用反分析技术根据现场量测数据推算得知,如塑性区半径、初始地应力、岩体变形模量、岩体流变参数、二次支护荷载分布等。这些数据是对支护系统进行计算所需要的。关于应力计算,已有专门计算机分析软件供使用。(2)经验法此法也是建立在现场量测的基础之上的,其核心是根据经验建立一些判断标准,而后根据前述的回归函数可以预测最终的位移值():以及、来直接判断围岩的稳定性和支护系统的工作状态。在施工监测过程中,数据“异常”现象的出现可以作为调整支护参数和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的依据。何为“异常”,这就需针对不同的工程条
12、件(围岩地层,埋深,隧道断面,支护,施工方法等)建立一些根据量测数据对围岩稳定性和支护系统的工作条件进行判断的准则。1)根据极限位移值判断隧道周边任意点的实测相对位移值或用回归分析推算的最终位移值均应小于表3所列数值。该表所列数值是在统计和分析了国内许多隧道的量测数据后得到的,可作为应用中的依据,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对现场实测数据的分析及相应的数值计算等进行修正。当位移速度无明显下降,而此时实测相对位移值已接近表中规定的数值,或者支护混凝土表面已出现明显裂缝时,必须立即采取补强措施,并改变施工方法或设计参数。表3 隧道周边允许相对位移值(%) 覆盖层厚度(m)允许相对位移值(%)围岩级别5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速公路 隧道 监控 实施方案 4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