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共9页).doc
《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1 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情况1.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情况及比较从国家“九五”规划以来的12年里,山西的经济较快发展,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由图1我们可以看到在居民收入水平快速增长的同时,其收入差距也在逐步拉大,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迅速扩大尤其引人瞩目。1995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0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208.3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是2.7361。在后面几年里,这一指数虽稍有波动,但总体上保持攀升势头。图1 19952007年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趋势图年份农村居民家
2、庭人均收入(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农村=1)19951208.333062.7361 19961557.193702.72.3778 19971738.263989.92.2953 19981858.64098.72.2053 19991772.624342.62.4498 20001905.614724.12.4790 20011956.055391.052.7561 20022149.826234.42.9000 20032299.47005.0323.0465 20042589.67902.863.0518 200520062890.663180.92891
3、3.910027.713.08373.152520073665.6611564.953.1549表1 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2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山西省居民收入差距在多个层面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居民收入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既有客观的、合理的因素,也有不合理的、无序的成分使然。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之所以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且有扩大趋势原因主要在于农民,农民的收入不稳定且偏低是问题的关键。近年来,各级政府围绕“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民增收,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农民收入偏低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据分析,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农村经
4、济结构单一农村经济结构单一,是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农村经济发展中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渠道单一的矛盾一直比较突出。根本原因在于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差,当农业出现大幅下滑时,没有相当规模的增收因素以弥补农业收入下降造成的减收事实。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统一规划、引导,以及随着广大农民科学知识和效益意识的不断提高,择优种植、规模经营等新型的农业生产理念被广泛接受,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经营分散,跟着行政指导被动适应,市场运作少,农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了:一是高质量农产品少,名特优产品比例低,市场竞争力小;二
5、是普通品种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加工产品更少;三是没有形成区域特色,品种结构在区域间大体一致,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产品的结构性矛盾,也使大宗农产品因供大于求而出现价格竞相下跌的局面,结果都跳不出广种薄收的怪圈。1.2.2 城乡产业分布存在差异城乡产业分布存在差异是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并稳步运行,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但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大低于第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在农村虽然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比重有所增加,但仍以第一产业为主,使得城乡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也各不相同。农村的劳动生产率低于城镇的劳动生产率
6、,使得城乡居民的收入进一步扩大。1.2.3 知识型劳力外移知识型劳力外移推动农业进步的动力不足。据农村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目前农村转移劳动力进一步年轻化、知识化和技能化。从年龄结构看:转移劳动力中青壮年占绝大多数,并且比重仍呈扩大之势。大量素质较高的青壮年男女纷纷外出打工,留在家乡的“老弱病残”成了务农主角,农业生产老年化、女性化和“半劳力”化(简称“三化”)更加突出,在农业生产仍主要靠人力的今天,这样的状况必然有碍于科学知识的普及、良种的推广、土壤的改造、新技术的采用,也不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向农业的深度、广度开发。近年来,山西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成效不十分显著、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能
7、力不强、现代化程度难提高的现象,广大农民仍然沿用粗放型经营模式,局限于通过频繁的耕作和浇灌来保障农作物的收成,导致农业适用技术利用率不高,人财物投入成本过高,不能不说与目前农业劳动力素质较低有一定关系,导致了:一方面农产品增产空间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受到限制,由此而使农民增收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1.2.4城市化水平不高山西省的城市化水平虽然从1995年的24.32上升到了2006年32.06,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不是很高, 农民增收难以实现良性循环。从今年上半年的统计结果来看,山西省农民收入增长率中,家庭经营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比较低,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这个历史问题至今并没有得到根
8、本性的改变,农民的就业领域仍然窄小,农村劳动力资源闲置和浪费的状况还存在,农村经济还没有进入优化的产业结构中,发展潜能无法充分地释放出来,农民增收难以实现良性循环。2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2.1变量的选择2.1.1 二元对比系数(X1)二元对比系数主要用于衡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程度,它等于二元经济中非农业与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比较劳动生产率指一个部门的产值比重同劳动力比重的比率,反映1 的劳动力在该部门创造的收入比重。二元对比系数越大,二元经济结构程度越高。由于劳动生产率是劳动收入的基础,因此,二元对比系数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之一。2.1.2 人均GDP增长率(
9、X2)人均GDP的增长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而这些改进又会进一步促进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里GDP的选择扣除了价格因素的影响。2.1.3 城市化水平(X3)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一种现象。城市化水平常常用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在经济持续增长的情况下,若指数值扩大,意味着城市化程度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转移,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反之则收入差距扩大。2.1.4 产业比(X4)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影响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以非农产
10、业增加值与农产业增加值之比表示的产业比是反映产业结构的一个综合性指标。一般情况下,非农产业GDP的增长速度快于农业GDP的增长速度,产业比上升,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就会大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从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2.2模型的建立2.2.1 变量间的相关分析图2表明,城市化水平(X3)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Y)的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为0.8637;二元对比系数(X1)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的相关程度次之,相关系数为0.8479;人均GDP增长率(X2)和产业比系数(X4)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的相关性相对较弱,相关系数分别为0.6187、0.8446,这说明选择的4个因素都影响了山西省
1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另外,二元对比系数(X1)和城市化水平(X3)、产业比系数(X4)之间表现出强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9607和0.9789,说明了这三个指标之间的互相作用机制。图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其影响因素相关关系矩阵2.2.2 建立模型为了说明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根据1995-2007年的有关数据,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二元对比系数、人均GDP增长率、城市化水平和产业比作为解释变量,采用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经计量经济分析软件EVIEWS31的运算,得到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年份二元对比系数(X1)人均GDP增长率(X2)城市化水平(X3) 产业比(X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城乡居民 收入 差距 实证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