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共20页).doc
《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共2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共20页).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本单元主要教学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认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学内容安排如下表: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因此,本单元主要
2、是创设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本单元在分数的范围上进行了一定的控制,只出现常见的分母比较小的分数(分母一般不超过10)。在编排上为了适应儿童的认知规律,先认识几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几。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含义,本单元安排的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分数的加减法,其目的也是如此。教学建议1创设丰富的数学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贴近
3、学生实际,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分数的含义。如单元主题图,通过学生喜爱的“游乐园”情境,出示五个与分数学习有关的小情境,来展示本单元将学习的主要内容,并且后面一些例题的情境也是从主题图抽取出来的,使学生在一个比较完整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提高学习兴趣。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或者创设一些更加适合儿童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有关分数的知识。2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材提供了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
4、含义。如,在认识几分之一时,给出分数的概念后,即刻让学生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14,进一步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组织相应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操作、比较、推理、交流等活动,主动建构数学知识。3本单元可用5课时进行教学。(三)各小节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1分数的初步认识(第9198页)1主题图。编写意图:(1)以“游乐园”的形式,呈现了本单元的基本学习内容。(2)体现了在玩中认识数学以及人与生活、自然的有机联系的思想。教学建议:(1)可以用一定的方式展示此情境,通过观察画面中的情境,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2)为便于集中观察与思考,可以把画面中的小情境逐一呈现,
5、让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进行学习与交流。(3)此主题图,既可作为引入用,亦可作为巩固的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处理。2例1。编写意图:(1)通过两个学生平分月饼的情境,引入分数,使学生知道: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块,每块是这块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2)在此基础上,把月饼平均分成四块,让学生通过迁移来推想:每块是这块月饼的几分之一,该怎样写。(3)认识了上面分数后,教材初步进行抽象、概括,说明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但不给出分数的定义。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两个小朋友分月饼图的情境。使学生理解一人一半也就是每人分得月饼的二分之一。(2)作为分数学习的开始,1/2的认识是一
6、个起点,教学时,在借助月饼图认识了1/2后,还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还有什么可以用1/2来表示,进一步理解1/2的含义。(3)1/4的认识,也可借助分月饼来进行。让学生根据1/2的含义来推想:现在把月饼平均分成四块,每块是它的几分之一。之后教师再强调说明:只有平均分,每块才是月饼的四分之一。(4)在写1/2时,教师要说明:“2”表示平均分的份数,1表示其中的一份,为后面学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做好准备。1/4的写法则可让学生类推。3例2及“做一做”第1题(见下页图)。(1)通过让学生折出一个正方形的1/4,进一步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折出一个正方形的1/4,有多种折法。教材呈现了三个学生各自不同的
7、折法。小精灵还提出:“还有别的折法吗?”鼓励学生进行探讨,加深对1/4的理解,同时培养交流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2)“做一做”第1题,是配合例1、例2的,让学生把每个图中的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使学生直观看到:不论一个图形形状如何,只要是把它平均分,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教学建议:(1)可以发给每个学生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让学生折出它的1/4,并涂上颜色,说一说自己折的1/4的含义,再选几种不同的折法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比较,认识到:它们的折法虽然不同,但都是被平均分成了四份,所以每份都是正方形的1/4。(2)在折纸活动中,对不同的折法,教师要给予鼓励,
8、与众不同的,还可以用学生的名字命名为“折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动力,同时在折的过程中,还要强调平均分。(3)“做一做”第1题,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交流。指名一些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强调把谁平均分,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要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4例3及“做一做”第2题。编写意图:(1)教材安排了两组几分之一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加深对几分之一的理解。第一组数是例1、例2中学过的分数,第二组取材于主题图中鸽子吃食情境。保持前后联系。(2)两组分数的大小比较,教材都没给出比较的结果,让学生在直观图的帮助下进行比较,填出结果,达到“
9、在认识中比较大小,在比较中巩固对分数的认识”的目的。(3)小精灵提出:“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观察、比较,体会到: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越大,表示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1份越小。(4)“做一做”的第2题,共安排了两组几分之一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类型与例3相同。分数对应的直观图比例3抽象,第二组分数对应的直观图上下排列,便于学生观察比较。教学建议:(1)教学时,可充分利用例3的直观图,让学生说出比较的过程,也可让学生准备两个大小相同的圆片,先用一个圆表示出1/2,再用另一个圆表示出1/4,随后进行比较。(2)通过比较,让学生通过直观观察,体会到:同样大的图形“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这样的规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数 初步 认识 教材 分析 2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