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屡禁不止归因分析及对策(共7页).doc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屡禁不止归因分析及对策(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屡禁不止归因分析及对策(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屡禁不止归因分析及对策新闻来源:福建教育学院报刊社 作者:杨延从 点击:103次 更新时间:2009-1-13厦门市翔安区教文体局教研中心 杨延从 【摘 要】有效控制和防止初中学生辍学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本文针对我省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屡禁不止的问题分别从教育政策、社会经济、教育体制和心理需要等层面进行归因分析,并对控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对策。【关键词】农村;控辍;归因分析;对策随着我省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全面实施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农村中学教育状况得到了不断进步。然而,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后,初中辍
2、学率仍然居高不下。尽管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控辍保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然而农村初中学生的辍学问题还没得到根本解决,这势必影响到我省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昔日许多农村学生因贫困而辍学,是被迫辍学,而在当今社会整体经济条件和教育条件都已经得到明显改善,富裕起来的农村家庭从经济条件方面看完全可以供得起自己的子女上完初中,为什么还会出现初中生辍学率如此之高的现象呢?笔者拟从教育政策、社会经济、教育体制和心理需要四个层面,综合性地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一、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归因分析(一)教育政策层面分析1、大小政策“冰炭不同器”在与控辍有关的政策体系中,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为每一个学生平等接受义务
3、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基础。1993年国家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首次对辍学指标进行了数率规定,规定“在普九实现的地方,初中在校生辍学率必须控制在3%以内”;同年,国家建立了“两基”评估验收制度,对控制辍学的目标作了更为明确的量化,要求城市和发达地区初中学生的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其他地区控制在3%左右,自此以后,3%不仅成为了“两基”、“双高普九”甚至是对县督导验收中的重要因素,也一直被沿用到现在。实际上,“小”政策制定的3%辍学允许率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是与教育法特别是义务教育法等“大”法规关于“适龄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的目标不一致的。首先,“大” “小”法规政策目标不一致,就带来执行
4、过程中的政策冲突。以“小”政策目标代替或改变“大”政策目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法规政策执行的难度,却极大地降低了其效度,产生了极大的危害: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人们对教育法等相关法律的漠视,降低了教育法规的权威性与强制性;其次,由于我省初中学生基数庞大,“允许”辍学的比率必将造就一大批“新文盲”;再次,制定任何政策都是为了执行的,“大” “小”法规政策不一致,就势必会造成相关人员在执行法规政策过程中的松懈和动摇,对于控辍目标的实现必然带来消极影响。2、控辍政策“上行下不效”在我国,教育政策的执行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控辍政策的执行过程也必然要求“上行下效”,但是,各地在执行国家控辍政策的过程中普
5、遍存在着“上行下不效”的现象。首先,部分地市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始终没有形成控辍的具体方案措施,造成了政策落实“空对空”,控辍政策无法推进、落实到下级部门及学校;其次,相当一部分主管领导对控辍的复杂性、政策落实的长期性思想准备不足,也缺乏必要的保障条件、制约措施和必要的责任追究制度;再次,在控辍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存在着政策执行主体在义务教育管理权限逐级下放的同时,控辍的责任也随之“泛化”的情况。表现在政策文本中把控辍政策的责任归为“农村乡镇人民政府”。然而在近年来的乡镇体制改革中,乡镇内部原有的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基本撤销,控制辍学政策执行的重担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农村初中校长和教师的头上。这实际上
6、昭示了政策主体之间没有清晰具体的责任界限。而责任不清晰,表面看来的控辍“人人有责”,实际上却表明了政策执行主体缺位,从而造成政策效力降低的结果。3、政策执行“治标不治本”控辍政策的执行活动涉及面广,涉及的政策对象多,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因此设想“毕其功于一役”,希望通过一阵风式的政策执行就能了结是不现实的。地方政府之所以在一定时期愿意“大手笔”集中解决辍学问题,基本出发点在于“辍学率不能超过3%”,这是一个“两基”、“双高普九”甚至是对县督导验收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使本区域农村初中辍学率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有的地方给初中教师分任务,“要赶在验收前动员辍学生回学校”,有的甚至弄虚作假,用其他学校
7、学生到被查学校充数,有的地方甚至“修正”原始数字,对辍学率作技术处理。实践表明,地方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信奉的“强制执行”并不能完全彻底消除农村初中的辍学现象;弄虚作假更是掩盖了辍学的真实情况。一言以蔽之,“一阵风”式的政策落实方式是十分有害的。在控制辍学政策执行中,“一阵风”式的政策执行方式却是普遍存在的,其实质是企图把控制辍学与政绩工程联系在一起。从长远看,这种运动式的解决辍学问题的方式不仅没有实际效果,客观上还造成了农村初中辍学成为一种“痼疾”,辍学政策的执行效果也由此陷入了“治标不治本”的怪圈。这就是农村初中辍学现象屡禁不止的实质性原因。(二)社会经济层面分析劳动密集型经济仍然是时下我
8、省经济的主要类型,它对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要求不高,小学、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民工也可以适应大多数的工种。劳动密集型经济的迅猛发展形成了对农村初级劳动力的巨大需求,而供求又存在一个很大的缺口。在城市,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主力军。另一方面,农民工劳动力的供给却严重不足,已经持续多年的、愈演愈烈的“民工荒”现象就是个典型例子。正是这种初级劳动力的严重短缺现状,对农村中学生主动辍学起到了强大而直接的“拉动”作用。劳动密集型经济的发展给农村青少年(包括没有读完初中的)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发展机会,不少初中生正是在这种新经济形势中看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才纷纷主动弃学进入社会寻找工作机会的。另外,在家长看来,以前
9、子女辍学在家没事可做,如今他们辍学后即能够找到相应的工作,给家庭带来一定收益,他们对子女辍学的反对也就不那么强烈了,而是具有更高的容忍度。(三)教育体制层面分析1、教育回报“可望不可即”从客观情况来看,由于传统的城乡二元教育体制影响,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希望太渺茫了,上大学对他们而言简直比登天还难,读书不是没用而是没有希望。正因为如此,农民才会认为读书不如种地、打工有用。因此,即使在富裕起来的农村,初中生在继续求学的道路上也看不到多大的前途和希望。对于农村初中生而言,如果想继续求学,他们的最终目标很少是仅仅为了上高中,而是为了上大学;而要上大学就要进入比较好的高中,要上重点高
10、中就又得进入重点初中。但是,由于中学教育资源城乡分配的不公平,重点中学多在城市和县城,为此,这种城乡二元教育体制造成的城乡差距使得农村孩子在上大学的希望上感觉渺茫甚至绝望,所以择日退学、弃学的意愿早已隐埋于农村初中生的头脑当中。2、应试教育“深根且固蒂”人们对应试教育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城市基础教育领域,应试教育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危害一直受到人们的忽略。其实,农村中小学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危害最为严重,它给农村学生带来的身心危害就是厌学情绪,而多数调查都表明,厌学是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最直接、最重要和最普遍的原因。首先,应试教育的评价标准单一,容易使文化课成绩差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长期以来,农村初中教育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初中 学生 辍学 现象 屡禁不止 归因 分析 对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