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共9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共9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共97页).doc(9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预案编号:版本号:Xxx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第一版)#公司二一二年一月专心-专注-专业#公司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发 布 令公司各单位、各有关外来施工单位:我公司的#公司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已编制完成,并经评审备案,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负责人: 颁布时间: 年 月 日编 制 说 明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规范本公司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17号令)、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导则及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编制导则(国家安全
2、生产监督管理总局AQ/T9002-2006)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规范,成立了应急预案编写小组,编制了#公司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严格按照预案要求定期组织演练,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完善,不断提高应急反应和救援能力。编制工作组成员如下:组 长: 副 组 长: 编写人员: #公司2012年1月1日目 录第一部分 综合应急预案11总则11.1编制目的11.2编制依据11.3适用范围21.4应急预案体系21.5应急工作原则22危险性分析32.1企业概况3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63组织机构与职责153.1公司组织机构图153.2应急指挥机构体系163.3应急工作领导小组163.4事故
3、现场应急领导小组164预防与预警174.1危险源监控174.2预警行动264.3信息报告与处置274.4外部救援285应急响应285.1应急响应启动分级285.2响应程序295.3应急结束306信息发布316.1信息发布人316.2信息发布原则316.3信息发布程序317后期处置327.1善后处置工作327.2总结评估327.3整改328保障措施328.1通信与信息保障328.2应急队伍保障32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328.4经费保障339培训与演练339.1培训339.2演练3410奖惩3410.1奖励3410.2责任追究3511附 则3511.1术语与定义3511.2应急预案备案3611.
4、3维护与更新3611.4制定与解释3611.5发布与实施36第二部分 专项应急预案371 爆破伤害专项应急预案372 边坡破坏专项应急预案47第三部分 事故现场处置方案551 爆破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552 边坡破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583 车辆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624 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655 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686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717 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74第四部分 附录781 控制程序782 现场救护指导书823 应急机构及相关部门联系电话854 应急队伍及通讯联络表865 应急物资装备表876 事故处置信息记录表88#公司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一部分
5、 综合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制订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为了及时、有效地组织对本矿区突发的生产安全事故的采取应急救援行动,确保矿区具备快速反应和处置事故的能力,制定本预案。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11.1)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3.5.1)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1996.10.30)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5.1)5、中
6、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5.1)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2007.6.1)7、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2011.1.1)8、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49号,2009.1.24)9、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3号,2006.3.1)10、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16号,2008.2.1)1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17号,2009.5.1)12、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20号,2009.6.8)13、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
7、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21号,2009.7.1)1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AQ/T9002-2006,2006.11.1)15、四川省安监局关于印发四川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川安监2011368号)1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17、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2004.4.27)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合本矿区露天开采工程内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主要包括本矿区露天开采区域内发生的爆破伤害、边坡破坏、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触电(雷击)、火灾、容器爆炸
8、、粉尘、噪声与振动、不良气候等因素。1.4应急预案体系本应急预案制订了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并明确了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1.5应急工作原则1.5.1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矿区突发事故造成的作业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从业人员自我防护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矿区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的作用。1.5.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本公司的统一领导下,矿区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机制。1.5.3充分准备,科学救援。不断加强安全生产投入,保证矿区的应
9、急救援能力,增强职工自救互救的现场处置能力,确保应急救援的科学、及时、有效。1.5.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预防、预测和预警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完善、预案演练等工作。2危险性分析2.1企业概况矿区范围由9个拐点圈定,其拐点坐标如下:矿区开采范围的拐点坐标拐点号坐标数值XY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 6.00.00 7.00.00 8.00.00 9.00.00矿山开采深度:由+2250m至+2150m标高。矿区面积:1.0962km2。根据初步设计,可采矿量为2111.10万t。按采矿许可证核准生
10、产规模90.00万t /a、回采率100计算,此石灰石矿服务年限为23.45年。该矿山与xxx县直线距离12.80km,矿区东北端地处xxx县城满银沟铁矿柏油公路的发丕路段,距县城18 km;同时在发丕处有一条机耕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在矿区北东部与矿区平行,穿插进入南西矿区。现采场有3km的矿山公路,因此矿山到厂区有20km,有2km左右的爬坡路段,交通方便。矿区地貌总体上属剥蚀山丘地貌。在走向上呈北东扬起而南西下伏的小山脉。垂直方向的南东侧有一条小溪沟,受剥蚀和浸蚀作用,地形切割较强烈,坡陡谷深,坡度角一般在50-55,局部达60以上;西北侧主要受剥蚀作用,坡度相对较缓,坡度角一般在25-3
11、5,局部达40以上。矿区海拔21002390m之间,相对高差190m。矿区地层为较稳定石灰石,矿体分布在两条冲沟之间的山上。矿床适于露天开采,为山坡型露天矿山。地形有利于大所降水和采场积水的自然外排,大气降水对采矿影响不大。采矿许可证核准的最低开采标高为2150m,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为2100m,高于浸蚀基准面50m。地表水、地下水对矿山开采影响不大。矿体的覆盖层厚度一般不大,只有0-2.5m左右,剥采比0.196:1,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的要求,按从上到下的开采顺序,建立台阶式开采。矿山爆破采用2台KQD-100型气动潜孔钻机打孔,孔径100mm,孔深15.2m
12、,孔距6m,排距3m,一次爆破2028孔,用药量3t,一次爆破方量1.51.8万t,中深孔爆破,采用2号乳化岩石炸药,电雷管引爆。铲装作业采用2台大宇220型挖掘机在平台上进行铲装作业。大块矿石采用装破碎锤挖掘机进行二次破碎。底部装车平台采用1台厦工ZL50型装载机进行铲装作业。矿山按照初步设计和预评价的要求从上到下台阶式开采、深孔爆破落矿、机械铲装作业、机械破碎,并建立了较规范的开采平台。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2.2.1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以及其他存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国
13、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将申报的重大危险源分为如下九个类别: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1)库区(库)矿山设有一小型炸材库。因此,该矿没有属于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的库区。2)生产场所该矿区作业现场每10天进行一次爆破作业,每次使用爆破器材为3430kg,雷管不超过100发(其雷管含药量大约折合1.1克/发)。对照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有关规定的重大危险源临界量:生产场所工业炸药使用临界量为5000公斤,起爆器材临界量为100公斤。该矿每次爆破器材使用
14、量与临界量之比为:34305000+1000.0011100=0.6881。因此,该矿生产场所不属于申报范围的重大危险源。3)压力容器该矿使用的压力容器有空压机储气罐和设备维修时使用的氧、乙炔瓶等。空压机储气罐储存的是无毒、非可燃易爆性介质,不构成重大危险源。乙炔瓶储存的是可燃、易爆的气体,最高压力P0.1 兆帕 ,但P.V100 MPam3,(注:气瓶充气最高压力P2.5 兆帕,容积V一般小于0.04 m3),不属于申报范围的重大危险源。 综上所述,根据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的规定,该矿没有属于申报范围的重大危险源。2.2.2主要危险因素分析根据该矿的周边环境、生产工艺和作业方式,通过对比类似矿
15、山在以往生产活动中所出现的事故,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该矿在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将存在以下9种主要危险因素,按其危险度的高低排列,依次为:1、爆破伤害该矿在采矿活动中,要经常地使用炸药及雷管等爆破器材。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是在人为控制下发生的,不会造成危害。但是,在爆破作业的全过程中,包括装药、充填、起爆及盲炮处理各个环节,都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甚至会造成群伤群亡的重大恶性事故。常见的爆破危害有早爆、迟爆、爆破震动、爆破冲击波、爆破飞石等。产生爆破伤害的主要原因有:a、爆破设计不合理;b、炸药及爆破器材存在质量缺陷或安全隐患;c、爆破作业后没有检查或检查不彻
16、底,未清理出未爆炸的残余炸药;d、起爆工艺不合理或违章作业;e、装药工艺不合理或违章作业;f、警戒不到位,信号不完善,安全距离不够;g、无爆破证人员从事爆破作业,爆破作业不规范或违规操作;h、爆破前后未按照规程要求运送、保管、加工、使用爆破器材;i、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或落实不到位;j、岗位操作规程缺乏或缺少应有的培训;k、管理协调不好;l、大雾天、雷雨天或夜间爆破;m、其他原因。爆破危害常见的几种表现形式:a、早爆早爆是指在爆破作业中未按规定的时间提前引爆的现象。其原因有人的过失、环境干扰、起爆器材质量不良等。如起爆时杂散电流或静电干扰而引起的早爆,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预防,将对人员和设备造成
17、极大的危害,酿成事故。b、迟爆迟爆是实施爆破后发生的未按规定时间滞后引爆的现象。迟爆现象主要发生在起爆系统中,初看很像拒爆,但随后会突然爆炸。导致迟爆的主要原因是爆破器材缺陷。c、爆破震动炸药在岩体中爆炸后,在距爆源一定范围内,岩土体中产生弹性振动波,即爆破地震; 露天矿爆破,一次装药量大时,爆破引起的震动也大,因而对周边工业设施、设备、岩体边坡都产生影响,有可能引发地表变形、坍塌、边坡失稳、建筑物损坏,甚至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d、爆破冲击波爆破时,如进行裸露爆破,在空气中会形成冲击波,可能危害附近的构筑物、人员、设备和设施。该矿不进行裸露爆破,冲击波危害可以排除。e、爆破飞石飞石是爆破时
18、从岩体表面射出且飞越很远的个别碎块。爆破时,由于设计错误,装药过多,造成爆破飞石超过安全允许范围,或因对安全距离设计不合理,造成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失。该矿存在飞石伤害的可能性,虽通过采取控制措施,可以加以控制,但仍属于重大危险因素,应重点加以防范。2边坡破坏边破破坏的类型有散落破坏、垮塌(坍塌、崩落)破坏、滑动(滑坡)破坏、流动破坏、倾倒破坏以及地面塌陷等,但主要是滑坡与坍塌危害。造成露天矿产生滑坡或坍塌的主要涉及有:地质条件(包括岩土类型、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开采方式、采场参数、推进方向及边坡管理等。导致露天矿滑坡或坍塌的主要原因有:a、边坡工程地质条件与岩土性质差,特别是有弱面存在;
19、b、进行掏底开采;c、推进方向不合理,形成弱面倾向采空区的不良交切状态;d、气候等影响。包括降雨、积雪、地表水等;e、采场参数设计不合理;f、未按设计要求施工;g、边坡维护和管理不到位,特别当地质情况发生变化或出现边坡失稳征兆时,未及时采取防范措施;h、未进行除险作业,存在浮石、险石。边坡破坏的主要伤害形式有:a、破坏露天采场;b、造成采场人员伤亡;c、破坏采场内的设备与设施;d、破坏露天矿防洪系统、供电系统。由于该矿采用机械采装,区内断层均不通过露天采场,水文地质简单,矿(岩)稳固,均有利于边坡的稳定,但如果采场坡面较陡,遭受大气降水冲刷和侵蚀或除险不彻底,会增加发生边坡破坏的可能性,故仍应
20、视为重大危险因素,认真采取防范措施,确保边坡安全。3、高处坠落工人在采场上部从事穿孔和爆破作业,如果不注意安全,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在采场上部检查、观察边坡情况,或进行除险作业时都有可能因防护设施不全,不使用个体防护用品,违章作业或行为不慎而导致高处坠落伤害。4物体打击因安全管理不善、安全教育不足、思想麻痹、作业人员精力不集中、违章作业,边坡上存在“伞檐、浮石”,或其它物体落下打击下部人员,会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因此,物体打击属主要危险因素,应认真加以防范。5车辆伤害车辆伤害是露天矿生产过程中必须重点加以注意防范的危险因素。车辆伤害通常是指由于发生坠车、撞车、翻车、撞人、车载物体坠落而伤人的事故
21、。造成车辆伤害的主要原因是:a、道路参数设计不合理,主要是纵坡太陡、路面过窄、转弯太急等;b、未按设计要求选择运输设备;c、未按设计要求作业,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不到位;d、雾天或夜间工作,司机视距受影响;e、运输设备存在缺陷,带病运行;f、雨天工作,路面太滑;g、路面质量太差;h、司机与设备操作人员未持证上岗,技术不熟练或违规操作,特别是超速和酒后驾驶;i、装载过满,矿岩超过车箱上缘;j、缺少安全标志;k、缺少挡车桩等安全设施或设施防护功能差;L、陡坡地段无防护措施。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车辆及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做好人员的安全教育与职业培训,改善车辆工作外部条件及环境,采用安全性能好的先进运输设备
22、,以防止车辆伤害事故发生。该矿车辆伤害属主要危险因素。6机械伤害露天矿产生机械伤害的作业工序主要有穿孔、铲装、运输、维修等。产生机械伤害的主要机械设备有钻机、挖掘机、装载机、空压机等。可能产生机械伤害的主要原因有:a、违章操作或疲劳操作;b、设备安全性能缺陷;c、设备陈旧或维修、保养不及时;d、作业环境差,如大雾、炮烟、尘雾、夜间照明不足等影响视距和能见度;e、维修人员作业水平差或不按章维护;f、安全培训不够或缺乏;g、机械转动、传动部位未设防护栏(罩);h、设备运转时,擦拭设备;i、未配备或不使用劳动护品;j、其他原因。该矿机械设备相对较少,造成机械伤害的几率相对较低,属一般危险因素。7、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矿山 安全生产 事故 应急 预案 9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