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共7页).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共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共7页).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一、教学背景(一)教学内容分析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等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从课程设置上来看,本节课“生活中的透镜”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介绍生活中的透镜,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在头脑中获得初步的、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受到“物理是有用的”,并为下一节的探究创设了问题情境,在知识与技能上也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做了必要的准备,以减少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刚接触物理学习两个月,能够初步感受到物理的有趣、有用,对于学习物理的方法实验法也比较熟悉,但是学生有计划的实验、有目的的观察的能力还没有
2、形成,而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并表达出来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训练。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给学生提供照相机等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的过程,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学会有目的观察,并将观察的现象表达出来。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举出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能说出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基本成像特点。2过程与方法(1)经历制作水透镜、模型照相机、模型幻灯机的过程,了解它们的成像原理。(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3)初步建立
3、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三、教学过程(一)教学活动过程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声视频。如图1所示。图1 相声剪辑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内容,思考相声中蕴含了哪些物理光学知识。教师活动:设置问题:“相声里的玻璃盒子真的有那么神奇吗?”“为什么糕点放在里面很大拿出来就很小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生活中的透镜。(板书)32生活中的透镜透镜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其中的一些。(设计意图:利用大家喜闻乐见的相声作为新课的引入,在上课伊始给课堂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气氛,直入主题,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奠定了生活基础,有助于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体
4、现了新课标中“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教学环节2:放大镜的原理及应用教师活动1:布置学生活动,观察玻璃盒里的文字。学生活动1:分别从玻璃盒的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比较盒内的东西,并与放在玻璃盒外面的文字进行比较,如图2、图3、图4所示。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放大镜的作用。图2 从侧面观察玻璃盒里的文字 图3 从正面观察玻璃盒里的文字图4 从正面观察玻璃盒里的文字,并与普通文字进行比对,从而体会放大镜的作用教师活动2:设置问题“从盒子的正面和侧面观察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学生活动2:回忆刚才的实验现象,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尝试回答:正面观察盒子里面的字很大,侧面观察盒子里
5、面的字很小。(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玻璃盒内的文字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放大镜作用的初步体验印象深刻,为下一个活动做好铺垫。)教师活动3:引导学生认识放大镜的形状特点,利用烧杯、烧瓶、滴管、试管、玻璃片等器材制作水放大镜。学生活动3:动手自制水放大镜。教师活动4:设置问题:“怎么证明你做的是放大镜?”学生活动4:分小组展示自制的“水放大镜”。如图5、图6、图7所示。图5 烧杯放大镜 图6 试管放大镜图7 水滴放大镜教师活动5:追问:“怎样能使放大镜成的像变大些?”学生活动5:小组思考讨论交流,派代表发言:用自制水滴放大镜观察报纸上的字,字变大了;将自制水滴放大镜稍微远离报纸,发现报纸上的字
6、更大了。如图8、图9所示。图8 物体到水滴凸透镜距离较小时 图9 物体到水滴凸透镜距离较大时教师活动6:提出问题:“放大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学生活动6:讨论形成共识:放大镜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接收。教师活动7: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放大镜成虚像的原理,如图10所示。图10 放大镜成虚像的原理学生活动7:师生共同总结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正立放大的虚像。教师板书:一、放大镜的成像特点:正立、放大、虚像。(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水放大镜,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这段环节中的提问与追问,让学生在明确自己所做的是放大镜的同时,又更进一步地去思考放大镜
7、为什么能放大以及成虚像的原因,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思维从浅显的了解提升为深刻的理解。最后师生的共同总结恰到好处地给出了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符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模式。)教师活动8: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活动8:一边观察一边体会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活动9:提出问题:为什么有露水的树叶,叶脉看得更清楚?学生活动9:思考讨论,小组代表作答教师活动10:利用PPT展示练习题:王奶奶喜欢用放大镜看报,为了看到更大更清晰的字,她应该离报纸远一些还是近一些?学生活动10:结合刚才学习的内容,思考作答。(设计意图:这段教学设计,符合物理新课标所倡导的“从物理走向社会
8、”的理念。通过图片了解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有露水的叶子体会自然界中的天然放大镜,再通过家庭生活中长辈所用的放大镜,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放大镜在生活中不仅无处不在而且很有用,提升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教学环节3:照相机的原理及应用教师活动1:利用PPT,让学生观察图片11:图11 太空中的水滴凸透镜 图12 照相机的基本结构并提问:同样是水滴放大镜,为什么所成的像与刚才不同呢?学生活动1:观察图片12,结合刚刚自制的水滴放大镜,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活动2:利用PPT,展示相机的基本结构:学生活动2:观察照相机的结构,初步体会各部分结构的作用。教师活动3:讲解照相机的基本成像原理,提供实
9、验器材:F光源1个,凸透镜(f=10cm)1个、长短相同直径不同的圆筒2个,半透明塑料膜1张,皮筋12根、光屏1个;模拟照相机。组织引导学生自制模型照相机或利用模拟照相机。学生活动3:自制模型照相机或利用模拟照相机观察物体。学生展示自制照相机或利用模型照相机观察物体,如图13、图14所示。图13 用自制照相机观察物体 图14 用模拟照相机观察物体教师活动4:提问:“用自制照相机观察到的物体,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引导学生一边实验一边思考,一边思考一边找出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学生活动4:小组实验并讨论,尝试回答出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倒立缩小的实像。教师板书:二、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倒立、缩小、实像。(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八 年级 物理 上册 生活 中的 透镜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