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成语典故阅读(共12页).doc
《文言文成语典故阅读(共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成语典故阅读(共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6年级文言文成语典故阅读(一)孟母戒子(韩诗外传)孟子少时,诵(1),其母方织。孟子辍然(2)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宣(3)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4)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諠矣。注释(1)诵背诵。少(sh4o):小时候。辍(chu)然:突然停止的样子。辍:中止。諠(xu1n):因为分心而遗忘。裂其织:割断她自己织的布。织:这里指织的布。戒:警告。自是:从此。翻译:1、解释各组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孟子辍然中止( ) 呼而问之:“何为中止?”( )处士笑而然之( ) 何有于我哉?( )2、在文中找出同义词填在下面的横线
2、上。失:( ) 此:( )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A、呼而问之 B、以此戒之 C、多作自能见之 D、自是之后阅读提示孟轲的母亲用刀割断她自己织的布,以此警告孟子背诵不得遗忘,使孟子从此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度,长大后终于成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散文家。(二)铁杵磨针选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释(1)媪o,年老的妇女。(2)卒完成。翻译: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成( ) 去( ) 方( ) 欲(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
3、代什么。(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3)一日曝书画,牧童见之( ) (4)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 )3、翻译文中横线的句子。阅读提示后人所说的“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即指此事(三)凿壁偷光(西京杂记)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1),衡乃穿壁(2)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3),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原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4)给以书,遂成大学(5)。注释(1)逮及。(2)穿壁在墙上找洞。(3)文不识姓文名不识。(4)资借。(5)大学大学问家。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而( ) 大姓( ) 偿( ) 怪
4、( )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A、邻舍有烛而不逮。 B、匡衡勤学而无烛。C、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D、学而时习之。3、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A、以书映光而读之。 B、资给以书。C、非学无以致疑。 D、以此戒之。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由本文而来的一个形容勤学的成语是 ,再写出三个由勤学故事而来的成语: .(四)螳螂捕蝉(说苑)吴王欲伐荆(1),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2)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3)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
5、曲附(4),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5)得其前利(6),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注释(1)吴王欲伐荆吴王,指吴王阖闾;荆,楚国。(2)舍人有少孺子舍人,国王的侍从官;少孺子,年轻人。(3)怀丸操弹藏着子弹拿着弹弓。(4)委身曲附弯曲着身体,屈着前肢。(5)务欲一心想要。(6)前利眼前的利益。翻译: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伐 ( ) 旦( ) 子( ) 延( )2、为下列句子补出省略的成分。(1) 欲取蝉,而 不知黄雀在其傍也。(2) 欲啄螳螂,而 不知弹丸在其下也。3、填空。螳螂捕蝉写了 、 和 等几种动物,
6、告诉人们的道理是: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阅读提示本文通过年轻的侍从官给吴王讲的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凡事须瞻前顾后,全面权衡,千万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忘却身后的祸患。(五)郑人买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且(1)有置履者,先自度(2)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3)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乃反(4),市罢(5),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注释(1)且将要。置购置。(2)度(du)量度,动词。下文“宁信度(d)”的“度”是名词,指量度好的尺码。(3)至等到。之往,到。(4)返同“返”。(5)罢结束。翻译: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而
7、置之其坐。 ( ) 反归取之。 (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先自度其足 B 宁信度何不试之以足 无自信也C 郑人有且置履者 D 先自度其足遂不得履 吾忘其度3、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1)反归取之( )(2)何不试之以足( )(3)至之市而忘操之( )(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5、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信度,无自信”?阅读提示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六)买椟还珠(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1),熏以桂椒(2),缀以珠玉,饰以玫瑰(3),缉(4)以翡翠。郑人买其
8、椟而还(5)其珠。此可谓善卖椟者,未可谓善鬻珠也。注释(1)木兰一种香木。柜这里指小匣子。(2)桂椒桂花和花椒,两种香料。(3)玫瑰一种美石。(4)缉装饰边沿。(5)还退还。翻译: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为( ) 缀( ) 饰( ) 还( )2、指出下列句中“其”的不同用法。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 )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 ) 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读了这则寓言,你认为楚人和郑人各应该汲取什么教训? 楚人: 郑人:阅读提示这个故事启发人们认识这样的道理:过分追求形式,反而会喧宾夺主,埋没内容,适得其反。(七)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9、“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翻译:1.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誉之曰(称赞) 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C.吾矛之利(好处)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或曰 而或长烟一空 B.以子之矛父以足受C.陷子之盾 吾欲之南海 D.不可同世而立人而无止,不死何俟(八)鹦鹉灭火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重。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沾羽,飞而洒之。天神曰:“汝虽有志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 成语 典故 阅读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