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共2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共2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共26页).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七年级(下)月考语文复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1)保持整张卷面的整洁,注意书写规范。(3分)(2)把下面的两句话抄写在方框中,要求字迹工整清晰、美观大方(2分)人间总有真情在,爱就在我们的身边!2对经典文化的积累与识记至关重要,读下列文字,看看你知道多少。(8分)打开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我们与南朝的诗人吴均共同体验“山际见来烟, ”的有趣生活;在月光下走进幽静的竹林深处,聆听王维“独坐幽篁里, ”的美妙乐音;心中是“夜发清溪向三峡, ”的惆怅;我们与文学大师探讨人生,终于明白,假如生活欺骗了我们,要记住:“ ,一切都将会
2、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读童年,我们了解这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 (主人公)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读 的丑小鸭,我们知道只要心中保持一份恒久的梦想,你我都能成为一只天鹅!在第一段的横线上填写课文或诗词中的句子。(6分)在第二、三段的括号内填写作品中的人物或作者名。(2分)3、为下列画横线的字注上汉语拼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读书,能使冰冷的心变得炽( )热;读书,能使枯死的心变得澎pai( );读书,能使彷( )徨的心变得坚定;读书,能使平庸的人生变得多姿多cai( )。4
3、、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B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C 仲永/生五年D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5、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3分)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_;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_;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诚,_;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_。(注意句子的前后连贯)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A B C D6、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一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
4、啡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7.初三某班拟定了四个同音字的班训,请依次填写空余的三个字。(3分)环境整洁突出一个“净”字;自修纪律突出一个“ ”字;文明礼貌突出一个“ ”字;力争上游突出一个“ ”字。8.星期天,小林到白云湖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白云湖怎么走?老实告诉我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4分)(1)老大爷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2)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请写出你问路的话。 9、阅读下
5、面这首小诗,回答后面问题。(4分)成功的花冰心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在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1)、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几句诗,是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2分) (2)、“透”或“遍”这两个字在诗中起什么作用?(2分) 二 现代文阅读(18分)一 (8分)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
6、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8、语段从 、 、 三方面描写韩麦尔先生,表现他 的思想感情。(2分)9、请找出语段中暗示小说时代背景的一句话。(2分) 10、在“最后一课”里,师生心心相通的原因是什么?(2分) 11、 “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这表明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心理状态? (2分)(二)15分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 )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 )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
7、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1.填出文段括号中的两个动词: 、 。(2分)2.这段文字写到了哪几个季节?从哪里可以看出来?(3分) 3.从这段文字中找出 “我”猜测后来被“家里的人”送到“三味书屋”这个“全城中最为严厉的书塾”读
8、书的一个原因。(2分) 4.指出画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2分) 5.请你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作者在百草园泥墙根一带所做的事。(3分) 例如:拔何首乌 、 、 、 (三)我们是一家人(15分) 秦文君 我进中学时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一家人。 当时,学校里有位姓毛的女生,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的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说,为
9、何不让我试试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干脆饿了一顿以示抗议。母亲那时对我怀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也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于是,母亲改变初衷,答应让我分伙一个月。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30份,我想这样就不会挨饿了。 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时还铺上餐巾,捧一本书,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心里充满那种自由的快乐。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而且有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概婉拒。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 这样自由自在地过了半个来月,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人没什么关系了。过去大家总在饭桌上说说笑笑,现在,这
10、些欢乐消失了。 天气忽然冷下来,我患了感冒,头昏脑胀,牙还疼个没完,出了校门就奔回家。家人正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母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只顾忙碌着。这时候,我的泪水掉了下来。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 到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一个上午饥肠辘辘。放学回家,推开房门,不由大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里香气四溢,仿佛要宴请什么贵宾。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边吃饭。我犹豫着,感觉到这样一来就成了可笑的话柄。母亲没有强拉,悄悄递给我一
11、个面包,说:“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别饿坏了。” 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的感觉,不由想起母亲说的话,我们是一家人。那句话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事后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当晚,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与亲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阳光下,松弛而又温暖。 如今,我早巳真正另立门户,可时常会走很远的路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围坐在灯下吃一顿饭。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 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选自畅销书摘20062 有改动)13、第3段中“倒不是不领情
12、,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指的是 (3分) 14、第5段画线句“我的泪水掉了下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15、第8段中一家人共进晚餐时的快乐与第3段中“我”感受到的“快乐”有什么不同?(3分) 16、请从“分伙”过程中找出一处家人一直在关注着“我”的细节,并分析其作用。(3分) 17、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对文章末段的理解。(3分) 三、文言文阅读(22分) (一)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
13、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加点的字词(3分)世隶耕( ) 父异焉( ) 指物作诗立就( )稍稍宾客其父( ) 或以钱币乞之( ) 泯然众人矣( )2.选出下列“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2分)A.于舅家见之 B.传一乡秀才观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忽啼求之3.从文中,你能看出方仲永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4.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5.从方仲永的经历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二)(6
14、分)杨震年已五十余,累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刺史茂才王密为昌邑令,夜怀十金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者!”密愧而出。注释:累迁:多次升官。昌邑:地名。举:举荐,推荐。茂才:秀才。23、解释加点的字。(2分)(1)王密为昌邑令。为: (2)夜怀十金以遗震。遗: 24、翻译句子。(2分)暮夜无知者: 25从这一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杨震是个怎样的人?(2分) 二(8分)(季梁)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
15、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注释:大行(hng):大路。方:正在。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奚为:何为,做什么。御者:车夫。21、翻译下列句子。(4分)吾欲之楚。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22、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内容,这个成语是 (2分)23、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2分) 四、作文(30分)24、生活于世间,我们常常被美丽所感动。为一朵花的美丽,为一句祝福的美丽,为锦绣河山的美丽,为父母之爱的美丽我们深深的感动着。请以“最美丽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在横线上填词或短语,使题目完整。 题材自选,立意自定
16、,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不少于600字。 七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1)保持整张卷面的整洁,注意书写规范。(3分)(2)把下面的两句话抄写在方框中,要求字迹工整清晰、美观大方(2分)人间总有真情在,爱就在我们的身边!人间总有真情在,爱就在我们的身边!2对经典文化的积累与识记至关重要,读下列文字,看看你知道多少。(8分)打开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我们与南朝的诗人吴均共同体验“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的有趣生活;在月光下走进幽静的竹林深处,聆听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的美妙乐音;心中是“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17、 ”的惆怅;我们与文学大师探讨人生,终于明白,假如生活欺骗了我们,要记住:“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读童年,我们了解这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阿廖沙 (主人公)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读 安徒生 的丑小鸭,我们知道只要心中保持一份恒久的梦想,你我都能成为一只天鹅!在第一段的横线上填写课文或诗词中的句子。(6分)在第二、三段的括号内填写作品中的人物或作者名。(2分)3、为下列画横线的字注上汉语拼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读书,能使冰冷的
18、心变得炽(ch )热;读书,能使枯死的心变得澎pai(湃 );读书,能使彷(png )徨的心变得坚定;读书,能使平庸的人生变得多姿多cai(彩 )。4、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A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B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C 仲永/生五年D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5、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C )(3分)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_;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_;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诚,_;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_。(注意句子的前后连贯)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就像不是所有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第一次 月考 试卷 26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