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中药性状鉴定重点归纳(共34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药鉴定学中药性状鉴定重点归纳(共3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鉴定学中药性状鉴定重点归纳(共34页).doc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中药鉴定学性状鉴定部份重点归纳 中药性状鉴定高频考点药品要点记忆狗脊 外被金色绒毛 大黄 1断面红棕色至黄褐色,显颗粒性。2根茎髓部有“星点”环列成散在。3韧皮部有大量粘液腔。何首乌 皮部有4-11个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商陆 “罗盘纹” 气微 微稍甜 ,久嚼麻舌银柴胡 “砂眼+珍珠盘”川乌 不规则圆锥形 稍弯曲 中部多向一彻膨大 小瘤状彻根及子根脱落后痕迹 断面多角状形成层环纹 附子盐附子 圆锥形 灰黑色 被盐霜黄连 味连 多分支 形如鸡爪 髓部有的中空 味极苦 雅连 多单支 过桥长 云连 多单支 弯曲成钩状 较细小 防己 车轮纹 形似猪大肠 气微
2、 味苦甘草 菊花心 味甜而特殊 黄芪 1断面皮部白色 木部黄色-金井玉栏 2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菊花心3 味甜 嚼之有豆腥气人参 芦长碗密枣核艼 紧皮细纹珍珠须 1灰黄色 2稀疏断续的粗横纹 3须根上有细小疣状突起(珍珠点)4不定根(艼)5稀疏的凹窝状痉痕(芦碗) 断面粉性 形成层环纹棕黄色 皮部棕黄色点状树脂道及放射状纹理伪品 商陆的根 华山参个根三七 主根“三七”, 支根 筋条 根茎-剪口 须根-绒根铜皮铁骨狮子头生地黄 表面灰黑色或灰棕色 极皱缩 断面灰黑色、棕黑色或乌黑色 ,有光泽。 具粘性。党参 狮子盘头白术 1不规则团块状 2顶端茎基和牙痕习成白术腿 2下端膨大的瘤状突起-云头苍术
3、 “朱砂点+起霜”川贝母 松贝 怀中抱月 青贝 开口笑 (也称观音合掌)炉贝 鳞茎长圆锥形 白色形似馬齿者为北路货-白炉贝 色黄白而有深黄色斑点,形成虎皮纹者称虎皮贝(记忆 青松炉 笑月馬虎)山药 毛山药 略呈圆柱形 嚼之发粘。光山药 圆柱形 两端平齐 全体洁白 粉性足。天麻 鹦哥嘴 红小辫 肚脐眼 冬麻 质地坚实沉重 有鹦哥嘴 断面明亮 无空心春麻 质地轻泡 有残留茎基 断面晦暗 有空心大血藤 断面皮部红棕色 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 木部黄白色 射线呈放射状排列鸡血藤 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 红棕色 或黑棕色 与木部相间排列呈数个同心性椭圆形环或偏心性半圆形环。 降香 表面紫红色或红褐色 入水下沉
4、 火烧有黑烟及油冒出 残留白色灰烬 气微香味微苦沉香 不规则状 可见黑褐色树脂与黄白色木部相同的斑纹 表面多成朽木状 质坚实 断面刺状 气芳香 燃烧时有油冒出 并有浓烟 粉末呈淡棕色 。 厚朴 质坚硬不易折断 断面颗粒性 有油性 有的可见多数小亮星。 肉桂 内表面红棕色 有细纵纹 划之显油痕 易折断 断面不平坦 外层棕色而粗糙 内层红棕色而油润 两层中间有一条黄棕色线纹 清香浓烈 味甜 辣 杜仲 断面有细密 银白色 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番泻叶 狭叶番泻叶 卵状披针形至线形披针形 尖叶番泻叶呈广披针形或长卵圆形 辛夷 望春花 呈长卵圆形,似毛笔头 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光泽的长茸毛 气芳香
5、味辛 凉而稍苦 金银花 呈棒状 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 密被短柔毛 雄蕊5 雌蕊1 气清香 味微苦 款冬花 长圆棒状 2-3个基部连生 ,习称“连三朵” 外面被有鱼鳞状苞片 苞片内被表面密被白色絮状茸毛 嚼之呈棉絮状西红花 为弯曲的细线形 3分支 下端有时残留一小段黄色的花柱 柱头呈喇叭状 浸入水中 可见橙黄色成直线下降 并逐渐扩散 水被染成黄色 ,无沉淀。马钱子 纽扣状 常一面隆起 一面凹下 表面密被灰棕色或灰绿色绒毛 边缘有突起的珠孔 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圆点状种脐 。冬虫夏草 虫体似蚕 深黄色至深棕色 有20-30条环纹 近头部环纹较细 头部为红棕色 足8对 中部4对明显 质脆 易折断 断面略平
6、坦 上部稍膨大 质柔韧 断面类白色 气微腥 味微苦。血竭 四方形或不定形块状 铁黑色或黑红色 常附有因摩擦而产生的红粉 研成粉末血红色 用火点燃冒烟呛鼻 有苯甲酸样香气 气微 味淡 蕲蛇 翘鼻头 方胜纹 连珠斑 佛指甲 麝香 毛壳麝香 内含颗粒状及粉末状的麝香仁和少量细毛及脱落的内层膜 习称“银皮 或 云皮” 麝香仁 习称“当门子”鹿茸 花鹿茸 有一个分支 习称“二杠” 主支大挺 具锯口1CM分出侧支 门庄 具三个分支三岔 表面密生红黄色细绒毛 馬鹿茸 一个分支单门 两个分支莲花 三个-三岔 四个-四岔 或更多 鹿茸尖部切片-习称“血片或蜡片” 中上部切片-蛋黄片 下部切片老角片羚羊角 血丝
7、乌云盖顶 手可握(握之合把) 羚羊塞 骨塞 通天眼朱砂 珠宝砂 镜面砂 豆瓣砂 水飞朱砂雄黄 条痕淡橘红色 晶面有金刚石样光泽 断面贝壳状 暗红色 具树脂样光泽 燃烧时易成紫红色液体 并生成黄白色烟 有强烈蒜臭气。 中药鉴定学考试要点横向总结一、药材性状“习称”1.“云锦花纹”何首乌 2.“罗盘纹”商陆3.“沙眼”“珍珠盘”银柴胡 4.“车轮纹”防己5.“菊花心”甘草、黄芪 6.“疙瘩丁”白芷7.“朱砂点”羌活苍术 8.“蚯蚓头”防风9.“狮子盘头”党参 10.“金包头”知母11.“鹦哥嘴”“红小辫”天麻 12.“过桥”黄连13.“起霜”茅苍术 14.“火炬头”,“连三朵”款冬花15.“钉头”
8、赭石 16.“怀中抱月”松贝17.“通天眼”羚羊角 18.“铁线纹”“珍珠疙瘩”山参19.“马牙柱”合成朱砂 20.“乌金衣”“挂甲”牛黄21.“虎牙”砍茸 22.“莲花”马鹿茸23.“血片”“蛋黄片”鹿茸饮片 24.“当门子”麝香25、虎皮斑(炉贝川贝母) 26、大挺、捻头鹿茸27:翘鼻头、方胜文、连珠斑、佛指甲斳蛇发汗:指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积起来发热,使其 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 泛油: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 样的物。 车论纹:指广防己等药材横切面的木部有放射状纹理,形如“车论纹
9、” 星点:指大黄根茎髓部环列或散在的异常维管束。 云锦花纹:指何首乌皮部的异常维管束,横切面如云朵状的花纹。 罗盘纹:商陆的异常维管束,横切面排列数个同心环列的纹理,形似罗盘纹 菊花心:指根或根茎的横切面的中心部位具有类似菊花瓣状的放射性纹理。如当归、 白芍、党参。 过桥:黄连的节间长而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 金井玉栏:指药材横切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如党参、黄芪、板蓝根 珍珠疙瘩:指人参须根上的疣状突起 狮子盘头:党参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芽痕的顶端呈凹下圆点状, 习称狮子盘头 铁线纹:人参表面具纵纹,上端有紧密而深陷的环状横纹,习称“铁线纹” 油头:指药材根头有黑色发粘
10、的胶状物,习称油头。 起霜:指茅苍术等药材断面暴露在空气中,常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习称起霜。 怀中包月:指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马牙嘴:指炉贝外面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端开裂而略尖,开口习称马牙嘴。 虎皮斑:指炉贝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有的具棕色斑点,习称虎皮斑。 鹦哥嘴:天麻顶端具红棕色干枯芽胞,习称鹦哥嘴或红小辫。 凹肚脐:天麻末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留下的圆脐形疤痕,习称凹肚脐。 连三朵:款冬花单生2-3个基部花序连在一起,习称连三朵。 镶嵌细胞:指伞形科药材的内表面上可见5到8个狭长的薄壁细胞个群以斜角相连 成镶嵌状。 错入组织:槟榔种皮内层与外胚乳的
11、折合层常不规则地插入到内胚乳中,形成错如 组织 白颈:地龙第14-16环为生殖带,习称白颈。 翘鼻子:蘄蛇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习称翘鼻子。 方胜纹:蘄蛇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 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习称方胜纹。 连珠斑:蘄蛇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习称. 佛指甲:蘄蛇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1枚,习称佛指甲。 剑脊:乌梢蛇脊部高耸成屋脊状 单门/莲花/三岔/四岔:马鹿茸中分枝较多,侧枝1个者习称“单门”,两个者习称 “莲花”,三个者习称“三岔”,四个者习称“四岔”。 乌金衣:牛黄表
12、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 挂甲:牛黄加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习称“挂甲”。 通天眼:羚羊角角的下半段成空筒状,全角呈半透明,对光透视,无骨塞部分的中 心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 珍珠盘:银柴胡根头部有多数密集的疣状突起的芽苞或茎的残基,习称珍珠盘 砂眼:银柴胡根有扭曲的纵皱纹及支根痕,多具孔穴或盘状小凹坑,习称砂眼 骨塞:羚羊角基部锯口面类圆形,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习称骨塞。 蝴蝶片:指川芎根茎的纵切面成不整齐的片块,形似蝴蝶。 朱砂点:指茅苍术,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点状油室,习 朱砂点。 当门子:麝香仁中质软油润
13、疏松颗粒状者称为“当门子” 白颈:地龙第1416环生殖带,习称白颈。 蚯蚓头:防风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 二、药材性状特征1.叶柄残基断面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绵马贯众)2.有“星点”(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大黄)3.断面可见黄白色小点(异常维管束)断续列成2-4轮同心环(牛膝,川牛膝)4.断面可见大理石样花纹(槟榔)5.药材表面常见发亮的结晶牡丹皮厚朴6.断面有银白色胶丝杜仲7.形似毛笔头辛夷蕲蛇中的名词: 栖息于丘陵或林木繁茂的山区,阴湿地,常将身体盘着,因此蕲蛇俗称“棋盘蛇”。 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翘起,习称“翘鼻头”。 背部红棕色,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
14、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形成一系列连贯相接的斜方纹,习称“方胜纹”。 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多数类圆形的黑斑,习称“连珠斑”。 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角质鳞片1枚,习称“佛指甲”。 【翘鼻子】蕲蛇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习称翘鼻子【发汗】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 【地道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
15、,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 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 【菊花心】指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形似菊花。 【车轮纹】指根或茎类药材横切面上维管束与较宽的射线相间排列成稀疏整齐的放射状纹理,状如木制车轮,如木通等。 【云锦花纹】何首乌横切面皮部环列个类圆形异型复合维管束,如同散列的云朵状花纹。 【金井玉栏】又称金心玉栏。指根类药材的横断面外围白,内心黄,中间有一棕色的形成层环,俗称金井玉栏,如黄芪。 【芦碗】指草本植物药材根茎部分每年地上茎枯死后留下的凹窝状茎痕,因中心凹陷似碗形而习称芦碗,如山参。 【油头】指川木香药材根头部黑色发粘的胶
16、状物。 【怀中抱月】指松贝的外层鳞叶2瓣,大瓣紧抱小瓣,未抱合的部分呈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狮子盘头】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呈凹下的圆点。 【鹦哥嘴】天麻顶端具有红棕色干枯芽孢,习称鹦哥嘴或红小辫【蚯蚓头】指药材的根头部由叶柄脱落后留下的明显密集的横向环纹,因似虹蝴的头颈部而习称虹划头,如防风等。 【吐脂(起霜)】指苍术饮片暴露稍久后,析出的结晶,因呈毛状,色白如脂霜,而称吐脂或起霜。 【星点】指大黄根茎横切面中髓部具有的异形维管束,其内侧为韧皮部,外侧为木质部,射线呈星芒状射出。 【鹦哥嘴】天麻(冬麻)顶端具红棕色芽苞,习称“鹦哥嘴”。【过桥杆】黄连根茎中段常有细长圆
17、柱状的节间,光滑,习称“过桥杆”。 【金包头】药材根头部一端残留淡黄色的叶基,习称“金包头”如知母。 【钉角】生川乌顶端周围有锥状隆起的支根,习称“钉角”。 【罗盘纹】特指商陆根横切面由于三生构造形成的同心性多环维管束,干燥后木质部隆起,韧皮部凹馅,呈多个凹凸不平的环层,形似罗盘。 【竹节环纹】天麻表面有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多轮横环纹。 【鸡肠风】巴戟天药材外皮横向断裂而露出木心具形似病鸡之肠。 【过桥】指黄连根茎部分细长的节间,如桥悬两岸,又称“过江枝”、“蚂蜂腰”。【凹肚脐(肚脐眼)】指天麻底部圆脐状的凹疤痕,是自母麻脱落后留下的疤痕。【白颈】指蚯蚓头部第1416环节,颜色呈黄白,为生殖环带
18、。【方胜纹】指在蕲蛇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大斑纹1724个,其斑纹顶端在背中线上相接,形似古代书生的方胜帽形状。【连珠斑】专指蕲蛇白色腹部上杂有多数黑色类圆形斑点,又称“念珠斑”。【佛指甲】指蕲蛇尾部渐细,末端呈扁三角形,角质而硬,形如佛之指甲。【挂甲】是指牛黄少许和以清水,涂于指甲上能染成黄色,持久不褪,并有清凉感透入指甲内。又称“透甲”。【通天眼】专指羚羊角上部无角塞,中空。对光透视,上半段可见一条细孔道直通角尖。【二杠、大挺、门庄、三岔】梅花鹿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离锯口约1cm处分出的侧枝,习称“门庄”,具二个分枝者习称“三岔”。【条痕】指矿物在白
19、色无釉瓷板上划刻时所留下的痕迹。 3.“珍珠盘”银柴胡6.“疙瘩丁”白芷7.“朱砂点”羌活,苍术8.“蚯蚓头”防风9.“狮子盘头”党参10.“金包头”知母11.“鹦哥嘴”“红小辫”天麻14.“火炬头”,“连三朵”款冬花15.“钉头”赭18.“铁线纹”“珍珠疙瘩”山参19.“马牙柱”合成朱砂20.“乌金衣”“挂甲”牛黄21.“虎牙”砍茸22.“莲花”马鹿茸23.“血片”“蛋黄片”鹿茸饮片24.“当门子”麝香54个重点药四大鉴定总结:大黄 天麻 何首乌 黄连 甘草 麦冬 麻黄 薄荷 川乌 白芍 黄芪 人参川贝母 金银花 红花 小茴香 穿心莲 细辛 牛膝 商陆 附子 赤芍 延胡索 葛根 白芷当归 川
20、芎 黄芩 地黄 桔梗 党参 白术 苍术 半夏 浙贝母 沉香 钩藤 牡丹皮 厚朴肉桂 杜仲 关黄柏 番泻叶 丁香 洋金花 五味子 苦杏仁 陈皮 马钱子 槟榔 砂仁 广藿香 秦皮 【大黄】为蓼科植物的干燥根及根茎 (1)类圆柱形、圆锥形或块片状(2)黄棕色至红棕色(3)去皮者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4)质坚实,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5)横切面根茎髓部较大,有星点(异常维管束)(6)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根茎横切面:为具髓部维管束的异常构造。髓部宽广,有异常维管束,每个异常维管束形成层呈环状,外侧为木质部,内部为韧皮部,射线呈星状射出,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大型草酸钙簇晶。粉末
21、:草酸钙簇晶多大,淀粉粒单粒呈圆球形,脐点大多呈星状。导管多为网纹,非木化。(1)粉末的稀乙醇浸出液,显棕色至棕红色荧光。(2)粉末微量升华后,可见黄色菱状针晶或羽状结晶。(3)饮片置紫外光灯下,不得显持久的亮蓝紫色荧光。【天麻】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呈长椭圆形,一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习称“鹦哥嘴”或“红小辫”,或为残留茎基;另一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痛。具环节,有点状突起(潜伏芽)排列而成的多轮横环纹。质坚实,半透明,断面较平坦,角质样。气特异,味甘、微辛。以质地坚实沉重、有鹦哥嘴、断面明亮、无空心者为“冬麻”,质佳;质地轻泡、有残留茎基、断面色晦暗、空心者为“春麻”,质次。块茎横切面
22、:表皮组织,有数列细胞壁稍增厚,中柱内维管束散在,周韧型或外韧型。薄壁细胞中含有多糖类团块状物,遇碘液显暗棕色,有的薄壁细胞内含草酸钙针晶束。粉末:厚壁细胞,草酸钙针晶散,有螺纹、网纹及环纺导管。薄壁细胞含粘液质及卵形或长椭圆形的颗粒状物质。加碘液显棕色或淡棕紫色。(1)粉末加水浸渍,滤液加碘试液,显紫红色至酒红色。(2)粉末乙醇浸液加硝酸汞试液,加热,溶液显玫瑰红色,并发生黄色沉淀 。【何首乌】 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1)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2)红棕色或红褐色,皮孔横长(3)质坚实而重,不易折断(4)切断面皮部散列“云锦状花纹”(异常维管束)(5)气微,味微苦涩。块根横切面,在木栓层
23、的内方和韧皮部的外侧组织中有异常维管束,薄壁细胞含有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粉末微量升华后得黄色柱状或针簇状结晶,遇碱液显红色。【黄连】毛茛科黄连属3种植物的根茎味连:(1)多分枝,聚成簇,形如鸡爪(2)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部分节间平滑,习称“过桥”(3)皮部暗棕色或橙红色,木部金黄色(4)中央髓部红棕色(5)气微,味极苦。雅连:多单枝,“过桥”较长 云连:多单枝,较细小,有“过桥”。味连根茎横切面,木栓层,皮层较宽,有石细胞散在,中柱鞘纤维束木化,或伴有石细胞,维管束外韧型,断续环列,髓部均为薄壁组织,无石细胞,雅连与味连相似,但髓部有多数石细胞群。云连的皮层、中柱鞘及髓部均无石细胞。,粉末: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 鉴定 性状 重点 归纳 3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