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预习的重要意义及方法(共5页).doc
《小学数学预习的重要意义及方法(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预习的重要意义及方法(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小学数学预习的重要意义及方法一、预习的重要意义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但问题与疑点不是由教师强加给学生的,学生学习中的疑点与问题是由其认知结构决定的。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新旧认知结构的矛盾冲突,是自然形成的。通过预习能够展开学生思维,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其运用数学的能力,并能自然形成课堂教学中的疑点与问题,使学生听课有的放矢,真正给“学为主体”、“因材施教”等提供可能与机会,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能力。 (一)通过预习,可以使听课获得主动 预习与否对听课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课前不预习,对所学内容不了解,对授课内容的疑点、难点、重点,心中无数,同时,缺乏接受
2、新知识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听课时就难以同老师的思维同步,甚至会感到混混沌沌,似懂非懂,一知半解。如果课前进行充分预习,学生就会对知识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缩短了与教材知识、技能要求之间的距离,而且在预习中可以发现问题找到重点、难点,为课堂上的学习铺平了道路,这样就使得听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从而获得主动。 (二)通过预习,可以提高自学能力 预习是一个独立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预习是自己独立地由未知到已知的进军。在老师讲课之前学生通过预习,经过独立思考,对知识就有了自己的认识。这样,在听讲的过程中,就会检验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就会发现老师对同一内容的不同理解。从而
3、更好地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对知识有全面的理解长期坚持预习,就会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三)通过预习,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学习就会枯燥无味,难以坚持。预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独立地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通过这种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浓厚兴趣,有助于学生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好的学习效果反过来又会增强我们的学习自信心,强化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大增加学习的积极性。 三、预习的基本要求 (一)明确预习目的 有的同学认为预习没有必要,反正上课老师都要讲,只要上课认真听就行,预习是浪费时间;有的认为预习是为了应
4、付老师上课的提问、检查;有的同学虽然意识到预习的必要性,但认为预习只是看一看课本,浮光掠影,见难而退,不下真功夫,认为反正老师总是要讲的,把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这些想法都是不对的,也不会取得好的预习效果。为此,教师就要明确预习的目的任务与具体方法,使学生充分认识预习的重要性,并认真对待。“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预习就是寻疑的过程,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不一定要花很大力气去解决,发现问题是预习的关键所在。在预习中遇到一个新的公式或者规律时,要量力而行,自己想一想,这个规律自己有多大把握推导并掌握。在不影响整体预习进度的情况下,可以尝试一下。通过充分预习,一定会有许多收获和疑问,
5、要及时记录下来,如果不随时记录下来,很有可能在上课前就忘记了一部分,这样效果就不佳。,因此学生在发现问题时,要养成做好记录的好习惯,适当做学习笔记,笔记不求多,但求实效;时间充足,可以细致些,时间少,就粗略一些。如例题下面的提示语、“想一想”、虚线框里的算理说明和方框里的结论等等,都蕴含着问题,提醒学生去寻找。 (二)科学安排时间 因为预习过程自身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即学期前预习阶段预习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预习的主要内容所在,但同时应该抓好阶段预习和学期前预习。学期前预习一般是在开学前对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预习,这种预习有助干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了解。阶段预习是在新的单元开始之前,对将要学习的
6、知识进行预习,这种预习有助于学生对某一单元有一个具体了解,使自己知道将要接触哪些知识,明确这些知识的难度,分配课前预习的时间。为了提高时间利用率和预习的效果,要求学生明确三种预习的相互联系,相互统一,只有注意到各种预习的系统性,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忙而有序,从而保证课堂学习的顺利进行,提高学习效率。当然最基本的是做好课前预习,要求每天新课前进行必要的预习,预习的时间可以为新授课的前一天晚上,或当天作业完成之后,但要保证数学预习的基本时间,特别是要保证重点知识和难度较大知识的预习时间。学生要学会自己制定预习的计划,自觉检查计划的完成率。 (三)要按照学科特点进行预习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即使
7、同一学科,不同的内容,其特点也不相同。就数学学科,一般分为基础课、练习课、复习课,这三种课型预习的方法各有特色。在预习基础知识课时,重点应放在概念、定理、性质、公式等具体内容的理解是;练习课则应放在习题运用了哪些知识点和解题的思路与方法上;复习课则应重在知识的归纳总结与实践的综合应用上。只有把握住三种不同类型课的预习,才能使所学的知识做到有的放矢。 四、提高预习效果的实践策略 从心理学观点看,预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向的、主动的智力活动,可以较大地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使其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这样获得的知识记忆牢、效果好。课前预习给学生提供了自学与独立思考的任务与机会。如何提高数学预习的效率,加强
8、预习指导是前提,运用科学的预习方法是关键,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重点 (一)加强预习指导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 学生的预习的方向性是否正确,自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由于受到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限制,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偏差。对于数学预习的方法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并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习数学的方法,让学生真正领会并逐步完善学习数学的方法,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激发好奇学生要学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能促进人充分发挥智力用,能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激发人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好奇心能激发求知的欲望,求知欲比知识
9、更重要、更宝贵,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驱力,兴趣往往是创造的先导。如:教“能被2 、3 、5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之前的预习,教师可以给出一个思考题,不论那一位同学随便说出一个多位数,有种方法可以一眼就看出能否被2 、3、5整除,这时学生跃跃欲试,教师告诉他们答案就在下节新课中,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在预习这节新课内容时尝试着找一找其中的奥秘。如果学生对预习认识不足,有应付思想或把数学预习当作是可有可无的任务时,教师应该静心、耐心对待这种现象,教师给出的预习提纲要力求做到可预见性、启迪性、合理性,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预习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环节。 2克服阻力学生能学 为了使学生养
10、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开始阶段,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限制,还缺乏自主学习的经验,可以将学生预习安排在课内,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这样才能保证预习时间与质量,有利于学生受集体制约,在集体的影响和带动下,形成预习的行为。在掌握了一定的预习方法后,逐渐减少课内预习的时间,使学生由被动预习过渡到主动自主预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教师不能因为学生不习惯预习而“心慈手软”用自己的讲授法代替学生的预习活动。在预习指导的实践中,不能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希望学生能短时间内掌握预习的方法,不顾各个年级、各个阶段学生的年龄、知识特点或“一刀切”,或盲目提高要求。这种作法,其愿望固然是好的,但它不符合循序渐进和发展性原则,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预习 重要意义 方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