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成反比例的量导学案(共4页).doc
《人教版六年级下成反比例的量导学案(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下成反比例的量导学案(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成反比例的量导学案 教学时间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过程与方法:经历反比例意义的探究过程,体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探究知识的乐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学习难点:利用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德育渗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板书设计:成反比例的量底面积高体积(一定)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如果其中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种量也随着缩小(或扩大)几倍,这两种量叫
2、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那么,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XYK(一定)教学反思: 导 学 过 程预习学案导学案个性化修改一、复习1.路程、时间和速度这三种量中:当速度一定时, 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当时间一定时, 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2. 正比例关系式用字母表示为 ,y随着x的扩大而( ),随着x的( )而( )。3. 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一看( ),二看( )。二、 自主探究学习探究一: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高度/cm302015105底面积/cm21015203060体积/cm3观察上表,填写
3、表格,并思考回答以下问题:表中的两种量是( )和( ),它们是两种( )。高度扩大,底面积( );高度缩小,底面积( )。每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都是( ),这个积表示( )。 高、底面积和体积,怎样用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 = ( )探究二:当我们换零钱时,我们会发现100元换成1元的要100张;换成2元的要50张;换成5元的要20张;换成10元的要10张 规律发现:面值扩大,所换张数反而 。面值缩小,所换张数反而 。( )和( )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是随着( )的变化而变化的。面值和所换张数相对应的两个数的( )总是一定的。即: (一定)思考:观察上两题,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种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六年级 反比例 量导学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