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材料表现教案设计(共13页).doc
《综合材料表现教案设计(共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材料表现教案设计(共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课 时 授 课 计 划授 课 日 期第十周第十一周第十二周第十三周第十四周班 级10设计环艺110设计环艺110设计环艺110设计环艺110设计环艺1课时量计划70学时实际70学时教 授 课 题(章、节)第一章、综合材料的教学目的及与立体构成的区别第二章、感知材料第三章、艺术与材料第四章、重视材料第五章、综合材料创作教学目的综合材料这门课是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教学需要和人才培养需要调整开设的一门新课程。它侧重于对学生发散性艺术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艺术规律技能的同时,获得思维上的解放,并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重点1、 各种材料的认识2、 同材料给人的视觉感受及心理
2、感受3、 材料在艺术中的应用4、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教学难点运用综合材料进行主题性创作课堂类型新课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时间安排第十周:第一章、综合材料的教学目的及与立体构成的区别。第二章、感知材料第十一周:第三章、艺术与材料。第四章、重视材料第十二周:第五章、综合材料创作第十三周:第五章、综合材料创作第十四周:第五章、综合材料创作 2012年 2月 27 日教 案 2012年 2月 27日综合材料表现教学目的:综合材料表现这门课是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教学需要和人才培养需要调整开设的一门新课程。它侧重于对学生发散性艺术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艺术规律技能的同时,获得思维上
3、的解放,并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重点:4、 各种材料的认识5、 同材料给人的视觉感受及心理感受6、 材料在艺术中的应用4、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教学难点:运用综合材料进行主题性创作教学内容:一、综合材料的教学目的以及与立体构成的区别综合材料这门课是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教学需要和人才培养需要调整开设的一门新课程。它侧重于对学生发散性艺术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艺术规律技能的同时,获得思维的解放,并充分挖掘学生创造能力。它与立体构成的区别:立体构成是德国包豪斯学校现代工业设计课程的一部分,随着工业设计在20世纪的迅速发展而在全世界推广开来,它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成为设计专业的基础课。它的主要目的
4、是培养设计师由平面向立体、三维空间思维的转换能力,主要分为线材、面材及块材构成三大块,它更加侧重于一种循序渐进的、严谨理性的设计思维模式的培养。而综合材料这门课程更加侧重于对学生发散性艺术思维的培养。两者侧重点是不同的。二、感知材料1、什么是材料材料通俗的讲究就是人类用来制造产品和工具的物质。2、材料的分类材料的分类有两种分法第一种分类方法:历史分类法1980年前后,日本的材料学家岛村昭冶提出将材料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五个时代。第一代的天然材料;不对自然状态物质形状加以改变或只有少量加工而得到的材料,如石器时代的木、竹、皮毛、布、石头、骨质等。第二代的加工材料; 利用天然材料经不同程度的加工而得到
5、的材料。如纸张、水泥、陶瓷、青铜、铁、玻璃等。第三代的合成材料;利用化学合成方法将石油、天然气、煤等矿物资料加工制造而得到的一些新材料。如塑料、合成纤维、橡胶等。第四代的复合材料;利用有机、无机材料、以及金属等材料复合而成的材料。第五代的智能材料;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具有应变能力的材料,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代表了未来材料发展的方向。第二种分类方法:形态分类法材料的形态千变万化,按这些形态可以分为以下四种:颗粒材料:主要是指颗粒或粉末状的细小形状材料。线状材料:钢丝、钢管、塑料管、木条、绳子、线、竹条、藤条等。板状材料:包括金属板、木板、塑料板、布、皮革、玻璃板、纸板等。块状材料:木材、石块、
6、混凝土、石膏、等呈块状出现的材料。3、材料的感觉特征不同的材料总是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材料的感觉特性又称为材料质感,是人的感觉系统因生理刺激对材料做出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是人通过知觉系统从材料表面特征得出的信息及对材料产生的综合印象。因此材料的感觉特性包括两个基本属性,即物理属性和心里属性。物理属性:材料的表面特征所传达给人的感觉系统的信息。主要包括色彩、激励、形态、质地等方面,这也是材料最为吸引人的方面,在作品的外形式感觉表现上主要是靠所选着材料的物理属性。心理属性:材料的物理属性及人对材料的固有认识投射到人的心里后所造成的人对材料的心里感受。如粗犷与细腻、温暖与冰冷、浑厚与单薄、沉重与轻巧、坚
7、硬与柔软,干涩与润滑、粗俗与典雅等基本感觉特性。下面我们将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物理美感以及给人带来的心理美感进行分析和阐述。材料的物理美感材料的物理美感主要体现在色彩、形态、质地、肌理等方面1、 材料的色彩美色彩是最富感性和冲击力的视觉元素,但色彩必须依附于材料这个载体,同时色彩又有衬托材料质感的作用。材料色彩可以分为自然色彩(如木材的自然纹理、树皮的自然色彩)和人工色彩(图片),并且色彩又有固有的心理属性,它可以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同时具有象征性,充分认识和发现色彩的这些属性对于材料艺术创作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例如红色可以使人兴奋,给人以活泼、激动、温暖的心理感受。蓝色、绿色恰恰相反,给人安静的
8、感觉,当然,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色彩的感觉也是不同的。不同的色彩还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如黄色在古代代表着权利、绿色象征着和平、白色象征着神圣等。2、 材料的质地美材料的质地主要表现为材料的软硬、冷暖、轻重、干湿、和粗细等等。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其所表现出来的质地美肯定也有所不同。比如一般木材给人的质地感觉是纹理明晰的、光泽含蓄质朴的、具有温暖感的形象,而不锈钢给人的感觉则是质地冰冷的、表面有强烈反光的材料。同时未经人类加工的天然材料质地和已经被加工过的人工材料质地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如一块天然的大理石的质地感觉是粗糙的、拙烁的,而经过切割、打磨、抛光之后的大理石则与天然石材之间显现出不同
9、的质地美感,这种天然质地与人工质地之间的对比关系处理在具体的艺术创作中也是十分重要的。3、 材料的肌理美肌理是指造型材料的表面组织结构、形态和纹理等所传递的审美体验,可以在视觉或触觉上感受到的一种表面材质效果。肌理是不同材料质感的最主要特征,任何材料表面都有其特定的肌理形态,不同的肌理具有不同的审美品格和个性,会对人的心理反应产生不同的影响,有的材料表面肌理粗糙、厚重、具有杂乱的纹理。有的表面肌理则光滑而轻盈,即使是同种材料,不同的加工方法和艺术处理方法也会产生不同的肌理变化,这些肌理变化是艺术创作中材料对比关系获取的重要手段。材料肌理可以分为天然肌理和人工肌理。(图)4、 材料的光泽美光线是
10、造就各种材料美的先决条件,材料离开了光,就不能充分显示出自身的美感,不同的材料表面可以通过对光的折射强度、角度和色彩产生影响而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从而使人通过视觉感受获得心理、生理方面的反应,引起某种情感,产生某种联想从而形成审美体验。通过对不同材料表面的不同加工与处理可以产生丰富多彩的光泽美感,细密而光亮的材料表面,反光强,给人以轻快、活泼和冰冷的视觉感受,平滑而亚光的质面,由于反射弱,给人的感觉会含蓄而安静,粗糙而无光的质面则使人感觉笨重而沉稳。材料的反光特征可将材料分为透光材料和反光材料。透光材料给人轻盈、明快、开阔的感觉。反光材料自身并不反光,它主要依靠自身光滑的表面来反映周围的物象。
11、如金属抛光面、抛光大理石、釉面砖等。这些材料在雕塑艺术及产品设计中广泛应用。材料的心理美感材料的心理美感是指材料的物理美感投射到人心里时所产生的情感意识和印象,材料的心理美感与材料本身的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不同的材料呈现着不同的感觉特征。各种材料所呈现的感觉特性如下:木材是自然、亲切、协调、手工、温暖、感性的。金属是人造、坚硬、沉重、光滑、理性、现代、科技、冷漠的。玻璃是明亮、光滑、干净、精致、自由、高雅的。塑料是人造、轻巧、细腻、艳丽、优雅、理性的。陶瓷是高雅、明亮、整齐、精致的。皮革是柔然、感性、手工、厚重、温暖的。以上是人们对材料的通常感觉特性,而不同的成型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也会使同一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 材料 表现 教案设计 1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