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事业单位薪酬管理与薪酬激励(共3页).doc
《浅论事业单位薪酬管理与薪酬激励(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事业单位薪酬管理与薪酬激励(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论文关健词:薪酬薪酬管理激励功能 论文摘要:一个单位的薪酬管理方式对于吸引和留住人才,鼓舞职工士气,提高单位的竞争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从薪酬的激励功能入手,剖析了事业单位现行的薪酬机制存在的缺陷,并通过学校这一范例进一步指出了在事业单位推行薪酬管理创新,发挥薪酬激励效应的可行性。 薪酬管理是维系单位与职工关系存在的前提。薪酬管理对吸引和留住人才,提升职工士气,提高单位的竞争力等,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薪酬的激励功能 首先,具有激励作用的薪酬制度可以保证学校具有竞争性,能够吸引优秀的、符合学校所需的人才;其次,对职工的薪酬激励可以留住职工,提高职工工作的士
2、气,为学校创造更大的价值;最后,通过薪酬激励,将学校短、中、长期经济利益相结合,促进学校的利益和职工的利益。学校的发展目标与职工的发展目标相一致,从而促进学校与职工结成利益共同体关系,最终达到双赢。 “激励”功能是薪酬管理的核心功能,是薪酬管理的最主要目标。薪酬激励就是通过影响职工个人需要的实现来提高他们工作积极性,引导他们在学校经营中的行为。 薪酬管理就是通过影响职工物质需求的实现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引导他们在学校经营中的行为。这种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让职工得到更多的报酬,就是奖励那些符合学校正常运转和发展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进一步加强,从而有利于学校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是减少职
3、工的报酬。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学校正常运转和发展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直到消失,从而保证学校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 薪酬管理的激励功能并非单纯的提高所有职工的满意度,进而提高所有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而实际上,激励是通过提高部分员工(即行为与学校目标一致的职工群体)的满意度,来达到“提高所有职工工作积极性”这个最终目标。在激励的过程中,始终是部分职工的满意度得到增强,部分职工的满意度会减弱。而提高所有职工的满意度只是个理想的状态,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因为不可能所有职工的行为都与学校目标一致。当职工行为与学校目标发生偏差时,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就会以调节其薪酬的方式来发挥纠偏的功能。 二、现行分配制度
4、缺乏薪酬的激励功能 事业单位现行的全国高度统一的工资制度,难以体现不同性质、不同职能、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特点,其弊端日益显现: 首先,事业单位的工资增长与调整,是由国家根据财政状况、国民经济发展统一进行,由政府人事部门统一制定分配模式并须经逐级审核批准。这种高度集中统一具有刚性的工资制度、工资标准、工资政策使事业单位自身的工资水平、工资总量与社会服务质量、社会信誉以及经济效益相脱节。缺乏激励机制,缺乏自主分配的权力,没有利益趋动力。职工继续在单位端“铁饭碗”,干好干坏、干多干少、干与不干都一样,难以调动单位和职工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其次,事业单位的工资确定偏重于职务、职称和资历,对岗位的绩效因
5、素没有充分体现,事实上成为了一种身份工资。有职务与无职务,高级职称与初级职称,不论操作水平、实际能力和工作绩效,只能按照所规定的工资等级取得相应的酬金。贡献与报酬之间缺乏平衡,抑制了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 再次,薪酬与职位基本成同级对应关系,浮动范围狭窄。以2003年12月事业单位工资标准为例,比如:经、统、会(经济、统计、会计系列)专业人员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标准:高级职称的工资标准设有一至十七档,每档的平均级差为52元;中级职称的工资标准设有一至十六档,每档的平均级差为35元;职员职务等级工资标准,三级职员的(处级)一至十三档,每档的平均级差为49元;四级职员的(科级)一至十五档,每档的平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事业单位 薪酬 管理 激励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