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题最新版(共29页).doc
《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题最新版(共2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题最新版(共29页).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题第一单元:听话的电磁铁一.填空1、利用电流产生磁性的装置叫电磁铁。2、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通电的导线能吸引小磁针。他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小磁针,小磁针就会发生偏转,断开电源后小磁针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说明电流能产生磁。他是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关系的科学家。3、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的。4、制作电磁铁需要的材料有导线、电池、铁钉。5、电磁铁的基本性质是,通电时,产生磁性,切断电源,磁性消失。6、串联在电路中电池的节数越多、线圈的圈数越多、铁芯越粗、电磁铁的磁力越强。7、实验证明:改变电流强弱、线圈圈数、铁芯粗细都可以改
2、变电磁铁的磁力。8、电磁铁也有南极和北极,它的磁极是可以改变的。9、线圈的缠绕方向改变后,电磁铁的磁极就会发生变化。10、电磁铁的磁极的变化与线圈的缠绕方向、电池的正负极有关。11、电磁铁与磁铁相比的优点是磁极方向和磁力大小可以改变。12、高速、平稳、安全的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电磁铁的作用,使车身悬浮在铁轨上,是21世纪人类理想的交通工具。 13、我国上海的磁悬浮列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线路。美国正在研究设计的真空磁悬浮列车又称为“行星列车”,最高时速为2.25万千米,是音速的近20倍。14. 制定研究计划要思考实验方法,需要的材料,实验步骤等等15. 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北的一端
3、叫北极,用“N”表示;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二.选择1、电磁铁是利用()产生磁性的装置。A 、磁铁B、铁钉、电流2、在通电条件下具有磁性的装置叫做()A、磁铁B、电磁铁3、下列()替代电磁铁中的铁钉后,不能吸住回形针。A、铜棒B、钢棒C、木棒D、铝棒4、制作电磁铁时,应将线圈()绕在铁芯上。A 、按照相同的方向B、按照不同的方向5、用()可以加大电磁铁的磁力A、增加线圈的圈数 B、改变线圈的绕向C、加大电流D、调换线圈与电池正负极的连接6、下面不能改变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做法是()A、减少线圈匝数B、增加串联电池数C、既增加线圈匝数,又增加串联电池数D、既改变线圈绕向,又改变导线两段与电
4、池正负极的接触7、电池数目相同,线圈缠绕匝数多的电磁铁磁力()线圈缠绕匝数少电磁铁A、大于B、等于C、小于8、线圈缠绕匝数相同,串联两节电池的电磁铁的磁力()一节电池的电磁铁的磁力A、大于B、等于C、小于9、制作电磁铁时,同是钉子帽或钉子尖的一端,磁极有时会不同,可能是()A、线圈两端连接电池正负极的不同 B、线圈的圈数不同C、线圈的绕向不同D、电池的节数10、电磁铁也有() A、南极B、北极C、阳极D、阴极E、正极F、负极11、可以利用()来检验电磁铁的两极。A、磁铁B、指南针C、铁块12、有的电磁铁吸起的铁片多,有的电磁铁吸起的铁片少,这说明电磁铁的()是不同的。、南北极方向、磁力大小13
5、、电磁铁能控制磁性的()和()。A、有无B、大小C、强弱D、方向14、在()里应用了电磁铁A电铃 B电动机C电磁起重机 D电磁门锁 E电视机F磁悬浮列车 G电话机 H收音机J电报机15、下列电器中没有应用电磁铁的是() A、电炉B、电灯C、电话D、电熨斗 E、洗衣机三.判断1、一般要用有绝缘层的导线来绕制电磁铁的线圈。( )2、制作电磁铁时,把导线来回绕在大钉子上。( )3、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不可以改变。( )4、电磁铁的磁极方向可以改变。()5、我国上海的磁悬浮列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线路。( )6、 磁铁的磁极一般是固定的,电磁铁的磁极可以改变。( )7、当磁铁靠近通电电磁铁
6、的一端时,它们会相互排斥或相互吸引。()8、电磁铁和磁铁的性质是相同的。( )9、我们制作的电磁铁的南北极都相同。( )10、所有的电器都应用了电磁铁。( )11、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并同时改变电源的正负极,电磁铁的南北极不变。( )12.对比实验一般只能有一个条件不同。()四.问答、电磁铁与条形磁铁有那些异同点答:不同点:磁铁磁性永久,电磁铁通电有磁,断电无磁;磁铁南北极位置不可以改变,电磁铁、磁极可以改变;磁铁磁力大小不变,电磁铁磁力大小可以改变;磁铁使用简单,电磁铁使用较麻烦;磁铁没线圈,电磁铁有线圈;相同点: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2、请你谈谈电磁铁为什么听话?
7、答:电磁铁的磁极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可以改变。3、怎样才能改变电磁铁的磁力?答:可以增加串联电池的节数、增加线圈的匝数、使用更粗的铁钉的方法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4、小明制作了一个电磁铁,通电后,他用铁钉的钉帽一端接近指南针的南极,指南针被排斥,此时钉帽一端是什么极?答:此时钉帽一端是南极。5、电磁铁有什么用途?(答案略)6、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我们是根据什么道理找到南北极的?答:电磁铁有南北极。我们可以用小磁针来研究:电磁铁通电后的一端与小磁针的南极相吸引,另一端与小磁铁的北极相吸引,这就说明电磁铁也有南北极。根据的道理是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五、设计。 1、请设
8、计“超级”磁力电磁铁。2、组装电磁铁。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一、填空:1、日晷是测定时间的仪器,日晷又称为“日归”。它是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不断变化,地面上物体的影子也在相应的变化的规律制成的。2、日晷由晷针和晷面两部分组成。3、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变化的。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物体的影子的长度与位置和地面上的气温也随着而变化。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变化规律是:位置自西向东(西东),长度由长到短在到长(长短长)。5、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是:低高低。6、现存最早的日晷是秦汉时期的赤道日晷。最早在隋朝年间,中国就有了关于日晷的文字记载。7、影子方向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方向的变化相反。
9、8、人看太阳的视线与水平视线之间的角度叫做太阳高度。9、夜间出来活动的动物有蛾、蝙蝠、老鼠、猫头鹰等,白天活动的动物有狗、牛、羊、蝴蝶等。10、在白天开放的植物有太阳花、向日葵等,在晚上开花的植物有昙花等。11、有的动物适于白天活动,有的动物适于夜晚活动。大多数动物一般在白天活动。12、人们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13、公元2世纪,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认为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昼夜是由于太阳绕地球转动而形成的。14、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指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有公转和自传,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15、法国傅科用实验的方法证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后来人们把傅科实验的装
10、置叫做“傅科摆”。16、地球的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转动,自转一周的时间约是24小时。17、极圈以内的地区,每年总有一个时期太阳不落到地平线以下,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这种现象叫极昼,反之是极夜。18、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19、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寒冷是四季主要的特征。20、动物的行为和植物的形态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21、春耕秋收和四季的变化有关。22、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是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1533年,哥白尼完成了天体运行论的写作。推翻了“地心说”, 创立了“日心说”。他认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颗普通行星,自身又绕地轴自转。“
11、日心说”动摇了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23、地球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不停地运动,这个假想轴叫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24、地球公转是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自西向东运动。地球公转一周需要一年的时间。25、地球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一致,都是自东向西。无论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地轴的倾斜角度都不变。26、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27、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四季是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28、蝴蝶是昼出(白天)活动的昆虫蛾。蛾则是昼伏夜出(夜晚)活动的昆虫。29、植物在不同季节里的有不同状况,一般来讲: 百花齐放是春季,快速生长是夏季,硕果累累是秋季,植物休眠的冬季。30、
12、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同一地点受到太阳光的照射情况不同。31、春夏秋、冬称为四季。气候统计上,一般1月为最冷月,7月为最热月。公历3、4、5月份为春季。32、2月4日前后是立春,3月21日前后是春分,5月6日前后立夏, 6月22日前后是夏至,8月8日前后立秋,9月23日前后是秋分,11月8日前后立冬,12月22日前后冬至。 33、制定一个观察计划我们必须有观察目的,观察对象,观察方法,并做好观察记录。33、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形成的。34、我们平时看到星星、月亮自东向西运行、太阳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形成的。35、赤道没有四季变化,是因为阳光直射点一直在赤道附近移动,因
13、而赤道温度没有太大的变化。二、判断 1、同一地点,同一时间相同高度的物体的影子的长度相同,不同高度物体影子的长度不同。( )2、一天之中,同一物体的影长是相同的。()3、一天之中,同一物体的影子越长时气温越高。( )4、物体的影子总是在背着太阳的一面。()5、所有的植物都在白天开放,所有的动物都在白天活动,晚上休息。()6、人的活动,动植物的行为习性变化与昼夜变化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7、如果人为地改变昼夜的长短,生物的习性就会发生变化。( )8、创立“日心说”的科学家是哥白尼。()9、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自转。( )10、我们居住的地球是静止不动的。()11、人们春耕秋收,秋收冬藏是根据自然规
14、律进行生产的。()12、月季每月都开花,不受四季变化的影响。()13、树木发芽、长叶、落叶是树木的生命周期变化,与四季变化无关。()14、地球公转时,地轴总是倾斜的,而且方向不变。()15、夏至、冬至这两日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相等。()16、地球出现四季现象、极昼和极夜现象是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倾斜造成的。( )17、傅科摆利用了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证明了地球在自转。() 18、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是自转一周时间的30倍。( )19、北京与乌鲁木齐的相对位置关系是一个在东、另一个在西,所以, 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20、我国是夏天的时候,南半球正是冬天。()21、对地球气候产生影
15、响的原因并不是地球离太阳的远近距离,而是因为地轴的倾斜,地球上各地阳光照射角度不同,从而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三.选择1、古代利用日晷来测定()、年 、季节 、时间 、天气2、下列适于夜晚开放的话有()。A、太阳花B、昙花C、兰花3、下列现象中与昼夜有关的是()A、大雁迁徙B、树木发芽,草木枯萎C、猫头鹰捕食D、日出而作E、公鸡打鸣4、傅科摆可以证明()A、地球绕太阳转 B、地球在自转 C、地球绕太阳转,同时也在自转D、太阳绕地球转5、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6、傅科摆摆动时会发生()A、加速B、偏转C、减速7、下列城市中,最先迎
16、来黎明的是()A、北京B、杭州C、乌鲁木齐8、下列现象与四季变化有关的是()A、猫捉老鼠B、青蛙和蛇冬眠C、工人工作D、日落而息E、鸟吃虫子F、大雁南飞9、下列在春天开花的有()A、迎春花B、月季C、腊梅D、菊花10、下列不在秋天收获的农作物是() A、玉米B、大豆C、小麦D、水稻11、我国古代将一天分为()个时辰。A、6B、12C、2412、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个时区。A、6B、12C、2413、我国统一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时间作为标准的时间,称为()。A、 统一时间B 、北京时间C 、标准时间14、用小球代表地球、电筒代表太阳来研究昼夜交替现象,这种实验称为()。A、
17、对比实验B、代表实验C、模拟实验15、地球自转一周需要的时间是(A),地球公转一周需要的时间是( C )。A、1天B、 1个月C、1年16 、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A)。由于地球的公转,形成了( C )。A、昼夜现象 B、 日食现象C、四季现象17、下面能增加鸡的产蛋量的是(B) A、降低光照强度 B、延长光照时间 C、减少光照时间四、问答。1、简述日晷的构造,说说日晷是怎样测定时间的?答:日晷由晷针和晷面两部分组成。晷面是石制的,刻有刻度,倾斜的固定在石柱上。晷针是铁或铜的,安在晷面中心与晷面垂直。晷针的影子投在晷面上,并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移动。人们根据晷针影子在晷面上的位置来确定时间。
18、2、在一天之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答:早晨,影子指向西方;正午,影子指向正北;傍晚,影子指向东方。一天中,正午的影子最短,早晚影子都比较长。3、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与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度、气温的变化有什么关系?答:早晨和傍晚太阳高度小,物体影子长,周围气温高;正午太阳高度大,物体影子短,周围气温低。4、“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含义是什么?这句话适用于所有的生物吗?答:这句话是说人们白天出来耕作劳动,夜晚回去休息。这句话不适合所有的生物,因为还有一些动物白天休息,晚上活动。如刺猬、猫头鹰等。5、为什么地球上会有昼夜交替的现象?答:由于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自转,自转一周大约需24小时;又
19、因为地球是个球体,所以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那面就形成白昼,背着太阳的那面就形成黑夜,地球不停的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6、太阳东升西落是怎样形成的?答:由于地球每时每刻都在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自转,自转一周大约需24小时,所以一天当中,我们会看到太阳东升西落。7、四季变化时怎样形成的?答: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形成的,公转一周需1周年。第三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一、填空1、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软木片的结构是一个一个的“格子”。2、显微镜主要由两组透镜组成,一组是目镜,一组是物镜。3、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调节、观察与记录。4、细胞
20、是构成大多数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细胞一般用显微镜才能看到。5、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微生物的重要观察工具是显微镜。6、细胞不仅能在一定的范围内长大,还能通过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生物体从幼体到成年,之所以不断的长大,就是细胞生长和分裂的结果。7、食物放置一段时间就会发霉。食物变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8、食物发霉与温度和湿度有关。9、在温暖、潮湿环境下,食物更容易变质。10、1856年,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通过实验发现当把酒加温到55时,可杀死酒中的乳酸杆菌。后来,“巴斯德消毒法”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酿酒等食品工业中。11、大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湘教版 小学 科学 年级 下册 复习题 最新版 2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