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建议书(共17页).doc
《技术建议书(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建议书(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设 计 说 明一、 对招标项目及其建设条件的理解(一)项目所在区域的概况1、地理位置XX新区位于XX省XX市北部沿海,地处建设中的XX跨海大桥南岸东侧,距XX市城区约12公里。XX跨海大桥及南岸连接线的建设促使新区融入XX、XX、XX2小时的交通经济圈,新区作为XX跨海大桥的“桥头堡”,具有明显的区位地理优势。工业分区位于XX新区中部,其功能定位为“未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及XX大都市的工业生产综合基地”。工业分区东至XX、西至XX、南至XX江、北至XX横江,占地面积62.07平方公里。2、土地利用现状XX路市政工程位于XX新区工业分区中部,土地现状主要为围垦土地,少量为农
2、田和村庄房屋,用地条件比较好。已开发的土地主要分布于一期区块和五金工业区即八塘江以北、XX五路以东约12.7平方公里范围,二期区块(九塘至XX)平方公里正处于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建设的开发建设过程中。 XX路起点现状 XX路起始段现状 3、区块内路网规划概况工业区块内路网规划按照使用功能分为: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其中,交通性路网以“一横三纵”对外交通性主干路为骨架,配以“三横”区内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以“两横三纵”的景观性道路配以“七纵六横”的生活服务性道路,形成工业分区方格网状道路系统。拟建XX路为生活服务性道路。(二)沿线自然地理条件1、地貌地形拟建道路位于XX市XX新区内,毗邻XX。
3、地貌上属慈北平原、宁绍平原的一部分,属滨海冲积平原,主要为第四纪海相松散沉积地层,以亚粘土、亚砂土为主,地形较平坦,地面标高2.504.50米。道路建筑红线建筑物以民居为主,呈沿河或沿路分布;土地主要以旱地和水田为主。2、气象本区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最低一月份,平均气温约4.5,最高八月份,平均气温约28,极端最低气温可达-10,绝对最高气温短时可达39。区域内雨量充沛,平均降雨量为1300mm,降雨最多季节常在36月梅雨季节和79月台风期,平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风向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以西北风为主,夏季以东南风为主,春季以偏东、偏南
4、风为多见。平均风速约5米/秒,最大风速出现在台风期。3、工程地质概况工业分区属第四纪疏松浅海相沉积地层,地下约20米深度范围饱和粘质粉土为不液化土,软弱土层较厚,平均承载力为70120kpa。地下水埋藏较浅,稳定水位在地表以下0.01.2米之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全区工程地质条件除部分鱼塘外,大多地方尚好,适宜工程建设。4、水文及水文地质概况水文区块内河道一般为人工河道,常水位为2.23米,五十年一遇水位为3.92米。河道通过水闸和XX相连。水文地质场地内的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浅部粘性土层中的潜水和深部砂层中的弱承压水,浅部孔隙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稳定地下水位标高介于1.50米,根据以往采
5、取的水试样分析结果,综合判定:场地地下水对砼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中等腐蚀性。5、地震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 11-2001)附录A,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特征周期值为0.35s。据XX省工程地震研究所在附近工程的有关研究成果表明:本场地不具备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构造条件,处于地震活动相对较弱的地段内。(三)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1、筑路材料本工程所需的大量填方均由汽运宕渣填筑;建筑石料取自浒山镇的牛头山采石场;本工程所需的其它建筑材料均就近购买,经公路运至工地;钢材、水泥、沥青等材料可就近采购;
6、工程用电可就近解决。2、运输条件XX路(XX八路XX三路)市政工程东接XX三路(现状为路面宽12m的道路),西至规划XX八路。工程沿线南北向主要道路分别为已建XX五路和终点路面宽12m的现状道路,东西向道路主要为4+380终点的路面宽7m的水泥路。(四)对招标项目的理解1、项目功能定位本项目位于XX新区南部,其在“详规”中定性为生活服务性道路。根据“工可报告”,本项目远期为满足居民购物、社交等日常活动的需要提供交通出行。本次招标范围为北半幅机动车道。2、技术标准规划和“工可”定位XX路为城市级次干路,计算行车速度40km/h,道路红线宽36m,其技术标准详见下表: 主 要 技 术 标 准 表(
7、远期) 项 目单位远期指标值近期指标值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级城市次干道级计算行车速度km/h4040道路红线宽度m 3615路幅布置四幅单幅机动车道宽度27.5m7.5纵断面最小坡长m110110纵坡路面排水所需的最小值%0.30.3平交口控制值%22非机动车道控制值%2.5/竖曲线凸形一般最小半径m600600凹形一般最小半径m700700最小竖曲线长度m3535设计洪水频率1/501/50汽车荷载等级城A级城A级标准轴载机动车道BZZ-100KNBZZ-100KN非机动车道BZZ-60KN/道路排水设计重现期年1 1雨水管道最小纵坡%0.10.1 3、工程规模XX路道路全长6044.499m
8、,近期实施北半幅机动车道和必要的土路肩,近期红线宽度15m,远期为城市次干道II级,包括道路、桥梁、给水、排水、电信、道路照明、电力、绿化工程。根据“工可”投资估算,本项目第一部分工程建筑安装工程费为2273.9万元。二、设计工作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一)设计工作指导思想基于对XX新区工业分区的详细规划和XX路(XX八路XX三路)市政工程可行性报告的研究及对项目本身的建设条件的理解和认识,设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概括如下:1、按照“详规”确定的道路类别、红线宽度、横断面类型、控制标高、综合管网布置型式和与本工程相关的道路情况,结合开发区一期工程中的成功经验进行设计。2、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
9、效益。从提高开发区建设的综合效益出发,满足开发区市政道路整体功能要求,合理运用技术标准,提供优良的设计方案,并提高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3、结合道路沿线地貌、环境、相关道路和水利设施,使本工程的建设与周围的环境、相关工程协调统一。4、协调本道路近期建设和远期规划,做到近期设计充分兼顾远期建设的需要,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返工或浪费。(二)设计原则对于本项目,设计需把握和运用以下设计原则:1、平面设计原则平面设计符合招标人提供的道路红线;平面设计应充分理解和把握近远期道路的功能定位需求及近远期管线的合理布置需求;平面设计充分考虑交通组织设计需要。2、纵断面设计原则纵断面设计应充分结合交叉口竖向规划标高
10、和地块规划标高;纵断面设计应满足路面排水所需的最小0.3纵坡;纵断面设计应做到道路最低点标高和桥梁梁底标高五十年一遇水位3.92m以上10cm;纵断面设计宜做到满足交叉口路段纵坡2的要求和非机动车道纵坡2.5控制值的要求,兼顾交叉口雨水的快速排泄。3、路基设计原则路基设计应满足其作为路面和行车载体所需的必要强度需要;路基必要的填筑高度(80cm)是保证路基必要强度的经验值;合理可行的特殊路基处理(如抛石挤淤处理池塘淤泥)是本项目路基强度和经济型的一种选择。4、路面设计原则本项目作为近期为当地村民车辆出行和两大住宅建设工地服务,中期为沿线地块开发车辆出行服务,因此,存在重车比例较高、超载车辆多、
11、抛洒情况难以控制的特点,应重点考虑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在近期和中期使用过程中,运营车辆存在重车比例较高、超载多的特点,极易引起水泥路面早期破损;工可推荐水泥路面厚度仅为20cm,不能适应使用本道路的车辆特点,宜对路面结构尤其是水泥路面厚度作进一步推敲。5、桥梁涵洞设计原则经济性原则:要求造价低,力求建设标准化、装配化、系列化,以方便施工,缩短工期;尽可能考虑自重轻、建筑高度小、无推力,能适应软土地基的要求,的简支体系;桥梁横断面布置应把握熔道路美学于一体的原则,减少隔离带护栏的布置,增加道路的绿度;桥梁横断面布置应兼顾远期拼宽的需要,充分考虑近远期结合的可能性;把握不破坏现状主要农田排灌系
12、统的原则,布设必要的涵洞。6、综合管线设计原则全面兼顾近远期综合管线布置的需求,做到近期实施基本不影响远期管线布置; 既要在平面和高程上避免矛盾,又兼顾施工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及维修中不相互妨碍,满足各种管线最小水平净距和地下管线交叉时最小垂直净距的规定;压力管与重力管交叉时一般压力管让重力管;大小管交叉中一般小管让大管;结合当地的水文地质合理选用管材。三、总体设计思路 XX路市政工程为城市次干道II级,全长6044.499m,近期红线宽度15m。本次投标方案设计包括道路(含交通安全设施)、桥梁、给水、排水、电信、道路临时照明等。(一)道路工程设计1、道路平面布置鉴于工可报告推荐的道路标准横断面已
13、为招标文件所确认,本项目道路平面布置按工可报告确定的平面控制坐标进行设计。本项目起点位于XX八路0+000,终点为规划XX三路交叉口中心6+044.499,道路沿线分别和XX八路、上林南路、XX七路、XX六路等城市道路交叉,其道路红线宽度详见下表,其断面布置详见相关道路横断面图。道路交叉具体位置道路交叉名称桩 号间距(m)备 注XX八路 0+000路宽 50 m,为城市主干道1084.662上林南路0+084.662路宽 36 m,为城市次干道639.778XX七路1+724.440路宽 50 m,为城市主干道1281.703XX六路3+006.143路宽 36 m,为城市次干道980.162
14、XX五路3+986.305路宽 50 m,为城市主干道1129.737XX四路5+116.042路宽 36 m,为城市次干道928.457XX三路6+044.499路宽 50 m,为城市主干道2、道路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的依据a、鉴于桥梁梁底标高要求大于4.02m(即五十年一遇水位3.92+0.10m),由此,理解为道路最低点设计标高也应高于4.02m,考虑横坡引起的高差(14.51.50.218m),道路设计线位置的设计标高应高于4.238m。b、沿线地块规划标高:4.12m。c、桥梁梁底标高4.02m。d、交叉口控制标高。e、规范对纵断面设计有关要求。f、路基填筑高度80cm的一期工程经验
15、。对道路竖向规划标高的调整和优化根据以上设计原则对纵断面作设计。交叉口竖向设计标高表XX八路上林南路XX七路XX六路XX五路XX四路规划标高设计标高规划标高设计标高规划标高规划标高规划标高设计标高现状标高设计标高规划标高设计标高5.155.154.44.3854.314.354.474.6854.404.4035.085.020需要说明的是:a、道路中心线最低设计标高按4.238m控制;b、XX五路按现状竖向标高设计,XX三路、八路按规划标高设计。3、道路横断面布置(1)标准横断面图(规划方案)XX路原规划标准横断面为三块板型式,道路红线宽度为36m,其中,机动车道为双向四车道。(2)远期标准
16、横断面图(工可方案)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基于XX路分期实施需解决近远期分别实施的机动车道沉降问题,提出设置中央分隔带的推荐断面,详见下图: 该断面布置符合开发区建设时序,解决了路面不均匀沉降的问题,颇为合理,我们赞同该断面布置。(3)近期标准横断面图(工可方案)工可报告提出近期按半幅机动车道兼顾必要的土路肩宽度实施XX路的方案,其断面布置详见下图。该近期实施的标准断面已为本工程招标文件所确认。4、路基设计路基设计必须保证路基密实、均匀、稳定,有足够的强度和水稳定性。对于本项目,设计拟按以下要求进行:路基填筑材料采用当地资源丰富的宕渣。一般路段施工时需清除表层10-20cm有机质土,开挖纵横向明沟
17、排水以防止积水,再分层填筑宕渣。 对于池塘及暗塘段路基,应采用抛石挤淤的施工工艺填筑。施工时应控制好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并注意做好排水措施,填土地段表层不得有积水。管道顶50cm以上至路槽底,回填要求同第4条。宕渣最大粒径一般大于4cm。为保证路基强度、均匀和稳定性,在重型压实度基础上参考公路建设的对比数据,提出固体体积率的要求,同时,鉴于工业园区存在建设期间重型交通量大的特点,适当提高路基重型压实度标准,防止沥青路面的早期破损。路基填筑材料及压实度要求见下表:路基填筑材料和压实度要求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材料压实度填料最大粒径(cm)填料最小强度(CBR)(%)重 型压实度
18、(%)固 体体积率(%)填方路基0-30108938330-80105938380-1501549182150以下1539080零填及挖方路基0-30108938330-801059383 5、路面设计路面设计技术指标考虑XX新区的位置、气候环境和当地的施工条件,结合“新区”已施工道路的路面结构形式,本项目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其设计指标详见下表:沥青路面设计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沥青混凝土1自然区划IV52路面等级高级3设计使用年限年154标准轴载(机动车道)KN1005路面设计弯拉强度Mpa4.5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工可”提出的路面结构为:20cm水泥混凝土+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我
19、们认为该路面结构不适应本道路车辆的实际运行情况。我们认为:本项目作为近期为当地村民车辆出行和两大住宅建设工地服务,中期为沿线地块开发车辆出行服务,因此,存在重车比例较高、超载车辆多的特点,极易引起水泥路面早期破损,建议面层厚度由20cm调整至22cm。路面结构组合表 项目工可方案推荐方案备注面 层20cm水泥混凝土面层22cm水泥混凝土面层基 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20cm水泥稳定碎石路 面总厚度(cm)40426、公交设计鉴于“详规”未作公交规划,下阶段拟在初步设计阶段根据公共交通管理部门的要求作布置。7、无障碍设施设计鉴于本次招标范围未包含人行道,故设置无障碍设施。8、交通组织设计交通标志
20、、标线及信号灯设施的设置是根据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968-99)等有关规定执行。标线设计a、标线车道划分本工程为近期为对向双车道道路,设计速度40km/h。标线布置按对向双车道划线,即划设车道中心线,其中,禁止超车路段为黄色实线,一般路段为黄色虚线。b、标线材料:采用热熔型发光涂料。C、标线尺寸:中心黄色单实线、单虚线宽度采用15cm;人行横道线长度采用4m,交叉口驶出驶入路段导向箭头长度采用3m。交通标志设计道路条件和可能出现的交通条件,按照GB5786-99的规定,设置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路标志、指示标志等。a、警告标志:版面尺寸为110110和110cm,支撑结构型式采用
21、单柱式。b、禁令标志:禁令标志主要为路段限速标志和禁止车辆临时停放标志,主要布设于交叉口驶出路段,组合布设,版面尺寸为800mm,支撑结构型式采用单悬臂式。C、指路标志:指路标志主要为交叉口指路标志,分别布设于5个交叉口驶入路段,版面尺寸采用300160cm,字高采用30cm,中英文对照,支撑结构型式采用双悬臂式。d、指示标志:指示标志主要为分向行驶指示标志,设于交叉口驶入路段,版面尺寸为14080cm,支撑结构型式采用悬臂式。(二)桥梁、涵洞设计1、设计技术标准汽车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3.5kPa。设计洪水频率:p=1/50,洪水位值为3.92m。桥梁横断面:桥梁与道路同宽,近期实施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技术 建议书 1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