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试题库(共2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管理心理学试题库(共2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心理学试题库(共26页).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管理心理学第一套一、 填空:1、 个性主要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大部分组成。P442、 依据人的心理机能所占优势情况,可以将人的性格类型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P663、 自我意识同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三部分组成。P974、 斯金斯认为,对人类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只能依靠外部的强化作用。P1445、 态度一旦形成,便成为人的习惯性反应或心理定势。P1136、 研究者有目的的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的条件,主动地引起被试者的行为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称为实验法。P137、 个体工作设计也可称为职务设计,是指对组织成员个人工作的设计。P3218、 活动、相互作
2、用、感情和群体的规范是构成群体四要素。P1579、 参与或领导决策的主要特征是领导者大权独揽、小权分散,P29410、 组织文化是组织管理精神世界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二、 选择题:11、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以便研究其行为变化的方法称为(D)P16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法12、梅奥在霍桑实验基础上所提出的理论被称为(B)A:群体动力 B:人群关系 C需要层次 D心理技术13、按照阿尔波特及其同事的分类,强调人与人之间爱和信任的价值观称为(A)A:社会的价值观 B:宗教的价值观 C:政治的价值观 D:经济的价值观14、一个人
3、不善于表露感情,表现行为与人交往显得沉静而孤僻,且做事谨慎,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差,他一定是个(B)P62A: 性格外倾型的人 B:性格内倾型的人 C:性格情绪型的人 D:神经质型的人15、价值观的作用可分为动力作用、标准作用、调节作用和(D)P106A:创新作用 B:规范作用 C:辐射作用 D: 定向作用16、麦克利兰认为在人的生存需要基本上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的最主要的需要是(B)P137-138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发展需要B:成就需要社会交往需要权力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成功需要发展需要D:成就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发展需要17、在激励理论的分类中,期望理论属于(C)P139A:内容型激励理论 B:
4、状态型激励理论 C:过程型激励理论 D:动态型激励理论18、目标理论指出:设置合适的目标会使人产生想达到该目标的(B) P142A:期望 B:成就需要 C:动机 D:急切心理19、当一个人在爱情问题上受到挫折后并未消沉,而是更加努力学习和工作,使其在工作中作出了显著成绩,这种行为反应是(B)P153A:坚持原有目标的行为反应 B:升华的行为反应C反向的行为反应D放弃的行为反应20、根据管理心理学对群体的分类,中年群体属于(D)P159A:实际群体B实属群体C参照群体D假设群体21、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只在表面上表现出与其他人保持一致的行为,但内仍然坚持个人意见的现象叫( C) P180A:从众
5、 B: 表面从众 C:参照群体 D: 假设群体22、冲突的双方为了维持相互之间的关系,双方都放弃某些东西,而共同分享现得到利益的做法称为( D )P201A:协作 B:回避C 迁就D折衷23、对受过教育与业务训练,心理成熟度高的人,有效的领导方式、(B)P285A:高工作与低关系B低工作与低关系C低工作与高关系D高工作与高关系24、领导行为的PM类型是将领导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执行任务为主的领导方式,简单称为P型;另一类是以维持群体关系为主的领导方式,简称为( C)P278A: M型 B: P m型 C: PM型 D: MP型25、按语言沟通的形式,可以将沟通分为(D)P217A:语言沟通与
6、非语言沟通 B: 直接沟通与间接沟通 C: 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D: 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26、一般说来,人际交往可分为四个层次,其中第三个层次的交往是(B)P243A: 思想交往 B: 感情交往 C: 礼仪交往 D: 功利交往27、BI代表(C)P356A: 形象认识系统B理念识别系统C行为认识系统D视觉识别系统28、以任务和技术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B)A: 工作再设计B: 目标管理C: 建立社会技术系统D: 建立规章制度29、在管理方格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全面改进企业组织的手段是(D)P410A: 团队建设B: 目标管理C: 敏感式训练D: 道格式发展30、利用必要的强化方法使新的态度和行
7、为方式固定下来,使之持久化,这是组织变革的(D)P401A: 解冻阶段B: 变革阶段C:再变阶段D再冻结阶段三、 改错:31、管理心理学以学科的面貌出现大约是在20世纪50年代(对)P832、意向是态度的核心。(错)P110改:意向中态度的最终表现形式。或:价值和情感是态度的核心。33、自我知觉也称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一切的认识。(错)P97改: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一切的认识。34、人员导向型组织变革方式是指通过改变组织结构,促使成员学习新知识,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最后导致他们参与变革的方式。(错)P404改:组织导向型四、 名词解释:35、态度:是主体对某特定对象进
8、行认知、评价并作出价值判断所形成的心理倾向。P10936、成就需要:麦克利兰认为成就需要是指渴求和重视成就,积极设定挑战性目标的心理需求。P13737、群体压力:指当一个人在群体中多数人的意见或行为不一致时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P18338、管理幅度:指一名上级管理人员所直接领导和管理的下级人数、管理层次一辈子般决定了组织的纵向结构,而管理幅度决定横向结构。P307五、 简答题:39、简述管理心理学形成理论准备?P6-81) 心理技术学2) 霍桑实验3) 群体动力理论4) 需要层次理论40、简述“复杂人”假设的基本观点。P401)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而随着人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9、2) 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3) 一个人在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工作,会产生不同的需要;4) 由于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差异,其对于不同的管理方式会有不同的反应。41、简述知觉对象组合的原则。P78-791) 接近原则2) 相似原则3) 闭锁原则4) 连续原则42、简述塞利士对非正式群体的分类。P1631) 冷谈型2) 乖僻型3) 策略型4) 保守型43、 述群体凝聚力的构成。P187-188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两个方面。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是由多种因素结合而成的。1) 群体中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吸引力;2) 群体活动对所属成员的吸引力3)
10、群体对满足成员个人需求的吸引力。44、 简述领导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P261-2651) 品质素质2) 知识素质3) 能力素质4) 心理素质六、 案例分析:一个人在看到他人时,常常会不自觉地按其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特征对他进行归类,并根据已有的关于这类人的固定看法作为判断其个性的依据。例如,年轻人总是认为老年人墨守成规,缺乏进取心,并在见到老年人时就要把他归到自己固有的形象中去。同样,老年人往往会认为年轻人举止轻浮,办事不可靠,并在见到某个年轻人时把他归类到自己认定的形象之中。又例如,人们谈到教授,总认为是文质彬彬,白发苍苍;一说到工人,总是想到身强力壮,性情豪爽的形象;一知道是美国人,总
11、觉得他(她)天真开朗,不拘小节;如果是英国人,那就是一副绅士派头。请分析45、 上述现象说明了哪一种社会知觉偏见?这一社会知觉偏见的含义及其认识论根源是什么?答:定型效应,是指人们头脑中形成了对社会上某一类人的比较固定的看法。定型效应的产生有其认识论的根源。人的思维总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所以,在某些条件下,定型效应有助于人们对他人作概括的了解。46、 在先管理实践中如何运用该社会知觉偏见?答:在管理实践中,一方面,要注意利用定型效应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注意克服定型效应的消极作用,防止用简单的归类,就本质性的归类去抹杀特殊性、差异性,避免认识上的偏差和误解,以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
12、系。七、 论述题:47、 试论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P144-147答:主要内容:强化理论认为,强化是指对一种认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奖励或惩罚)及其对该行为是否重复的影响程度。管理者可以通过各种强化方式,有效地调控或预测员工的行为。强化的类型: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强化、消退强化。强化的程序:连续强化;间断强化。在管理中运用强化手段,须遵循以下原则:1) 奖励与惩罚相结合;2)以奖为主,以罚为辅;3)及时强化;4)奖人所需。48、 联系实际,谈谈在管理工作中如何加强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和利用。P172-174答:1)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因为非正式群体有积极和消极两重功能,所以研究它的目的
13、在于发挥其积极功能和限制以至克制其消极功能。2)利用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因素。利用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感情密切,互相信任,凝聚力强等特点,引导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利用非正式群体内部压力大,标准化倾向强的特点,做好引导工作,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利用非正式群体内部信息沟通灵敏、迅速的特点,使领导能及时利用群体的意见和要求,从而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及时性。利用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影响大、活动能力强的特点,给予他一定的权力。努力使非正式群体的组织结构与正式群体的组织结构趋于一致,从而使职工获得最佳的工作心理状态。3)做好转化工作,限制非正式群体的消极因素。第二套填空1、管理心理学
14、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P12、亚当斯密提出了劳动分工的学说。P203、态度是主体对某种特定对象进行认知、评价并作出价值判断所形成的心理倾向。4、需要是人缺乏某种必需的东西时,在内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具有紧张感的主观状态。P1245、skinner认为,对人类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只能依靠外部的强化作用。P1446、以其性质为依据,可将非正式群体分为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和破坏型4类。P1657、“同声相应、同气相投”所揭示的是人际关系中的趋同离异规律。P2428、情景理论认为,有效的领导决定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条件三者的配合关系。P2809、组织设计的核心是结构设计。P
15、31810、组织文化是组织精神世界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P327选择1、具有“使用方便,所得材料真实”有点的研究方法是C观察法。P132、B科学管理理论不是管理心理学形成的理论准备之一。P63、某公司一位员工日常行为表现如下: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于冲动、心境变换剧烈,行为外倾明显。请问他属于A胆汁质气质类型。P544、一个合理有效的领导班子,应该由技术、人际专长、经营管理专长的不同领导者搭配起来。这符合C互补性原则。P745、感觉是对事物D个别属性的认识,是认识过程的开端。P296、一般说来,在感知陌生人时,由于他的新异性在开始时特别突出,因此B首因效应更强一些。P857、下列诸因素中,
16、D情感因素不属于影响态度改变的主要因素。P1168、目标理论指出:设置合适的目标会使人产生象达到该目标的B成就需要。P1429、强化理论中有不同类型的强化。其中,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行为方法,以期减少或消除该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这种强化成为C消退。P14510、下列行为中属于挫折后积极性行为的是:C改变。P15311、根据管理心理学对群体的分类,青年群体属于D假设群体。P15912、从众与顺众的区别在于B是否出于内心自愿。P18013、冲突的特征取决于C冲突的类型。P19414、一般说来,人际交往可分为四个层次,其中第三个层次是B感情交往。P24315、“乡村俱乐部
17、式管理”是A 1*9型领导方法。P27716、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对进厂不久的学徒工、青工,因采取的领导方式是A高工作与低关系。P28617、在组织形象识别系统中,被简称VI的是C视觉识别系统。P35718、绩效考核过程中,考核者不加批判地接受别人的语言、行为表现或其他事物,而迅速改变自己对被考核者的评价意见或看法,从而引起考核误差的心理偏差现象是C暗示性偏差。P38919、一般认为,组织变革需要经过八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B确定变革的问题。P40220、在管理方格图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全面、改进企业组织的手段是D道格式发展。P410三、判断改错31、管理心理学以学科面貌出现大约是在20世纪2030年
18、代。()50年代32、厄威克在把各家有关管理职能的理论加以系统化后提出了有名的管理七职能论。()古利克。33、归因就是根据人的外部行为特征解释的推论其原因。()34、企业组织的职权结构主要由决策层、协调层和操作层组成。()管理四、名词解释35、意志:指人自觉得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P3136、动机: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和主观原因,是个体活动的引发和维持的心理状态。P12637、群体规范:指群体成员共同接受、共同遵守、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P17538、组织发展:指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组织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改革,以便促使整个组织更新和发展的过
19、程,其目的在于提高组织的效能。P393五、简答题39、简述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P46481) 先天遗传因素2)家庭因素3)文件传统因素4)阶级和阶层因素。40、简述影响知觉选择的主观因素。P79811) 需要和动机。2)兴趣和爱好。3)个性特征。4)过去经验。5)知识结构。41、简述价值观的作用。P1061)动力作用2)标准作用3)调节作用4)定向作用42、简述个体消除或减轻不公平感的方式有哪些。P1481) 通过自我解释达到自我安慰。2)改变比较对象或另选比较方式。3)采取行动改变他人的收支状况。4)采取行动改变自己的收支状况。5)放弃工作,重寻新的分配关系。43、简述改善沟通的方法有哪些。
20、P2242251) 重视双向沟通2)重视面对面沟通3)重视利用附加信息的沟通4)正确使用语言文字44、简述绩效考核的原则。P3723771) 客观公正原则2)民主公开原则3)严格认真的原则4)激励为主的原则六、案例分析李安胜是某计算机软件开发公司技术部难得的人才,在公司的几年中,他设计开发的软件为公占领国内40%市场份额,公司任命他为技术部经理,李上任后,尽力避免陷入复杂人际关系人,一开始部门人员支持他工作,不久问题出现:他迷失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找不到出路;技术部人员如一盘散沙,无从管理;内部产生矛盾冲突,牵扯他本人。45、李安胜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什么。答:是内向型心理特征。46、为什么上任后他没
21、达到人们对他的期望。答:李的个性心理特征组成要素中缺少社会交往能力。47、作为公司领导如何使用他这样的人。答:为这些人创造与他们性格特征相适应的能充分发挥他们创造性的工作环境。48、公司领导在用人总是上有何失策,应怎么做。答:没有根据个性心理特征使用人才。七、论述题49、试述社会人假设的基本观点及管理措施,并联系实际谈谈其现实意义。P36答: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在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是决定性的因素。社会人假设是由霍桑实验的主持者梅奥提出的。社会人假设的基本观点:1)霍桑实验认为人是“
22、社会人”。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2)生产效率的提高和降低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而士气则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3)存在着某种非正式群体,这种无形的组织有其特殊的规范,影响群体成员的行为。4)提出新型领导的必要性。社会人假设的管理措施:1)管理人员应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上。2)管理人员应重视职工之间的关系,培养和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实行奖励时,提倡集体的奖励缺席,而不主和个人奖励制度。3)管理人员应在职工与上级之间起联络人的作用。50、什么是期望值理论?联系实际谈谈,在运用期望理论激发员工动机时应处理好哪些关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心理学 试题库 26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