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刘倩.pdf
《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刘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刘倩.pdf(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北医科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及知识产权归属承诺本学位论文在导师(或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完成。本学位论文研究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其知识产权归河北医科大学所有。河北医科大学有权对本学位论文进行交流、公开和使用。凡发表与学位论文主要内容相关的论文,第一署名为单位河北医科大学,试验材料、原始数据、申报的专利等知识产权均归河北医科大学所有。否则,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孑研究生签名:茹1磺 导师签章:参蚴二级学院领导盖章:。 f 盈fj年占月琢日-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等内容外,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
2、的研究成果,指导教师对此进行了审定。本论文由本人独立撰写,文责自负。研究生繇争愤 导师签章: 力忽辱五fj年 上月2F户万方数据目 录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3英文缩写6研究论文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前言“7 月lJ舌“7材料与方法8结果”13附图1 5附表1 8讨论22结论26参考文献26综述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28致谢一41个人简历42万方数据中文摘要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摘 要目的: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与胃肠功能改变相关,以慢性或复发性腹痛、腹泻、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主要证候
3、群的临床综合征。又称功能性肠道综合征。常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临床上缺乏明显的形态学和生化学的异常,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确定。鉴于其病情的反复发作性、症状的复杂多变性及治疗手段的无特异性,一直以来该病都是功能性胃肠疾病中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多数学者认为,IBS的发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胃肠运动障碍、内脏高敏感性、肠道感染与菌群失调、精神及社会环境因素等。现代医学对本病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长期口服西药不良反应较多,且患者依从性差。肠易激综合征是几十年来国内外治疗的一大难题,多项研究显示此病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中药组方疗效稳定,服用方便,价格低廉,且出现不良反应及患者不耐受情况极低,对
4、于治疗经久不愈、反复发作的IBS患者,可有效的缩短疗程,提高疗效,从而最终治愈本病。本研究旨在系统整理总结升阳益胃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芪、半夏、人参、甘草、独活、防风、白芍、羌活、橘皮、茯苓、柴胡、泽泻、白术、黄连、生姜、大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临床经验,此征属中医“肠郁、“泄泻、“腹痛等范畴,本病病位在大肠,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脾虚湿盛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饮食结构的调整,工作及生活压力的增加,又多偏喜食肥甘厚味之品,故临床以脾胃虚弱,湿热中阻型IBSD较为常见。可用此方灵活加减治疗。本课题重在观察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脾虚湿热型IBSD的临床疗效、安
5、全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中医治疗腹泻型IBS这一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有效方法。方法:本课题将确诊的160例脾虚湿热型IBS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根据不同症状采用李东垣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饭前温用。每周复诊1次,4周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予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每天3次,万方数据中文摘要每次100mg。联合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每天3次,每次3片。口服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证候腹泻、腹痛、腹胀、大便急迫、大便性状等症状指标的改善情况,并采用国际通用的SF36生存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
6、纳入统计学分析,综合评价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在降低证候总积分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3次;2)粪便性状异常:糊状或水样;3)排便急迫感。最近3个月内有结肠镜钡剂灌肠造影检查史,并且大便常规及培养、血生化、甲功、B超等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并排除可能引起以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存在。万方数据研究论文22腹泻程度的分级:可分为轻、中、重三度腹泻的医学定义为:排便次数明显增多,超出原有的排便频率,伴有粪质稀薄,容量或者重量增加,或排脓血便,病程2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腹泻【3】。众多学者试图将“腹泻按照严重度进行分级时,却不外乎以三个方面去衡量,即
7、大便性状的变化、便次的多少以及排便不适感。而排便不适感又分为三方面,即是否排便费力,是否有排便急迫感及是否有便意不尽感。根据这几个方面并结合Brist01分级【4】标准将“腹泻”分为轻、中、重三度。见表1。表1腹泻程度分级表注:Bristol大便分级法:将大便性状分为7级,其中1和2级表有便秘,而3和4级表示理想的便形,57级代表有腹泻。2-3中医诊断标准【5】及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泄泻的临床诊断、分型标准。脾虚湿热证:主症:腹痛腹胀伴有泄泻,或夹有黏液;泄下急迫或不爽;倦怠乏力;食少纳呆。次症:口干口苦;肛门灼热;排便不尽感;舌淡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凡同时具备以
8、上主症3项兼次症2项或以上者,并结合舌苔脉象可诊断为脾虚湿热型IBS-D。24中医各症状程度分级量化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舌苔、脉象仅作诊断依据,不予量化分级,见表2。表2疾病症状分级量化标准万方数据研究论文注:主症以0分正常,3分轻度,6分中度,9分重度;次症以0分正常,2分轻度,4分中度,6分重度。3试验病例标准31纳入标准:(1)符合IBSD西医诊断标准。(2)符合脾虚湿热证的中医辨证标准。(3)年龄在18-68岁之间,性别不限。(4)患者可以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但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且不影响本病的临床治疗。(5)患者治疗前至少1个月内不曾应用任何止泻及抗生素类药物,并取
9、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知情同意过程符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的规定。32排除标准:(1)有器质性胃肠道病变的当前诊断和病史,如感染性腹泻、炎症性肠病、肠结核、肿瘤等。(2)具有严重的心、肝、肺、肾功能不全、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原发性疾病者。(3)最近12周内服用过治疗IBSD的中药患者。万方数据研究论文(4)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或有妇科盆腔疾病的当前诊断和病史。(5)便秘型或者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的IBS。(6)目前已通过服用其他药物治疗且疗效稳定者。(7)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及过敏体质患者、不能坚持服药及中断治疗者。4治疗方案:41分组方法:160例IBS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以1:1的
10、比例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42治疗方法:(1)对照组: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规格O1片,天津田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每天3次,每次100mg。联合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规格0359片,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每天3次,每次3片。每周复诊一次,4周为一疗程。(2)治疗组:采用李东垣之升阳益胃汤加减服用:黄芪、人参、半夏、防风、泽泻、茯苓、甘草、橘皮、独活、白术、白芍、羌活、柴胡、黄连、生姜、大枣,并随症灵活加减治疗。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饭前温用。每周复诊1次,4周为一疗程。若患者腹胀明显者,可重用炒白术309、佐木香69、厚朴99以健脾燥湿,行气除满;腹痛甚者,加延
11、胡索109、川楝子129以清热除湿,理气止痛;食少纳差者,加鸡内金159、神曲159、炒麦芽159、焦山楂159以奏消积化滞,健脾开胃之功;口苦甚者,原方去黄芪、人参,重用黄连至6-129,加黄芩109、栀子109以泻火解毒,清热利湿;若泄泻重,加山药209、重用薏苡仁309,加强其补气健脾,利水渗湿之功;若久泄不止者,加乌梅109、补骨脂109、益智仁309,酸收涩肠,脾肾同补;若肛门灼热兼排便不尽者,加马齿苋159、茯苓易土茯苓209、黄柏69以清热燥湿,泄浊解毒;伴粘液便可酌加秦皮69,取其收涩燥湿之功;夜眠不安者可加合欢皮309、夜交藤309、淡竹叶109以解郁安神,清心除烦。5观察指
12、标:51生物学指标: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及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万方数据研究论文52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观察:血常规、肝肾功能等。53疗效性观察指标:(1)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结合IBSD的中医证候学特点,采用症状积分表的方法,重点观察主症:腹泻、腹痛、腹胀、大便急迫、大便性状、倦怠乏力、食少纳呆等方面。次症:口干口苦、肛门灼热、排便不尽感。将症状分为轻、中、重度3级,分别以主症3、6、9;次症2、4、6进行计分,无症状者均计0分。舌苔脉象做为诊断依据,不参与统计。以上各中医证候单项症状积分之和为证候总积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4周,观察
13、并记录。计分参照具体症状量化分级标准。见表2(2)生活质量评价采用李鲁教授提供的汉化版SF36健康调查表61,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给予评估,包含生理功能(R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 生命活力(VT)、 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8个维度,进行统计计分,采用李克累加法,转化公式为:标准积分=(原始积分一该条目最低积分100(该条目最高分值一该条目最低分值),最后各个维度得分为0分(最差)100(最好)。6综合疗效评价标准:61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疗效评价标准。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总分
14、一治疗后症状总分)治疗前症状总分】100。(1)临床痊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消失,大便成形,或粘液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2)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证候积分减少70;(3)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改善,证候积分减少30;(4)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变化,甚则加重,证候积分减少005N无统计学意义。万方数据研究论文结 果1治疗前两组基线比较11性别比较两组性别构成经卡方检验,具有可比性(P=-o78O05),且女性多于男性。见Table 21、Fig21。12年龄比较两组年龄分布经卡方检验,具有可比性(P=-056005);两组患者平均年龄经t检验,具有可比性(户O14005)。160例
15、IBSD患者以31一O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高,治疗组及对照组最小年龄分别为18岁和20岁,最大年龄分别为68岁和65岁。见Table 2-2、Fig22。13两组病程比较两组患者病程经卡方检验,具有可比性(P=-O26005)。160例IBSD患者病程5年以下者居多。见Table 23、Fig23。14症状出现频率分析160例IBSD患者,以腹泻、腹痛、腹胀、大便急迫、大便性状改变、倦怠乏力食少纳呆为主要症状,以口干口苦、肛门灼热、排便不尽感为次要症状。见Table 2-4、Fig24。2治疗后两组疗效分析: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减少,明显优于治疗前
16、,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O05)。在中医症候疗效显效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主要症状如腹痛、大便急迫、倦怠乏力、食少纳差方面,优于对照组(尸O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在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项改善方面,积分均有明显提高(尸61平均年龄(岁)治疗组 80 3 16 25 23 9 4 3969士1670对照组“ 80 1 12 28 20 12 7 4257:1:1217Table 2-3 1 60 patients with IBSD in two groups compared of course of thec
17、omoanson病程分布组别 例数20年治疗组 80 25 33 15 5 2万方数据研究论文Table 2-4 1 60 patients with IBSD in two groups compared of the distributionof the symptomsTable 2-5 TCM symptoms total score compared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after treatmentTable 2-6 TCM syndrome curative effect comparison of the two groups aftertr
18、eatment19万方数据研究论文Table 2-7 main symptom integral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the treatmentNote:compared with before this treatmentthe delta尸25块状或干硬粪便,25糊状或水样粪便,25;IBS不定型(IBSU):粪便性状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笔者在近几年的临床实践工作中,经诊数百名IBS患者,其中IBSD患者可达到就诊人数的80,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饮食结构的调整,工作及生活压力的增加,又多偏喜食肥甘厚味之品,故临床以
19、脾胃虚弱,湿热中阻型IBSD较为常见。因此本研究选择纳入符合脾虚湿热型IBSD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总结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疗效与优势。2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IBSD的立法处方特色:升阳益胃汤(药物组成:黄芪、人参、半夏、防风、泽泻、茯苓、甘草、橘皮、独活、白术、白芍、羌活、柴胡、黄连、生姜、大枣),此方为“补土派创始人李东垣先师所创,思路清晰、组方严谨、配伍精湛,近代医家多在本方基础上加减化裁治疗IBSD,亦取得良好的疗效。IBSD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疾病,导师在临证中发现,脾虚湿热型患者发作时常以腹泻、腹痛、大便急迫、肛门灼热等症状为主诉,但同时常伴有一派脾胃虚弱的表现
20、,如食少纳呆、倦怠乏力、舌淡苔白,齿痕舌等。因此,此证型的病理特点当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导师认为,治疗此病应遵循其本虚标实,虚实错杂的病机特点,时刻注意顾互脾胃之气,在选方用药上应做到标本兼顾,既要予以清热化湿之品祛除湿热之邪,同时选用益气健脾之品以固其本。因此本研究选用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此证,清热化湿的同时配合人参、黄芪、白术等益气健脾,扶正固本。使脾万方数据研究论文胃得以健运,湿热积滞之邪得以化解,不仅可以促进疾病的治愈,更有效的防止病情反复发作。扶正与祛邪并举,标本兼顾是本研究选方用药的一大特色。3升阳益胃汤加味治疗IBSD可能机制探讨31升阳益胃汤方解升阳益胃汤出自李东垣之脾胃论,功
21、效:升阳益胃,健脾化湿。本方适用于脾胃虚弱而湿邪滞留中焦,阳气不升诸证。为治疗泄泻的代表方剂。具体方药如下:黄芪(309)、半夏(159)、人参(159)、炙甘草(159)、独活(99)、防风(99)、白芍药(99)、羌活(99)、橘皮(69)、茯苓(59)、柴胡(59)、泽泻(59)、白术(59)、黄连(159)方中黄芪为君药,重用取其益气固表、升提阳气之功;人参、炙甘草、半夏为臣药,参草补气和中益胃,二者与黄芪配伍,可使周身内外之气得以补益;半夏、白术燥湿和胃;茯苓、泽泻健脾渗湿,使湿邪自去,脾胃安和;佐以白芍酸收以敛阴和荣,又防羌活、独活、防风之升散之性太过;柴胡疏肝之阳,配伍补脾药则有
22、扶土抑木之功,疏肝则助于胃气通而浊阴降;佐以羌活、独活、防风共奏祛风除湿之效,并可助参、芪升发脾胃清阳;陈皮平胃理气,既可助半夏降逆和胃,又可使气化则湿行;少佐黄连以泻阴火,又可除湿郁所化之热。纵观全方,有补有通,升降相得,共奏补脾益肺,行气化湿,升阳益气,祛风除湿之功。32治疗机制探讨本次研究表明,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IBSD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现代药理学研究,将其可能作用机制分述如下:321调节胃肠道运动功能胃肠道动力学异常被公认为是IBSD发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之一,方中黄芪所含黄芪苷对胃肠道平滑肌具有双相调节作用;实验证呀81,茯苓浸液对小鼠的离体肠管平滑
23、肌有直接的松弛作用,并能降低胃液分泌和游离酸含量;白芍对胃肠道平滑肌有明显的抑制和解痉作用,可使小鼠离体小肠的白发性收缩降低,与甘草协同后,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9】;白术对胃肠道平滑肌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即大剂量时可抑制胃肠运动,小剂万方数据研究论文量时兴奋胃肠运动,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实验证吲10】,陈皮水煎剂灌胃后,可有效的促进小鼠的胃排空及小肠的推进作用;防风可松弛胃肠道平滑肌,具有显著的阵痛作用;独活水煎剂给予口服或腹腔注射,可明显延长小鼠热板法造成的动物疼痛反应时间,证明其有明显的镇痛作用ulJ;以上诸药协同作用,共同调节胃肠道运动功能异常。322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中医学认为,正气盛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升阳益胃 汤加 治疗 腹泻 型肠易激 综合征 临床 疗效 观察 刘倩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