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地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编制纲要》(共27页).doc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编制纲要》(共2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用地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编制纲要》(共27页).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建设用地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编制纲要建设用地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编制纲要1前 言1.1 任务由来任务由来:明述建设项目名称、业主、项目来源、项目批复文件(批复部门、批复文号,并附文件复印件)、评估工作委托关系、评估合同的签订; 1.2评估工作的依据执行的政策依据和技术标准:(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2003年11月24日);(2)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云国土资环2004267号)参照:(1)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国土资环200001号);(2)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2001年3月)。(3
2、)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0001:50000)(GB/T009794);(4)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察规范(1:50000)(GB1415893);(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7)中国地震动参数规划图(GB18306-2001)(8)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8)公路工程勘察规范(JTJ064-98)(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1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以上技术规范、规程,应根据建设工程类型对口选用。1.3任务和要求通过对评估区地质灾害调查和资料的综合研究
3、,查清评估范围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规模,对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分析评价工程建设和运营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可能诱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和危险性作出预测及综合评估,提出应采取的防治措施和进行场地适宜性评价,为工程建设项目的规范和决策提供依据。2评估工作概述2.1工程和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1) 明确拟建工程所处或跨越地理范围、地理座标和行政区域,概述区域内交通情况和社会经济条件(线状工程为沿线社会经济条件内容),附交通位置图,图1-1(必附)。(2) 概述拟建工程性质、类型、工程规模、单项构成及配置情况,建设投资和工程期,附拟建工程平面布置图,图1-*(视情况决定附
4、与否),根据各行业标准确定拟建工程类型(附件:工程设计行业划分及各行业建设项目设计规模划分),建设项目重要性按技术要求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分类,见表1、表2、表3、表4;表1 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项目类型项 目 类 别重要建设项目开发区建设、城镇新区建设、放射性设施、军事设施、核电、二级(含)以上公路、铁路、机场,大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厂等。较重要建设项目新建村庄、三级(含)以下公路,中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厂等。一般建设项目小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
5、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厂等。表2 工业和民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项目类别重要建设项目较重要建设项目一般建设项目城镇建设、地产开发开发区和城镇新区建设,占地面积大于20hm2的城镇旧区改造。5hm2占地面积20hm2的民用建筑和城镇旧区改造,新建村庄。占地面积小于5hm2的民用建筑,建筑物高度小于8层。学校在校师生10000人以上或占地面积大于20hm2。在校师生1000人以上10000人以下或占地面积520hm2。在校师生1000人以下或占地面积小于5hm2。金属冶炼、机械制造、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大型中型小型民航工程机场导航台站维修保障工程港口、码头
6、年吞吐量100万吨以上;客运国际港。年吞吐量10100万吨。年吞吐量10万吨以下。医院、疗养院床位3000张以上床位5003000张床位500张以下体育场、馆容纳5万人以上容纳0.55万人容纳5千人以下集中供水源地日供水10万吨以上,有引水工程日供水110万吨,有引水工程日供水1万吨以下养殖场大牲畜长年存栏量6000头以上或家禽20万只以上大牲畜长年存栏量30006000头或家禽220万只大牲畜长年存栏量3000头以下或家禽2万只以下核设施核动力厂(核电厂、核热电厂、核供汽供热厂等),反应堆(研究堆、实验堆、临界装置等),铀矿开采、冶炼,核燃料生产、加工、贮存、后处理高能加速器,放射性废物贮存
7、、处理或处置,上述项目的退役军事设施与军事相关的项目农业开发项目200hm2以上60200hm260hm2 表3 线状工程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 项 目类 别重要建设项目较重要建设项目一般建设项目公路工程二级(含)以上公路;独立特大桥,独立长隧道三级(含)以下公路;城市一、二级道路其他城市道路铁路工程并入国家客、货运路网的干线、支线;独立特大桥,独立枢纽企业专用铁路管线工程国家级和省级管线工程市(州)级管线工程;县(市、区)级管线工程架空工程11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旅游风景区缆车线路其他架空线路表4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项 目类 别重要建设项目较重要建设项目一般建设项目水利工程大(1
8、)型水利工程:总库容10(亿m3)大(2)型水利工程:总库容101.0(亿m3)中型水利工程:总库容1.00.1(亿m3)小(1)型水利工程:总库容0.100.01(亿m3)小(2)型水利工程:总库容0.010.001(亿m3)水电工程大(1)型水电站:装机容量120 (万千瓦)大(2)型水电站:装机容量12030 (万千瓦)中型水电站:装机容量305 (万千瓦):小(1)型水电站:装机容量51 (万千瓦)小(2)型水电站:装机容量1 (万千瓦)注: 1、总库容系指校核水位以下的水库静库2、水电工程:总库容和装机容量两指标,就高值。专心-专注-专业 (3)明确征地位置、所属县、镇(乡)、村办事
9、处;明确征地范围及面积,面积单位:亩,hm2, km2;拟建工程各单项工程的占地分配及占地面积、占用土地类别。2.2以往工作程度对工程建设项目所处区域内开展过的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环境评价、水土保持、项目可研等工作进行概述,明确工作实施单位和年代;2.3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1)评估工作组织实施(2)工作方法:现场调查、试验、收集资料综合分析研究。现场调查:主要采用穿越和追踪法,须出具原始卡片记录和调查路线实测手图等原始资料,报告中应反映现场调查的点、线密度。收集资料:列出所收集利用资料目录(明确编著单位及时间)。(3)实物工作量及工作安排:简述工作人员、各工作时段,用实物工作
10、量表(表2-*)反映实物工作量(调查面积、各类调查点、调查线路长、照片等)。2.4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1)评估范围的确定:原则以地质灾害发育和影响范围确定。报告中应根据建设项目实际,明确评估范围的确定原则,须考虑地质灾害对建设项目的可能影响范围,和建设项目引发地质灾害对周围影响的可能范围,不宜过大,切忌过小,适中为宜。 a. 一般建设工程,评估范围以征地范围适度放宽,一般50100米,边坡地段的第一斜坡为界。b. 水利水电工程以局部分水岭或一级分水岭为界;隧道等地下工程部分,以轴线外延500-1000m,进出口部分以第一斜坡为界。 c. 线状工程原则上向两侧扩展5001000m;地质灾害发育
11、部位,须包含完整的地质灾害体(系统),并适度外延,如泥石流,须包含泥石流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 d. 垃圾处理厂评估范围要以所处地流域范围和可能污染范围确定。e崩塌、滑坡以第一斜坡,泥石流以完整的沟道流域面积,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以沉陷可能影响范围,地裂缝以可能延展、影响范围为评估范围。g.项目区处于强震区时,评估范围应尽可能包含邻近活动断裂的特殊构造部位(断裂交汇、折曲、陡崖等)。f. 明确评估面积,面积单位:亩、hm2、km2。(2)评估级别的确定 评估级别依据建设项目重要性和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综合确定(表5),表中末列建设项目的类型及重要性按相应行业技术标准确定,建设项目重要性分为:重
12、要、较重要、一般(表1、表2、表3、表4);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为:复杂、中等、简单(表6、表7),地震基本烈度8度以上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应确定为复杂。严格按上述标准确定评估级别,切忌降低评估级别。表5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复杂程度项目重要性评估分级复 杂中 等简 单重要建设项目一级一级一级较重要建设项目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建设项目二级三级三级表6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A复 杂中 等简 单1地质灾害发育强烈。1地质灾害发育中等。1地质灾害一般不发育。2地形与地貌类型复杂。2地形较简单,地貌类型单一。2地形简单,地貌类型单一。3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岩相变化大,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不良
13、。3地质构造较复杂,岩性岩相不稳定,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3地质构造简单,岩性单一,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良好。4工程水文地质条件不良。4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较差。4水文、工程地质条件良好。5破坏地质环境人类工程活动强烈。5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5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注:上表列5项条件中,有一条符合复杂条件者即划分为复杂类型。表7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B复杂中等简单1、地质灾害发育强烈:现状地质灾害数量和种类多,或地质灾害规模达到大型。1、地质灾害发育中等:现状地质灾害较单一,数量少,规模为中小型。1、地质灾害一般不发育:一般无现状地质灾害存在,个别地质灾害规模小。2、
14、地形地貌复杂:大起伏的山地。地形坡度以大于25的为主,区内相对高差大于500m。2、地形较简单,地貌类型单一:中小起伏的山地。地形坡度以8-25的为主,区内相对高差100-500m。2、地形简单,地貌类型单一:盆地和丘陵。地形坡度8,区内相对高差100m。3、地质构造复杂:位于深大断裂和断裂复合带内,或存在控制性活动断裂,历史地震为8度以上影响区。3、地质构造较复杂:位于大型断裂带内,或存在活动断裂,历史地震为7度影响区。3、地质构造简单:断裂活动一般,不存在活动断裂,历史地震为小于7度影响区。4、岩土体工程性质不良:岩土体性质差,工程建设极易诱发地质灾害。4、岩土体工程性质较差:存在对工程有
15、影响的特殊土,如:昆明盆地南片、蒙自盆地中北部。4、岩土体工程性质良好:不存在影响工程建设的岩土体。5、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5、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中等。5、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简单。6、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强烈。主要表现在采矿、水电建设、道路建设。6、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6、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注:1、每类条件中,有一条符合复杂条件者即划为复杂类型。 2、线状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区段大于(或等于)全线50%为复杂类型;简单区段大于(或等于)50%为简单类型;其它为中等类型。3地质环境条件3.1 气象水文(1)气象 主要阐述评估区所属气候带区,降水
16、量(年均量,年最大、最小量,日、月、时极端值等),气温(年平均、年最大、最小值),蒸发量(年平均、年最大、最小量),枯、雨季时段,降水量比例,降水量程度评述,对当地暴雨、点降雨情况进行描述,选择适宜图表示(动态特征表、降雨量一览表、降雨量等值线图等)。(2)水文描述评估区所属水系、流域,地表水类型、流域内水系发育的基本特征,河流、溪沟水文特征值(流域面积河流流量、水位、泥沙含量、地表水动态变化规律),与地表水相关密切的建设工程须插水系图(图3-*),如水利水电工程;3.2. 地形地貌(1)阐述评估区地貌类型、地形标高、高差、地势特征、坡度变化特征(总体地形坡度盒特殊地段地形坡度)、微地貌(冲沟
17、、坳沟、谷地、陡崖)发育特征等,一、二级评估地貌需分级分区描述,一级评估插地貌分区图(图3-*),二、三级评估视情况决定。(2)植被应描述植被类型、分布、森林覆盖程度、植被覆盖率,及植被与高程、气候、岩性的关系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但植被不列为地质环境条件的主要内容,可依实际情况决定描述与否;3.3 地层岩性(1)描述评估区内所发育地层的时代、岩性和分布情况,明确地层结构、地层产状、厚度、可列表描述(表3-*)。表3-* 评估区地层一览表 系统组地层代号区域厚度地层岩性分布情况(2)对一级、二级评估、区域规划项目,需描述区域地层岩性及分布特征;3.4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1)描述区域构造体系
18、、构造形迹特征,对活动断裂、主要断裂、褶皱的发育规律、性质、产状、断裂 特征等,需逐一描述,附构造纲要图(图3-*);也可以构造形迹一览表表述(表3-*);(2)明确评估区所处构造部位,与附近构造形迹关系,对发育于评估区及附近之各类地质构造(断裂、褶皱)的空间分布、性质等特征逐一描述;(3)区域稳定性表述内容主要为新构造运动和地震:a、引用既有资料对新构造运动表现特征、规律进行描述,对区域隆起、断陷、活动断裂性质及阶地、温泉等予概述;b、地震描述内容:所处地震带、场地及邻近地区地震史(近百余年地震最大震级、本场地地震烈度等),并按现行规范确定抗震设防烈度、动峰值、地震加速度值和分组(水利水电、
19、线状工程须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规划图确定);C、附区域地壳稳定性区划图或地震分区图,对区域稳定性予评价。3.5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1)岩土体类型划分,依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0212001)之表A.0.1、A.0.4划分,为土体和岩体则以岩石坚硬程度、岩体结构类型划分定名,如块状结构较坚硬岩体等,编号、(亚类注脚码1、2、3);(2)按岩土体类型逐一定性、定量描述其工程地质特征,附岩土工程地质特征表,表3-*;(3)对软弱结构面(体) 的发育部位、特征、与地质灾害发育的关系予具体描述;软弱结构面(体)指分布在工程区与工程区现状地质灾害发育相关,且是控制地质灾害发育的软弱结构面(体),如断
20、裂带、不整合接触面、作为夹层的软弱岩层、上覆土体与下伏基岩分界面等;对控制滑坡或不稳定斜坡的软弱结构面应予评述;(4)除碳酸盐岩,其余岩层,尤其是玄武岩、花岗岩、变质岩类之风化特征、风化营力、风化壳分带等特征应予具体描述,风化程度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表A.0.3分类;附风化层特征表,表3-*。3.6 水文地质条件(1)地下水类型(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及分布特征(2)按地下水类型逐一定性、定量描述其富水性、透水性、水位埋深等(3)各类型地下水的补、迳、排条件(4)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5)地下水与地质灾害的关系,控制作用的评述(6)对于岩溶水:需描述其岩溶发育规律,岩溶类型(溶洞、溶沟、溶槽、
21、漏斗、落水洞、峰丛、残丘等),溶蚀程度、规模及发育特征,具勘察资料时,需确定岩溶发育深度和地下岩溶发育特征。3.7 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1)介绍人类工程活动的类别:开垦、采矿(露天开采、坑道开采),开采地下水,工程建设和其他;人为工程活动的强度。(2)人为工程活动诱发的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问题:水土流失,不稳定边坡,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危害和影响程度。3.9 小结主要根据上述地形条件、地貌类型、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岩性岩相的稳定程度,岩土工程地质特征及水文地质特征,人类工程活动的强度等,依技术要求3.5.1综合判定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一、二级评估单独列节,三级评估可不列节,简要概述;针对
22、线状、水利水电工程、区域(大面积)规划工程和一级评估等对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进行分区,按技术要求分类为复杂、中等、简单,代号为A、B、C,并作为地质灾害分布图的基本图面内容,附分区特征表,表3-*。4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对评估范围内现有地质灾害须进行逐一描述,针对地质灾害现状危害对象、危害程度作现状危险性评估,以文字、剖面图、照片结合表述;本节地质灾害之危害不宜将拟建工程包括在内(拟建工程属未建,对其危害属预测范畴);现状地质灾害若已有治理工程应指出工程类型、实施时间、效果等及当地治理的经验。4.1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地质灾害类型多时,则可分节描述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列表反映,文字指出整体、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编制纲要 建设 用地 地质灾害 评估 报告 编制 纲要 2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