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工作规划案(共10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力资源工作规划案(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工作规划案(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规划案(本次规划不含行政管理板块的内容)一、 组织结构分析组织结构是组织在职、责、权方面的动态结构体系,其本质是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一种分工协作体系。组织结构设计是以支持战略实现为导向,即“组织跟着战略走”,随着组织的重大战略调整而调整。因此有必要对组织结构分析从四个维度展开: 现运行组织架构图(一)业务结构从目前公司的业务结构分析,一方面是按销售渠道划分:直营、加盟、经销/分销业务单位;另一方面是按照业务区域划分业务单位。(二)职能结构各职能部门的定位不够清晰,没有明确的目标和使命;如:1、销售客服和商品管理的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未有明确的区分。
2、商品管理部门职能缺失,商品营运、以及商品企划两大功能未能完全展现。2、策划部目前更多的职能体现在设计和店面形象输出,对品牌传播和活动策划推广的相关管理和实施职能不足。3、生产部管理产品研发,缺少市场和商品部门的有力支持;4、品保部目前主要工作在于产品检测,缺少对产品质量体系的管理,帮助提升或监督供应商生产质量的过程管控。(三)层次结构(包括组织的管理层级和管理幅度)1、为保证业务单位流程和业务衔接顺畅,缺少业务管理中心;2、直营部和广东商品部,是否应该划为一个分公司统一管理;(四)职权结构各部门、各层次在权利和责任方面的分工,相互关系,部门性质定位部清晰。如:按照罗宾斯的理解职权应分三种:1、
3、直线职权:上下级之间的指挥、命令关系。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指挥链”。2、参谋职权:组织成员向管理者提供咨询、建议的权力。该职权源于直线人员对专业知识的需要,如财务、质量、人事、公关等。3、职能职权:参谋部门或参谋人员拥有的原属直线人员的一部分权力。该职权是直线人员由于专业知识不足而将部分指挥授予参谋人员,使他们在某一职能范围内行使指挥权。职能职权只有在其职能范围内才有效。是一种有限指挥权。 因此,我们需要从两个要点来重点分析:一是授权是否合理?二是信息沟通是否顺畅?(五)组织架构的建议物流部研发部生产部品保部电脑技术部人力资源部市场营运部市场策划部广东分公司商品管理部董事长总经理财务部电商事业
4、部副总经理管理委员会供应链中心营销中心二、人力资源工作目标规划(一)重点从策划,生产、品保、品牌管理、商品(现销售部)五大职能部门入手,逐个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通过部门职能划分、岗位工作分析等方式,建设用人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基础。针对各部门、岗位的职能和工作性质,设计薪酬和绩效管理机制并逐步导入。(二)重点打造人力资源基础建设,提升核心管理团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提升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和能力。(三)人力资源部门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模块分化管理升级,搭建人力资源各模块的基础管理结构,逐步健全人力资源部门管理职能;(四)建立部门“人效”评价管理机制,导入以中心/部门为单位
5、的目标责任管理体系,通过薪酬和绩效管理的变革,推动 “人效”提升和企业经营目标实现。(五)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SOP作业流程,规范现有的人事管理流程,在现有管理基础上尽量规避用工风险。三、人力资源部组织系统(一)部门架构人事专员薪酬绩效主管人力资源经理(二)人力资源部门四大职能1、满足企业战略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2、组织体系建设与完善(包括组织架构、部门职能、岗位职责、定岗定编等等)支撑企业战略发展,明确权责与分工,完善企业内部流程管理; 3、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与组织实施(包括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管理、职业规划与人才梯队等等),引进人力资源,有效开发人力资源潜能,激发人力资源价值的
6、充分发挥;4、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建立内、外部畅通的沟通渠道,创建和谐的劳资关系。 (三)岗位职责(略)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建设(一)确定部门职能与架构(二)工作分析1、通过调查问卷(见附件一)的方式收集岗位工作信息; 2、工作访谈(1)人力资源部协助用人部门通过工作访谈补充收集需求岗位工作信息;(2)用人部门负责人针对岗位工作的内容进行指导和纠正;3、编辑岗位说明书(岗位说明书模板见附件二),并组织学习;4、拟定/完善部门相关管理制度,用人实施部门工作流程重组。5、拟定部门人才能力提升与培养计划,并由人力资源部协助用人部门组织实施;五、岗位薪酬管理模式设计与实施(一)薪酬调查公司招聘区域主
7、要为广州周边,而对中高层管理或技术人才根据需要可适当扩大调查范围。人力资源部针对相关岗位实施区域性的薪酬调查,形成薪酬调查与分析报告。(二)根据薪酬调查报告,通过内部讨论,对岗位薪酬水平进行定位。(三)岗位薪酬结构设计岗位薪酬 = 能力薪酬 + 绩效薪酬 + 福利补贴。薪酬的结构比例按照岗位和职务的性质进行分类。1、业务类:能力薪酬(40%)+ 绩效薪酬(60%)+ 福利补贴2、技术及支持服务类:能力薪酬(70%)+绩效薪酬(30%)+ 福利补贴(四)岗位薪酬标准薪酬设计既要从岗位本身价值出发,也要从员工胜任能力情况考虑。岗位对胜任能力的要求决定了岗位价值,可分为“三维度”、“八要素”进行岗位
8、价值评估,确定岗位价值的职等。为体现同一岗位在不同胜任能力下的价值差异,设定不同岗位胜任能力下的薪级。1、岗位价值评价(1)岗位序列分类将岗位序列分为三大类,即“技术类”、“业务类”、“服务支持类”。技术类以“平面设计师”为参照的标准岗位,业务类以“市场督导”为参照标准岗位,服务支持类以“客服专员”为参照的标准岗位。(因为在评价前必须先完成岗位工作分析,故建议参照的标准岗位可根据工作分析进度进行合理的更改。)(2)根据岗位类别和性质设计岗位价值评价表;(3)成内部专业小组实施岗位价值评价,考虑到本方案实施是逐个部门开展,评价小组成员必须是与被评价岗位工作相关主要负责人(参照3-5人的标准)。(
9、4)根据规划的组织架构层次,建议将岗位职等划分为六个层次;根据岗位价值评价结果确定岗位的职等。制定企业的岗位职等参照一览表2、建立等级薪酬标准设计员工职业通路和薪酬晋升通路,为促进员工的能力成长和价值体现,根据现有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薪酬等级设计,即对每个职等内根据岗位胜任力的程度划分薪酬级别。以外部市场薪酬为指导,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薪酬水平定位和人才梯队建设的需要,确定薪酬层级数和级别之间的薪酬差异,从而制定企业的岗位薪酬等级标准参照一览表。(五)薪酬的导入与管理1、能力评价+绩效评价管理员工的薪酬晋升;在薪酬导入初期,建议能力薪酬实施同岗同酬。然后根据岗位性质、特点以及人力资源的现状,定期开展
10、员工胜任能力评价和绩效评价。2、通过工作分析形成的岗位胜任能力模型,设计岗位胜任能力评价表进行岗位胜任力评价。可作为员工转正评价和员工薪酬晋升评价工具之一。3、公文筐评价方式,即规范转正和薪酬晋升的述职管理,并作为员工转正和晋升评价工具。4、日常的绩效评价(详见下文介绍)的结果作为薪资晋升的主要依据。(六)搜集近几个月的相关数据进行薪酬测算(详情略),对异常情况进行调整。六、绩效管理模式的设计与实施(一)目标计划管理1、年度目标的确定根据市场环境,企业经营状况,资源投入计划以及其他相关信息,董事长组织股东会议或扩大会议,通过集体议会制的方式,确定年度经营目标。2、目标分解与部门年度工作规划(1
11、)依据公司年度经营目标计划,通过“鱼骨法”实施部门目标分解,并同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目标沟通;(2)各部门依据拟定年度目标和工作规划报告,提交董事长审阅、修正;(3)年度述职会议,调整完善并确定各部门年度目标和工作计划;(4)依据部门提交的年度目标责任和工作计划,人力资源部拟草目标责任书,签订目标责任状,正式纳入年度目标考核。3、目标分解与月度计划(1)依据部门年度目标计划,各部门负责人拟定本部月度目标计划和工作计划,提交董事长审阅/修正。(2)月度例会,调整完善各部门月度目标和工作计划并审批实施;(3)依据部门月度目标计划,人力资源部拟定部门月度绩效考核方案,纳入部门级月度考核;(4)在用人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力资源 工作规划 1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