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共92页).doc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共9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共92页).doc(9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小学数学第六册教材分析一、本册的知识体系、知识梯度。知识体系: 依据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和小学数学三年级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第六册数学教材编排了如下内容:乘法、实际问题、实践活动、年月日、擦灰姑娘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平移旋转和对称、分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方向与路线、统计的初步知识和总复习共十二个单元。知识梯度: 本册教材是根据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三年级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数学知识符合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和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着眼于整体;促进学生思维的质的发展;为学生的迁移创造条件,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
2、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数学能力得到培养,智力得到开发,同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1、在数概念方面使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1) 初步认识几分之几和几分之一。能正确地读写简单的分数,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2)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一位小数。2、在计算方面(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10和两个整十数相乘的口算方法。(2)使学生知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3、在应用题方面会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本册教学内容及要求。本册
3、教学内容包括:乘法、实际问题、实践活动、年月日、擦灰姑娘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平移旋转和对称、分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方向与路线、统计的初步知识和总复习共十二个单元。知识要求: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10和两个整十数相乘的口算方法。2、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每月各多少天,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3、使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4、初步认识几分之几和几分之一。能正确地读写简单的分数,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5、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一
4、位小数。能力要求:(1) 使学生知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 使学生在理解面积的基础上,掌握长方形、正方向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 通过动手操作、具体观察,使学生认识对称图形并能画出简单的对称图形。 (4) 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5) 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6) 会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7) 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8) 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德育要求:1、通过调查租车价钱的活动,使
5、学生知道租车的价钱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考虑问题时要从多方面去想。2、通过活动中小组同学间的互相配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三、总课时安排:一、乘法5节1、两位数乘10、100、1000、2、两个整十数相乘3、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例14、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例2、例3、5、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二、实际问题:3节1、用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用先除后乘(或再除)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用先乘后除的方法解决问题三、实践活动(一)1节四、年、月、日、2节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2节1、 面积和面积单位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六、实践活动(二)
6、1节七、平移、旋转和对称2节1、平移和旋转2、对称八、分数的初步认识6节1、例1分子是1的分数2、例2几分之几3、例3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的比较、例4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等于14、例5分子是1的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5、例6同分母分数加法6、例7简单的分数减法九、小数的初步认识:5节1、例1一位小数的几何意义2、例2一位带小数3、例3纯小数大小的比较4、例4用超市海报讲小数加法5、例5竖式十、方向与路线2节方向与路线单元小结:十一、统计初步知识:3节1、例12、例23、例3 机动10节十二、总复习(共6课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单元结合具体情景学习乘法,使学生进一
7、步认识乘法的意义,并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从数学角度观察生活中事物的意识。掌握两位数乘10和两个整十数相乘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知道两位数乘两位数得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结合具体情景,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会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算法,以及将估算与精确计算相结合来解决问题。二、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是准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三、单元课时安排 口算乘法 2课时 两位数乘法笔算 6课时 整理与复习 2课时口算乘法1(两位数乘10)教学目标 (1)掌
8、握两位数乘10的方法(2)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3)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鼓励算法多样化。(4)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能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10的口算算理,熟练地进行口算。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计算两位数乘10、100、1000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后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2 65 9323 56 392、观察算式有什么特点?410 1023 95100107 46100 81000说说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么计算?二:新授1、出示例1学习两位数乘10一盒彩色铅笔12枝,10盒有多少枝?
9、(1)读题解答列式:1210=(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3)1210的多少?你是怎么想的?讨论看谁的方法想的和别人不一样。方法一:把12拆成10加2,用10和2分别乘10,再相加。还可以怎么算?方法二:可以把10拆成9加1,先用12乘9,然后再加12。方法三:可以把10拆成5乘2,先用12乘5,然后再乘2。方法四:1210表示12个10,12个十是120,所以可以直接在12后添一个0。板书:1210=120 1021010=100(10个10是100)210=20(4)练习3110 1710 2410 1016 1028听算:3210 2110 6510 10732、学习两位数乘100、100
10、0我们会算两位数乘10,那乘100、1000怎么算?出示:12100 121000小组算互相说计算方法反馈三:巩固练习,总结计算规律。1、试一试410 1023 95100107 4610 100731510 1052 81000(1)计算(2)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推理法:一个两位数乘10,10后面有一个0,得数就在这个两位数后添一个0;乘100,100后面有两个0,得数就在这个两位数后添两个0;乘1000,1000后面有三个0,得数就在这个两位数后添三个0。2、练习(1)老师出题听算13100 10038 2510 10009同学互相出题口算(2)第3页练一练(1)(2)解决问题并解答读
11、题说解题思路,解答四: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课后小记: 口算乘法2(两个整十数相乘)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个整十数相乘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 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体现算法多样化。(3)通过合作、探究、归纳,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发现数学规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计算两位数乘法。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1、70、60、50、80分别表示什么?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10,上边的4个数分别乘10,应该得几?7010 6010 5010 8010口算方法:在70、60、50、80的末尾直接添一个03、
12、口算710 210 510760 290 580对比上下两组题,你发现了什么?二:新授1、出示例2为支援灾区,往灾区送大米每袋50千克,一车共装60袋,一共运走多少千克?(1)读题解答(2)为什么用5060?(3)5060的多少呢?你能用你学过的知识解决吗?看谁想的和别人不一样。方法一:60里有6个十,50里有5个十,先用65得30,再添上两个0,得3000。方法二:先用50乘10,得500,再乘6,得3000。方法三:先用60乘10,得600,再乘5,得3000。2、同学们灵活地应用旧知识解决了两个整十数相乘的题,让我们做些练习看你能总结出什么?2090 4030 5080 7070 903
13、0三:巩固练习1、老师出题听算3050 5060 2080 4090 同学互相出题口算四: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7060=420 07060=420 07060=4200 课后小结:笔算乘法1(不进位)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通过观察、猜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总结,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体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演233 165 80823 16 80
14、 3 5 8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说计算过程。2、口算2410 242 2330 232二:新授1、出示:奶厂给向阳小区送牛奶,每箱24瓶,10箱共多少瓶?提问:求10箱共多少瓶,为什么用乘法计算?2410表示什么意思?2、变题:奶厂给向阳小区送牛奶,每箱24瓶,小区居民订了12箱,共多少瓶?(1)读题列式并估算板书:2412=2412表示什么意思?请你用我们学过的估算方法,估计2412的积大约是几?(2)口算谁能较准确地口算出2412得几?拆数方法想一想你可以把12拆成几和几?(板书10+2)板书:2410=240242=48240+48=288(3)教学竖式刚才我们用估算和口算的方法计算出了
15、2412的积,怎么用竖式计算2412呢?板书: 2 4 1 2 问:先求什么?怎么计算?再求什么?12中的“1”表示什么?板书: 2 4 1 2240在竖式里应该怎样写?为了简便,我们通常把个位上的“0”省略不写。(边说边擦去竖式中的“0”)这时“4”应该对准哪一位?为什么“4”对准十位上?(十位上的1乘个位上的4,得4,表示的是4个十,所以4要写在十位上)最后怎么办?概括计算方法: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怎么办?谁能完整地把这道题的计算过程再说一遍。三、试一试完成下面的计算 2 3 1 4 3 2 2 1 4 6 1 4例1和复习板演题对比,你发现了什么?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设计:两位数
16、乘两位数 2412=288(瓶) 6237=2294(元) 8460=50402410=240242=2424048=2882 4 1 2 4 8 2 4 2 8 8 课后小记: 笔算乘法2(进位、有零)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观察、猜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总结,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体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算法是什么
17、?二、新授谈话:你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了吗?出示:你们帮一位老师算一算,每人交书费62元,全班有37人,一共交多少元?1、读题列式独立计算板书:6237= 6 2 3 7边计算边叙述计算过程(1)先用个位上的7去乘62个位上的2,得14。出现进位怎么办?接着用7去乘62十位上的6,得42,加进位1得43。3写在十位上,4写在百位上。(2)再用十位上的3去乘62个位上的2,得6。6写在十位上。追问:为什么?接着用3去乘62十位上的6,得18,表示18个百,8写在百位上,1写在千位上。(3)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得2294。2、我们算得对吗?怎么验证?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学生独立
18、验算。订正板书:交换因数位置,积相等。3、探讨:如果在一个因数的末尾出现0时应该怎么计算?出示:8460= 5040 独立完成后订正反馈 8 4 8 4 6 0 6 00 0 5 0 4 05 0 45 0 4 0注意横式报到讨论:怎么计算简便?三、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应该怎么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板书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 6 2 验算 3 7 84 3 7 6 2 60 434 7 4 5040 186 22 2 2294 22 9 4交换因数位置,积相等。课后小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学目标 (1)掌握估算方法。(2)利用估算的结果对笔算的结果进行验证。(3)培养学生的估算
19、能力。(4)通过实验、猜测、验证、交流,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教学重、难点:掌握估算的方法,灵活地进行估算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在做一道题前我们可以对它进行估算,做到心中有数。还记得上学期我们进行过这方面的训练。两个数相乘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因数看成整十数。练习(把谁看成谁)读题看哪个数更接近整十数就把它看成整十数。879 或 879 426 10 90 40估算,说出大概结果二、新授1、出示:海豚表演场平均每排有29个座位,一共有22排,全校有550名学生,都能坐下吗?要求“全校有550名学生,都能坐下吗?”先要求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 三年级 下册 数学教案 9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