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开发模式(共16页).docx
《区域开发模式(共1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开发模式(共16页).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区域开发模式第一章 导论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区域开发战略 一、均衡开发战略 (一)基本观点 区域开发要推动所有产业部门同时发展,齐头并进;保持各个地区之间的均衡,由此来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持续发展。 (二)理论依据 1、各个产业之间存在着互补性,一个产业的供给恰好是另一个产业的需求,因此,各个产业之间必须保持均衡的发展关系。2、“贫困的恶性循环”:在不发达地区,资本形成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存在着循环关系。 供给方面: 需求方面: 因此,要启动和发展经济,必须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其办法就是实行均衡开发战略,同时推动各个产业和地区的开发。 二、非均衡开发战略 (一)基本观
2、点 区域开发要集中力量率先发展关联效应大的产业部门,并以其为核心引导和扩大对其他产业部门的投资;在地区发展方面,应优先发展相对发达的地区,通过他们来支持和带动其他不发达地区的发展。(二)理论依据 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均衡性。在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中,产业之间一直处于非均衡状态。产业之间的短期均衡是一系列非均衡发展造成的,因此,实现持续增长必须不断创造短期的非均衡,依靠重点发展某些产业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所选重点产业必须是能对其他产业产生广泛的直接或间接的诱发作用,其产品能为其他产业提供需求,从而拉动其他产业发展。 通过产业的发展带动区域的发展。 三、协调倾斜开发战略 (一)提出的原由 均衡开发
3、战略的不足:缺乏同时启动或推动所有产业和地区的大规模投入条件。 非均衡战略的不足:加剧产业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发展非均衡,引起经济和社会发展失调,导致区域经济增长的波动。 (二)基本观点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和区域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协调关系,同时在它们之间又必须有重点,依靠这些重点来带动其他产业和地区的发展。 (三)具体做法 在进行区域开发时,一方面要通过调整产业之间、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它们处于协调发展状态;另一方面,要选择少数、重点产业、地区,对它们实行投入、政策等的倾斜,加快其发展步伐,形成区域开发的核心,从而带动其他产业和地区的发展。四、资源转换型开发战略 (一)基本观点 开发利用
4、本区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具体做法 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形成区域的主导产业或优势产业,把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作为重点地区。依靠资源型主导(优势)产业和重点地区,来构成区域发展的核心和主导力量,围绕区域优势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来组织区域经济。 应充分考虑市场变化的影响,这样才能将资源优势真正转换为经济优势。 该战略适用于自然资源富集、处于发展初期的区域。五、市场导向型开发战略 (一)基本观点 以市场的需求变化为导向,根据市场的需求结构状况和变化趋势,结合本区域的发展条件,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开发方向,由此来选择和发展区域的主导产业,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优势
5、。 (二)具体做法 根据区内、区外的市场变化来配置区内和区外的资源,由此形成的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该战略适用于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区域。成都双流彭镇万亩葡萄观光园成都双流彭镇富硒葡萄喜获丰收六、技术导向型开发战略 (一)基本观点 以技术创新和应用来调整和更新产业结构,从而增强区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二)具体做法 强调区域的主导产业应该是技术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产业,同时,要积极推广新技术,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在空间上,要选择少数技术研究和开发活动集中、技术(或知识)密集、产业集中地作为重点,形成区域的技术创新中心。 该战略适用于经济发达的区域。第
6、二节 区域开发模式 一、据点开发模式 (一)理论基础 增长极理论 (二)具体做法 在有区位优势的少数城市选择主导产业,进行重点扶植,使其迅速增长,扩大规模和对外的辐射力,形成区域经济的增长极,逐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在经济发展水平低,传统产业比重大,资源丰富但技术条件差,城市不发育,中心城市没有形成辐射的区域,适宜采用此模式。 四川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提出是据点开发模式的应用。二、点轴开发模式 (一)理论基础 点轴开发理论:在区域开发的过程中,会逐步形成若干增长极,这些增长极之间最易产生要素和经济活动的集聚与扩散,于是就会在它们之间建立起各种交通运输线、动力供给线、信息传递线、水源供给线,产
7、生相对密集的商品流、人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从而形成区域内相对发达的轴线。 具有良好区位优势的轴线又会吸引区域内其他地区的要素、经济活动向此聚集,这样,就会在原增长极周围和轴线经过的地区形成新的增长极。 在新老增长极之间、新增长极之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又会产生更低层次的点轴系统。 点轴系统的产生,推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二)具体做法 在据点开发模式形成增长极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各种联系线(交通运输线、信息传递线、水源供给线、动力供给线等),促进增长极之间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的流动,形成发达的轴线,使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进一步向轴线集中,形成新的增长极,从而形成点轴系统。 三、网络开发模式 当
8、区域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依托已经建立起来的点轴等级体系,发挥各级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组织与先导作用,同时,以各级轴线为基础,建立起要素的各类流通或传递网络,把各个地区连接在一起,逐步实现区内经济一体化。 该模式一般适宜于经济较发达的区域采用。 根据空间一体化的一般规律,在区域点轴体系完善后,开发重点应放在点轴与其腹地之间的交通与通讯等基础设施网建设上,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 第一章 导论主要内容 1、结构失衡的主要表现(1)产业结构失衡:产能过剩与需求旺盛并存产能过剩与需求旺盛并存的根本原因是供需结构失衡 加大创新力度,调整产业结构,是促进供需平衡的关键。 东
9、西部地区GDP绝对差距日益拉大 (2)区域结构失衡:发达的东部和落后的西部并存 东西部地区之间发展差距产生的原因(3)城乡结构失衡:发达的城市和落后的乡村并存 城乡差距来自于产业差距,即农业劳动生产率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 2、结构失衡的后果 (1)经济下行 经济下行的直接原因:投资不足、消费不足 投资不足:固定资产投资额下降,深层原因是产业结构失衡。 消费不足: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降,深层原因是区域结构、城乡结构失衡。 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更可怕通货膨胀是国家货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的大幅度上涨的现象,表现为老百姓口袋里的钱不值钱。 通货紧缩
10、是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的现象,表现为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没有钱,意味着市场萧条,降价意味着企业活力不够,销路不畅,必然导致失业率上升。(二)协调发展的理论内涵协调发展不同于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区域开发推动所有产业部门同时发展,齐头并进;保持各个地区之间的均衡,由此来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我国“三线”建设遵循的是均衡发展思想。 协调发展不同于非均衡发展。 非均衡发展:区域开发集中力量发展某一个产业部门;在地区发展方面,优先发展相对发达的地区。 协调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和区域之间保持一种协调关系,在产业之间和区域之间有所侧重的基础上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形成合理的产业体系和区域结构关系
11、,推动所有产业和所有地区发展。 (三)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工业结构协调 中央及部委出台系列去过剩产能政策2013.10.18(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通过5年努力,使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总量与环境承载力、市场需求、资源保障相适应,空间布局与区域发展相协调,产能利用率达到合理水平。2015.12.2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依法为实施市场化破产程序创造条件,加快破产清算案件审理。提出和落实财税支持、不良资产处置、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以及专项基金补助等政策,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做好职工安置工作,严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产能过剩。
12、 2016.1.12(发改委)供给侧改革将以钢铁、煤炭等行业为重点,力争在化解产能过剩方面取得突破,同时中央将设立专项资金,对地方和企业化解产能过剩进行补助,这个补助的资金主要用于人员安置。 2016.1.26(发改委等部门)就煤炭产能过剩征求意见,包括暂停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淘汰落后产能,引导僵尸企业退出等措施。未来三年,中国将关闭4300家煤矿,分流人员100万人。 2016.2.4(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行业兼并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产能利用率趋于合理,产品质量和高
13、端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升。 2016.2.5(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从2016年开始,用3至5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3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工业升级战略o 中国制造2025:五大重点工程 2、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的区域结构 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3、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的城乡结构 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农村就地城镇化新市镇,是小城镇在由“乡村型”向“城市型”提升转型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城市性”的新型小城镇。 新市镇的
14、4个特征以旅游功能为主导的黄龙溪古镇硬形态优、软形态弱的汉旺新镇新市镇建设的一般路径案例:濛阳镇以现代农业为引擎形成以产兴城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体系。一是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促使传统农耕农业向现代科技农业转型升级二是打造农(副)产品物流园开启植根西南联动全国面向世界的农产品市场三是打造农(副)产品加工园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和品牌知名度四是打造科技育种研发基地加快实现农业科技化高端化前沿化五是打造国家级蔬菜博览会比肩山东寿光加快农业国际化发展进程六是打造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现代生态田园城市示范新区七是优化互补配套产业完善产业链条并着力培育产业集群一是产城一体的城乡规划蓝图基本绘就二是内通外联的区域
15、交通路网无缝对接三是功能齐备的基础配套设施建立健全四是现代生态的濛阳新城建设强势推进濛阳镇创新设立三大平台,搭建新型管理架构。新农村建设:从“三农”到“三就”的再造 崇州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社杨柳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机制 崇州桤泉农业服务超市能提供从技术、劳务、农机、植保服务到粮食烘储等9项“一站式”、“一条龙”服务。 土地入股保底分红、经营收入分红、在土地上打工收入成为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的主要收益。 崇州市不定期将农业职业经理人组织到实训基地进行实训。 农村就地城镇化并不是村庄原地城镇化,而是根据各村庄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与周边城镇和村庄的空
16、间关系,打破自然村、行政村的界限,改造旧村,合村并点,形成更便于生产生活的乡村“大社区” 。 苏州农村社区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崇州桤泉镇正在实现就地城镇化第二,资金支持2015年末,我国外汇储备达3.33万亿美元。“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的好处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西部地区将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货物将通过铁路、公路从西部直接运往欧洲,有利于推进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二)长江经济带建设: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经济带在我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的地位长江经济带在我国扶贫攻坚战略中的地位国家在全国共划分了11个集中连片特殊
17、困难地区,加上已明确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共14个片区,680个县,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的主战场。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 1.六盘山区(61县:陕西7、甘肃40、青海7、宁夏7) 2.秦巴山区(75县:河南10、湖北7、重庆5、四川15、陕西29、甘肃9) 3.武陵山区(64县:湖北11、湖南31、重庆7、贵州15) 4.乌蒙山区(38县:四川13、贵州10、云南15) 5.滇桂黔石漠化区(80县:广西29、贵州40、云南11) 6.滇西边境山区(云南56县) 7.大兴安岭南麓山区(19县:内蒙古5、吉林3、黑龙江11) 8.燕山-太行山区(33县:河北22、山西
18、8、内蒙古3) 9.吕梁山区(20县:山西13、陕西7) 10.大别山区(36县:安徽12、河南16、湖北8) 11.罗霄山区(23县:江西17、湖南6) 12.西藏片区(74县)13.四省藏区片区(77县):云南(3县)/四川(32县)/甘肃(9县)/青海(33县)四省藏区 14.新疆南疆三地州片区(24县):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 5、长江经济带的四大战略定位 (1)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2)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3)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4)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6、长江经济带的六大建设重点 (1)沿江综合立体交通建设(提升长江黄
19、金水道功能;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2)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3)全面推进城镇化 (4)培育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优势 (5)建设绿色生态廊道 (6)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增强创新能力 打造工业新优势 壮大现代服务业 促进农业现代化 (3)全面推进城镇化 主战场:五大城市群(3大2小)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上海、江苏、浙江、安徽) 一中心(上海)、三副中心(南京、杭州、合肥);两带(沪宁合主轴带、沪杭主轴带) 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 成渝城市群(成都经济区、重庆经济区) 黔中城市群(贵州中部地区) 滇中城市群(云南中
20、部地区)(4)培育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优势 双向开放:向东开放(上海)向西开放(云南);统筹沿海内陆沿边开放 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互动 渝新欧 蓉新欧 义新欧 (汉新欧、合新欧) 长江大通关(6)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国家层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国家部门层面: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以及环境保护部华东、华南、西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等机构,协同推进长江防洪、航运、发电、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 地方政府层面 社会合作组织(三)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 (1)京津冀三地发展的内在要求 p 长期以来,北京凭借其首都优势,集
21、聚了周边乃至全国大量优质资源,这种强大的“虹吸”效应,不仅导致出现了“环首都贫困带”,而且使首都北京因过度集聚深受“大城市病”困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北京首都核心功能的正常发挥。 北京“大城市病”的根源在于功能过于集中,要突破发展瓶颈,根本出路在于功能疏解。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的过程,既给邻近区域带来发展契机,同时也是首都北京实现转型升级的“蝶变”过程。天津的主要优势:海港优势、现代制造优势、科技教育优势、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 天津的主要问题: 从产业结构看:重化工业比重较大; 从发展后劲看:外来嵌入式大项目根植性差,经济的内生性不强,发展后劲堪忧; 从发展阶段看:仍处于工业化后期集聚极化
22、阶段,与周边竞争多于合作; 从发展环境看:经济大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与改善民生的矛盾仍较为突出。河北:需要北京和天津的支持河北的主要优势: 空间优势如保定市面积2.2万平方公里,比北京、天津都大;张家口的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京津两市之和,还有1536.57万亩未利用土地;沧州1.4万平方公里,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供开发。区位优势处在京津两地的外围。 港口优势有黄骅港、秦皇岛港、唐山港 生态和旅游优势如张家口有崇礼滑雪场、坝上草原、官厅水库和地热温泉;保定有白洋淀、白石山;衡水的衡水湖;邢台的大峡谷;产业合作基础优势北京亦庄与廊坊合作,共建新兴产业、高端制造示范区;北京凌云公司落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区域开发 模式 1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