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第一部分--专题二-第1讲(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第一部分--专题二-第1讲(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选择题1(2011大纲全国卷)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若在该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A甲乙,被动运输C甲乙,主动运输 D甲乙,主动运输2(2011北京高考)下列与细胞内物质运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合成的ATP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B氢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液泡内C溶酶体内的酶由内质网形成的小泡
2、(囊泡)运入D内质网的膜结构成分可以转移到细胞膜中3(2011海南高考)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SPW)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甲B乙 C. 丙D丁4某同学拟选择一种半透性的膜材料,用于自制渗透计。他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示意图),对收集到的四种材料甲、乙、丙和丁进行试验,得到了倒置漏斗中的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据图分析,该同学应选择的膜材料是()A甲B乙 C丙D丁5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B
3、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TP的分布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D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6NaK泵由四个亚基(多肽)组成,其中一个亚基向着细胞质的一面有一个ATP结合位点和三个Na结合位点,外表面有两个K结合位点。NaK泵利用ATP供能,将Na从细胞内逆浓度梯度排出,将K从细胞外逆浓度梯度主动运入。下列对此过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Na和K出入细胞是主动运输的过程BNaK泵是一个可同时反向转运两种离子的载体蛋白,该过程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无关C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这一过程可能会造成细胞膜内外产生电位差二、非选择题7(2011海南高
4、考) 原尿中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浓度与血浆中的基本相同。原尿经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选择性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后形成尿液。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组织液。图为肾小管壁及相关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_(高于、低于、等于)组织液中的。(2)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需要_的参与。(3)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分的原理是_,原尿中葡萄糖未能被完全重吸收从而导致尿量增加的原因是_。8(2011淄博一模)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与ATP、酶有密切关系。下面甲图表示了细胞某些代谢过程与ATP的关系,乙图表示酶在化学变化
5、中的作用。请分析回答:(1)甲图中,若生物体为蓝藻,细胞消耗ADP的主要场所是_。而在玉米体内,叶肉细胞通过生理过程产生ATP的具体部位是_。(2)从太阳光能转变为骨骼肌收缩所需的能量,需要依次经过甲图中_(填数字)过程。(3)乙图中,若表示过氧化氢酶作用于一定量的H2O2(温度和pH等条件都保持最适宜)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在d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的主要原因是_。若其他条件不变,将该酶的浓度增加一倍,请在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4)过氧化氢酶之所以能够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是因为它能_。Fe3也能催化H2O2的分解,但与过氧化氢酶相比,要达到生成物量的最大值,反应时间一般_d分钟。答案
6、及解析1 【解析】水分子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被动运输。用完全营养液浸泡紫色洋葱,保持了外表皮细胞的生活状态(细胞液浓度为甲),用0.3 g/mL蔗糖溶液处理时,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由于蔗糖分子不能进入细胞,细胞失水导致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升高。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放入蒸馏水中的细胞仍保持生活状态,因蒸馏水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导致质壁分离复原。随着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逐渐降低,逐渐恢复至甲,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此时外表皮细胞液浓度为乙。故此实验过程中,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应为甲乙。【答案】B2【解析】内质网膜可以“出芽”形式形成具膜的囊泡,最终转移到细胞膜而成为
7、它的一部分,故D正确;叶绿体光反应阶段合成的ATP仅供暗反应利用;氢离子以主动运输方式完成跨膜运输;溶酶体内的酶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具膜小泡运入。【答案】D3【解析】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而能增大反应速率,使反应物浓度快速下降。【答案】D4【解析】渗透装置中半透膜的选择应遵循: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分析题中图2可知:乙、丙、丁三种材料均不符合渗透装置中半透膜的要求。【答案】A5【解析】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但细胞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用于生命活动。细胞质和细胞核进行的许多生理过程,都需要能量,所以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都有ATP。细胞有氧呼吸的
8、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ATP。ATP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光合作用)、化学能(呼吸作用),产生的ATP也可转化为光能、化学能、电能等。【答案】A6【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Na和K出入细胞的过程均消耗ATP,均逆浓度梯度,故为主动运输过程。由于运输过程中NaK泵上每次携带Na和K数目不等,故可能会造成细胞膜内外存在电位差,并说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及磷脂分子是运动的,即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同时说明细胞能够选择吸收K而排出Na,即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答案】B7【解析】(1)依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组织液”可推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高于组
9、织液中的葡萄糖浓度。(2)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原尿中葡萄糖浓度与血浆中的基本相同”、“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可推知原尿中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ATP的参与。(3)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分的原理是渗透作用。原尿中葡萄糖未能被完全重吸收,会使原尿渗透压增加,水分重吸收减弱,造成尿量增加。【答案】(1)高于(2)主动运输载体蛋白和ATP(3)渗透吸水肾小管腔中液体的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渗透压高,水分重吸收减弱,造成尿量增加8【解析】蓝藻为原核细胞,产生ATP的结构只有细胞质基质,而玉米为真核细胞,产生ATP的过程既有细胞的呼吸过程,也有光合作用过程,其场所为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从太阳光能转变为骨骼肌收缩所需的能量,需要依次经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经过暗反应,转化到有机物中,经细胞呼吸再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然后ATP水解供给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答案】(1)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2)(3)底物已完全被消耗尽如图虚线所示(4)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长于)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