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共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吸收光谱:又称吸收曲线,是以波长(nm)为横坐标,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所描绘的曲线。2吸收峰:曲线上吸光度最大的地方,它所对应的波长称最大吸收波长。3谷:峰与峰之间吸光度最小的部位,该处的波长称最小吸收波长。4肩峰:在一个吸收峰旁边产生一个曲折。5末端吸收:只在图谱短波端呈现强吸收而不成峰形的部分。6生色团:是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或n*跃迁的基团,即能在紫外可见光范围内产生吸收的原子团。7助色团:是指含有非键电子的杂原子饱和基团,当它们与生色团或饱和烃相连时,能使该生色团或饱和烃的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并使吸收强度增加。8红移:亦称长移,是由于
2、化合物的结构改变,如发生共轭作用、引入助色团,以及溶剂改变等,使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9蓝移:亦称短移,是化合物的结构改变时或受溶剂影响使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10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由于化合物结构改变或其他原因,使吸收强度增加称增色效应或浓色效应;使吸收强度减弱称减色效应或淡色效应。11强带和弱带: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凡摩尔吸光系数max大于104的吸收峰称为强带;凡max小于102的吸收峰称为弱带。12吸收带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R带:由n*跃迁引起的吸收带,是杂原子的不饱和基团,如羰基、NO、NO2、N=N;K带:共轭双键*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其特点是摩尔吸光系数值一般大于1
3、04,为强带。如丁二烯CH2=CHCH=CH2的max为218nm,为104,就属于K带;B带:是芳香族(包括杂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带。E带:也是芳香族化合物特征吸收带,是由苯环结构中三个乙烯的环状共轭系统的*跃迁所产生。分为E1和E2带。E1带的吸收峰约在180nm,为4.7104,E2带的吸收峰约在200nm,为7000左右,都属于强带吸收。13影响吸收带的因素:1位阻影响2跨环效应3溶剂效应(极性溶剂使*跃迁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使n*跃迁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4体系pH的影响14朗伯-比尔定律(Lambert-Beer):A=lgT=Ecl或T=10-A=10-Ecl;II0是透光
4、率;摩尔吸光系数:指在一定波长时,溶液浓度为1molL,厚度为1cm的吸光度,用或EM表示;百分吸光系数:指在一定波长时,溶液质量浓度为1,厚度为1cm的吸光度E11cm表示。EM=M10E11cm。按照Beer定律,吸光度A与浓度c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条通过远点的直线。15偏离比尔定律的因素:1化学因素2光学因素:非单色光、杂散光、散射光和反射光、非平行光3透光率测量误差。16紫外可见风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1光源:分光光度计要求有能发射强度足够而且稳定的、具有连续光谱且发光面积小的光源。紫外去和可见区通常分别用氢灯(发射自150nm至约400nm的连续光谱)和钨灯(取其波长大于350nm的光为
5、可见光源)。2单色器:其作用是将来自光源的连续光谱按波长顺序色散,并从中分离出一定宽度的谱带。3吸收池:用光学玻璃制成的吸收池,只能用于可见光区。4检测器:一般常用光电效应检测器,它是将接收到的辐射功率变成电流的转换器。(组成:光电池、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5信号处理和显色器。17吸光光度法中,吸收曲线描绘的是波长和吸光度的关系,而工作曲线表示了浓度和吸光度的关系。18在吸收光谱上,一般都有一些特征值:吸光度最大处叫吸收峰,峰与峰之间吸光度最小处叫谷,一个吸收峰旁边产生的一个曲折叫肩峰,图谱短波端强吸收而不形成峰形叫末端吸收。19显色反映的要求:被测物质与所产生的有色物质之
6、间,必须有确定的定量关系,方能使反映产物的吸光度准确地反映被测物质的含量。反映产物必须有足够的稳定性,以保证测得的吸光度有一定的重现性。如试剂本身有色,则反应产物的颜色与试剂颜色须有明显的差别,即产物与试剂对光的最大吸收波长应有较大差异,才能分辨产物的吸收与试剂的吸收。反映产物的摩尔吸光系数足够大(103至105),才能有足够的灵敏度。显色反应须有较好的选择性,才能减免干扰因素。对于萃取比色法,应有足够大的分配比,以保证完全萃取。20比色反映的反映条件:选用试剂不但应依据显色反映的灵敏度、显色的稳定性和反映的选择性,同时还应考虑试剂的用量。酸碱度:许多有色物质的颜色随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而改变,同
7、时显色反应历程也多与溶液酸碱度有关。时间:由于反映速度不同,完成反映所需时间常有较大差异。温度及其他2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波长范围:200760nm;近紫外区:200400nm;可见光:400760nm;远紫外区:100200nm22跃迁能量大小顺序:n* * n* * * * 23* :分子中键较为牢固,跃迁需要较大的能量,吸收峰在远紫外区。饱和烃类吸收峰波长一般都小于150nm,在200400没有吸收; * :孤立的* 跃迁一般发生在波长200nm左右,其特征是吸光系数很大,一般104 ,为强吸收。如CH2 = CH2 的吸收峰在165nm,为104 。具有共轭键的化合物,跃迁所需的能量降
8、低,共轭键越长所需能量越低; n* :含有杂原子不饱和基团,如 等化合物,这种跃迁吸收峰一般在近紫外去(200400)nm。吸收强度弱,小,约在10100之间。例如冰桶的max =279nm,为1030 ; n* :含 等基团化合物,这种跃迁可以吸收的波长在200nm左右。24校正曲线法测浓度:A=Kc 步骤:先配置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标准溶液,在测定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测定其吸光度,然后以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以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A-c关系图。 25吸光度:指光线通过溶液或某一物质前的入射光强度与该光线通过溶液或物质后的透射光强度比值的对数,用来衡量光被吸收程度的一个物理量。26透光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紫外 可见 分光光度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