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研发人员的柔性管理策略上(共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民营企业研发人员的柔性管理策略上(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营企业研发人员的柔性管理策略上(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民营企业研发人员的柔性管理策略(上) 2012年11月26日 10:48 来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年第3期 作者:肖鹏 齐菲 杜鹏程 字号 浏览量 内容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内容摘要:本文在分析民营企业应用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必要性的基础上,根据民营企业研发人员的特点,从职业生涯系统、激励方式、工作时间、薪酬体系、岗位设计和组织文化等角度提出了民营企业的柔性管理策略。关键词:民营企业,研发人力资源,柔性管理,策略据科技部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51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研究与开发人员全时当量229万人年,居世界第二位。虽然中青年人才已成为科
2、技人才队伍的主体力量,研发人员全球排位靠前,但我国大部分研发人员聚集在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研发人员相对较少。待遇较差,研发工作繁重,研发环境不尽人意的现象依然存在。在管理研发人员的过程中,许多民营企业家强调制度与规范的刚性时,缺少宽松与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理念。因此,柔性管理对于提高民营企业研发人员的研发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在分析民营企业研发人员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民营企业研发人员的柔性管理策略。一、民营企业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缺失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也是生产力,是财富的主要来源。许多如专利、科技发明等隐性知识是存在于每个企业的研发员工的头脑之中,很难通过显性方式对其进行刚性
3、控制。而与此相对应的是,柔性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不依赖固定组织结构和稳定规章制度来对员工产生内在引导作用,恰好能弥补刚性管理的不足与弱处,所以柔性管理模式正被许多企业所关注。但在实践中,仍然有许多民营企业因其管理的随意性与制度刚性,对于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尚缺少积极的认识和相应的手段。1.制度刚性太强导致人员流失严重几乎所有民营企业都存在着员工流失问题,且流失的大多数员工正是企业发展而迫切需要的关键性研发人才。尽管部分民营企业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制定了某些改进措施,但是仍然很难提供人才所需的良好工作条件和发展空间,难以实现人才效益最大化。据某调查研究表明,离职员工中有超过13认为,组织规章制度太多,
4、太繁琐,不能适应企业发展与员工基本需要,制度刚性太强,制约着工作空间,使得员工无法施展才干。2.激励手段落后众所周知,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激励效果发挥到最大值,但是仍然有许多民营企业对研发员工只采取物质激励的方式,通过简单的工资、奖金和分红等方式来激励员工,极少采取精神激励的方法(如工作激励、参与激励、竞赛激励和感情激励等)来提高员工工作热情,调动工作积极性。事实上,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70后和80后已经成为民营企业研发员工的主力,其需求内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态势,采用简单的物质激励已经无法满足这些千变万化的需要,已经不能起到调动研发员工积极性的作用。
5、3.缺乏长期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许多民营企业在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研发能力却停滞不前,无法突破行业技术瓶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制定战略规划时,常常忽视人力资源规划,既不考虑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及其与企业匹配程度与发展需要的符合程度,也不前瞻性地考虑研发人员需求数量与质量。然而,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来看,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石,只有将重心从物转向人,实施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才能促使民营企业各部门、各环节活动衔接一致,才能促进民营企业的长期发展。4.缺少宽松的组织氛围我国许多民营企业中的管理者,存在着以下问题:在企业内部强调领导作用,但是缺少服务意识;强调领导地位,但是缺乏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营企业 研发 人员 柔性 管理 策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