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之声流于来叶_唐代宫廷女诗人_袁凤琴.docx





《风雅之声流于来叶_唐代宫廷女诗人_袁凤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雅之声流于来叶_唐代宫廷女诗人_袁凤琴.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5卷第 3期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No.3, V L 5 2003 年 9 月 _ _ _ Journal of Wuhu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_ sept2003 风雅之声流于来叶 - 唐代宫廷女诗人 袁凤琴 (巢湖学院中文系,安徽巢湖 , 238000) 摘要: 在唐代宫廷诗歌界,活跃着一群才华横溢、不让须眉的女诗人,她们中较为突 出的是主局初、盛唐之交的上官婉儿、以学名家的 “ 尚宫五宋 ” 以及与她们齐名的鲍君 徽。她们兼有宫廷诗人和女性的双重身份,她们的诗作应该引起更多研究者的关注。 关键词 :唐代;女诗人;宫廷诗。 中图分类号 :
2、1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009-1114(2003)03-0054-04 Elegant Poems Are to Be Passed to Later Generations YUAN Feng-qin Abstract: In the Tang Dynasty in ancient China, there lived a group of talented royal poetesses, who could rival their contemporary poets. Among those poetesses, the remarkable ones wer
3、e SHANGGUAN Waner (the leading poetess between the early and the prosperous periods of Tang Djmasty), the five SHANGGONG Song sisters (famous for their knowledge and talent), and Bao Jun-hui (as famous as the “five Song sisters”). They were all women and royal poets, so they should have aroused the
4、attention of the researchers who study poems of Tang Dynasty. Key words: Tang Dynasty; poetess; royal poem. 收稿日期 : 2003-02-03 作者简介:袁凤琴, 1974年 4月出生,安徽巢湖人, 1998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北,助教, 苏州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 唐代三百年,是诗歌的三百年。诗人恰如 夜空的繁星,不可尽数,但女诗人却寥若晨星。 宫廷诗,亦为奉和应制诗,乃君臣之间的文字 酬唱,历代官职较高的诗人大多作过,但涉足 此类诗篇的女诗人却极为少见。然而,唐代
5、就 有这样一群 “ 专职 ”写作宫廷诗的女诗人,在 宫廷中随皇帝游宴赋诗,奉制唱和,诗作大多 清雅精致。这一群诗人中,比较突出的是主局 初盛唐之交诗坛的上官婉儿、以学名家的尚宫 五宋以及与五宋齐名的鲍君徽。她们立足君王 之侧与文人学士之间,优游文字,不让须眉。 这样一群女诗人理应受到 “ 女性文学史 ” 更多 的关注。 1. 上官婉儿:嘉猷令范,代罕得闻 上官婉儿( 664 710),初唐著名诗人上官 仪的孙女。唐代著名的宮廷诗人和诗歌评论家。 张说作昭容文集序云: “ 昭容两朝专美,一 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响 文章之道不 殊,辅佐之功则异 嘉猷令范,代罕得闻, 庶姬后学,呜呼何抑! ”
6、景龙文馆记亦云: “ 自通天后,逮影龙前,恒掌宸翰 至若幽 求英隽,郁兴词藻,国有好文之士 朝希不学 之臣,二十年间,野无遗逸,此其力也。 ” ( 太 平广记卷二七一引)可见她对武则天和中宗 两代朝廷的政坛与文坛的巨大影响。 上官婉儿自幼聪颖,旧唐书 上官昭容传 说她 :“ 及长 ,有文词,明习吏事 / 新唐书 上 官昭容传也说她: “ 天性韶警,善文章。年四 十,武后诏见,有所制作,若素构。 ” 婉儿出色 的文学才华,颇受武则天的赞赏自通天以来, 内掌诏命。 ”中宗即位, “ 大被信任,进拜昭容。 ” (全唐诗“ 上官昭容小传 ” )婉儿也充分利用 中宗的信任,力主皇家扩大书馆,增学士员,
7、引大臣名儒充选。帮助朝廷选用文人学士,提 倡发展文化。可见,当时文坛因她的努力而大 为热闹。 婉儿之诗大多失传,全貌已不可得,全唐 诗中存诗六题三十二首,其内容大体上可分 为二类: 1.1. 叶下洞庭初, 思君万里余 这类抒情叙怀之作,目前仅存彩书怨 一首 m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露浓香被冷, 月落锦屏虚,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 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此诗描写了一位女子在秋日怀念她远离的 丈夫,环境气氛的渲染和传神的细节描写交相 辉映,情真意切。第一句用典,(屈原九歌 湘夫人)引出下句的 “ 思君 ” ,一 “ 思 ” 统领 全文,以下各联都是 “ 思 ” 的注脚。 “ 冷 ” 、
8、“ 虚 ” 二字,情景交融。全诗章法严密,平仄对仗, 皆合五律格局。难怪钟惺赞此诗: “ 能得如此一 气清老,便不必奇思佳句矣!此唐人所以力追 声格之妙也。既无此高深,却复削精彩,难 乎其为诗矣! ” 2 1.2. 太平辞藻盛,长愿纪鸿休 这类诗作具有很明显的奉和应制诗的痕 迹,现存四体六首 11,他们是九月九日上慈 恩寺登图群臣上菊花寿酒、奉和圣制立春日 侍宴内殿出剪彩花应制、驾幸三会寺应制 和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这类诗虽属常 见的应制诗,但不是一味的歌功颂德。它们或 清新隽雅,或景象阔大,与一般应制之作有所 不同。如其中驾幸三会寺应制诗: 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故台遗老识, 残简圣皇求
9、。驻跸怀千古,开襟望九州。四山 缘塞合,二水夹城流 .宸粉陪瞻望,天杯接献 酬。太平辞藻盛,长愿纪鸿休。 这首诗构景极为壮阔,尤以 “ 四山缘塞合, 二水夹城流 ” 一联,对仗极为工整,全无小儿 女之态,颇具大手笔风范。 1.3. 水中看树影,风里听松声 这类为写景记胜之作,现有长宁公主流 杯池二十五首 11,长宁公主流杯池实际上 是一组应制诗,中宗嘱婉儿写诗赞美长宁公主 流杯池,并令群臣唱和。但内容皆写景状物, 故而从应制诗中分出,归人写景记胜一类。这 组诗分五律六首、七绝三首、五绝九首、四言 五首和三言二首。清辞佳句,贯穿其中 .如 “ 攀 藤招逸客,偃桂协幽情。水中看树影,风里听 松声
10、” 。 “ 凭高瞰险是怡心,菌阁桃源不暇寻。 馀雪依林成玉树,残露点岫即瑶岑 这二 十五 首诗,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流杯池周围的景色。 构成一幅绚丽的园林山水 图,上承六朝陶谢之 绪,下开盛唐王孟之端 .堪为南朝山水诗至盛 唐山水诗过渡作品。 婉儿一身两任,她不仅是一位宫廷女诗人 , 还是一位优秀的宫廷诗评论家。她主局初唐与 盛唐之交诗坛,差第才俊,文臣学士的应制之 作,常由婉儿品评高下。唐诗纪事卷三记载 : “ 中宗正月晦日幸昆明池赋诗,群臣应制百余 篇。帐殿前结彩楼。命昭容选一首为新翻应制 曲。 ” 于是, “ 从臣悉集其下 ” ,等待婉儿评判, 不久,落选的诗 “ 纸落如飞 ” 。最后只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风雅 唐代 宫廷 女诗人 袁凤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