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导学案:第1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共2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导学案:第1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共2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导学案:第1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共23页).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能量高低与分层排布的关系。2.了解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规律。3.了解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4.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和实质。【自主学习】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在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通常在离核_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_的区域运动。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其关系如下:电子层(n)符号离核远近能量高低近远低高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3.(1)原子(离子)结构的表示方法,如下所示:(2)原子结构示意图
2、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而离子结构示意图中,二者则不相等。如:Na_Cl_阳离子:核外电子数小于核电荷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大于核电荷数。点拨电子层实质上是一个“区域”,或者说是一个“空间范围”,它与宏观上层的含义完全不同。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如钙原子由于受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的限制。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而不应该是。议一议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2)某原子M层电子数为L层电子数的4倍()(3)某离子M层和L层电子数均为K层的4倍()(4)离子的核电荷数一定等于其核外电子数()二、元素周期律1.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1
3、)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_的周期性变化(第一周期除外)。(2)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呈现_的周期性变化。2.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1)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现_,最低负化合价呈现_的周期性变化。点拨元素化合价的“三个二”二“特殊”。F无正价,O无最高正价;二“只有”。金属只有正价,只有非金属才有负价;二“等式”(主族元素)。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最低负价数值|最高正价数值|8。(2)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Na、Mg、Al与水(或
4、酸)反应的比较NaMgAl规律(同周期从左到右)单质与水(或酸)反应与冷水_反应,产生氢气与冷水几乎不反应,与沸水反应_,放出氢气;与酸反应_,放出氢气与酸反应_,放出氢气从水或酸中置换H2能力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NaOH_碱Mg(OH)2_碱Al(OH)3_氢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Si、P、S、Cl四种元素性质的比较SiPSCl规律(同周期从左到右)单质与氢气反应的条件高温磷蒸气与氢气能反应加热光照或点燃时发生爆炸而化合与H2化合能力逐渐增强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SiH4_PH3_H2S_HCl_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
5、)酸性强弱H2SiO3_酸H3PO4_酸H2SO4_酸HClO4强酸(比H2SO4酸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的变化。3.元素周期律内容:_。实质:元素周期律是_发生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点拨元素的性质包括: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等。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挥发性、溶解性、密度、硬度、熔沸点、导电性、延展性等。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性、碱性等。议一议在第三周期元素中,除稀有气体元素外:(1)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2)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
6、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用化学式回答,下同)。(4)最不稳定的气态氢化物是_。(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6)氧化物中具有两性的是_。【难点突破】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应用例1已知A、B、C三种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ABC,且都小于18,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元素的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C元素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1个。试推断:(1)三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A_,B_,C_。(2)画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A_,B_,C_。【归纳总结】1.确定元素的种类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某些特点可以确定元素的种
7、类,注意120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特殊关系。特殊关系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Li、Si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Be、Ar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C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O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4倍Ne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H、Be、Al最外层有1个电子H、Li、Na、K最外层有2个电子He、Be、Mg、Ca内层电子数之和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P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Be2.推断元素的性质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能力化学性质主要化合价稀有气体元素8(He为2)一般不易得失电子较稳定,一般不参与化学反应金属元素4易失电子金属性只有正价
8、,一般是13非金属元素4易得电子非金属性既有正价又有负价特别提醒(1)通常把最外层有8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是2个)的结构,称为相对稳定结构。稀有气体的原子就是上述结构,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8(K层小于2)时是不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不稳定结构总是通过各种方式(如得失电子、共用电子等)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2)过渡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2个,若原子最外层有n个电子:n1,位于第A族或过渡元素区。n2,位于第A族、0族或过渡元素区。n3时,则一定位于第n主族(n8时,位于0族)。变式训练1短周期元素中,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9、;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C元素原子M层电子数等于其L层电子数的一半;D元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D的阳离子与B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4种元素原子序数关系中正确的是()A.CDBA B.DBACC.ADCB D.BACD二、元素周期律例2已知X、Y、Z是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相对强弱的顺序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B.非金属活泼性:YXZC.原子半径:XYZ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硫氯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ClO4H2SO4H3PO4C.最高正化合价:氯硫
10、磷D.热稳定性:碘化氢溴化氢氯化氢3.下列各组微粒半径比较,错误的是()A.ClBrMg2NaC.RbKNa D.PSO4.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sClPB.热稳定性:HClAsH3HBrC.还原性:As3S2ClD.酸性:H3AsO4H2SO4H3PO45.原子序数为1117号的元素,随核电荷数的递增,以下各项内容的变化是填“增大(强)”、“减小(弱)”或“相同(不变)”(1)各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_,其原因是_。(2)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_,最外层电子数依次_。(3)元素的金属性逐渐_,而非金属性逐渐_,元素失电子能力逐渐_,得电子能力逐渐_
11、。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学习目标】1.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简单分区。2.进一步认识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3.了解元素的原子结构、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元素性质的关系。4.体会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在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中的指导意义。【自主学习】一、元素周期表的分区及元素化合价规律1.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区及性质递变规律请填写出图中序号所示内容。_ _ _ _点拨(1)周期表的左下方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钫),右上方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氟)。碱性最强的是FrOH,酸性最强的含氧酸是HClO4。(2)由于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之间没有严格的界线,因此,位于分界线附近的元素
12、,既能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又能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2.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之间关系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原子所能_的最外层电子数,而非金属的负化合价则等于使原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所需_的电子数。所以,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和它的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_。(1)最高正化合价_序数原子_电子数(O、F除外)。(2)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8。议一议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金属性最强的是钫,非金属性最强的是氦()(2)金属不可能具有非金属性,非金属不可能具有金属性()(3)锗元素属于金属元素,但也具有一定的非金属性()二、元素周期表和元
13、素周期律的应用1.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判断元素性质的_(或_)。2.应用于元素“_”的相互推断。3.预测新元素为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的_提供线索。4.寻找新物质(1)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_材料。(2)研究_附近元素,制造新农药。(3)在_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议一议将下面左右两侧对应内容连线【难点突破】一、元素位置、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例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关于元素X、Y、Z的叙述正确的是()X的气态氢化物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反应生成盐Y、Z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YH2YO4H3XO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
14、子半径按X、Y、Z的顺序逐渐减小B.单质的氧化性按X、Y、Z的顺序减弱C.三种元素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的顺序增强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减弱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判断例2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元素代号XYZW原子半径/pm1601437066主要化合价235、3、3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Y元素的金属性:XCu。(3)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者与酸(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等)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或反应的剧烈)程度。置换出氢气越容易,则金属性就越强。如Zn与盐酸反应比Fe与盐酸反应更易置换出氢气,则金属性:ZnFe。(4)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2016 学年 高一化学 人教版 必修 导学案 元素周期律 2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