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重点(共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重点(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重点(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第一单元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的理解“通过人实现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而设计的组织系统”,“为促进企业实现目标的规划性部署与活动方式”,“把人力资源实践活动与业务战略联系起来的过程”,它包括识别实施业务战略所需配备的人力资源能力和保障这些能力而专门设计的政策和实践做法。此外,还有以下四点特点:1、代表了现代企业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2、是对人力资源战略进行系统化管理的过程。3、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更高阶段。4、对企业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直线主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总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2、发展到高级阶段,以全新的管理理念,在健全完善企业人力资源各项管理基础工作的前提下,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实现了管理职能和角色的根本性转变,最终确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主导的具有指向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二.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必然结果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的发展时期经验管理时期 科学管理时期 现代管理时期2.罗伯特.欧文最早创建了绩效评价系统被称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3.美国管理学家泰勒,倡导的“动作与时间研究理论”,开创了现代劳动定额学以及工业工程学的先河,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制阐明的
3、原理,如挑选使用一流工人承担岗位工作通过系统化训练使工人掌握标准化操作方法,实现工具、设备、材料以及作业环境的标准化,为以后工作心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建立创造了条件。此外,泰勒提出的构建激励性工资报酬制度实行职能制或直线职能制坚持例外原则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劳资双方建立融洽的协作关系等论述,成为早期企业人事管理理论的基本范畴。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制度从劳动者的生理和物理方面研究劳动效率问题。4.哈佛大学教授梅奥以著名的霍桑试验,系统研究了作为社会人的员工及其社会需要的满足问题,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并进一步发展为行为科学理论。5.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论;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创立的“激励
4、保健”双因素理论;以及社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创立的X-Y理论等,被称为后期的行为科学。7.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三个具体发展阶段:传统人事管理由萌芽到成长迅速发展的阶段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替代传统人事管理的阶段现代人资源管理由初阶向高阶发展的阶段 8、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P7)人事管理的范围继续扩大各级直线主管和人事部门一样需要承担员工的责任企业人事管理不仅对内部员工负责,也必须对外部的社会和政府负责雇主接受了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观念,把人力当做财富的价值观。【能力要求】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特征的分析(3个特征,5个理论4个转变)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特征P7-8将企业经营的长期性目标作为人
5、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集当代多学科多种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于一身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性质和功能发生了重大转变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5种理论基础一般系统理论行为角色理论人力资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理论:3种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组织资源。3P;岗位、绩效、报酬一般系统理论:这个系统是开放的,员工的知识技能是“投入”,员工的行为是“转换”,员工的满意度和绩效是“产出”。3.人力资源管理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转变过程特点P9组织性质的转变管理角色的转变管理职能的转变管理模式的转变管理角色的转变:从管理程序、对象、期限、管理性质四个维度剖析(见图1,P11)1、变革的代理,组织的变革,培训与开发;
6、2战略伙伴、战略结合、战略实施;3行政管理的专家、构建人力资源基础,员工薪酬与绩效评估;4员工的领跑者、了解员工需求、员工的贡献率管理职能的转变:人力资源管理具有经营性和战略性双重职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扩展有纵向和横向之分,纵向扩展是以经营性职能为起点,逐步转换到系统性、方向性、全局性和长期性职能方面;横向由过去。发展到企业的社会职能即企业的社会责任方面。管理模式的转变:1管理的开放性和适应性2管理的系统性和动态性3管理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第二单元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设计与实施 (二)企业战略的一般特点 P14目标性(6个基本要素)全局性计划性长远性纲领性应变性、竞争性和风险性(三)人力资
7、源战略规划的概念它是企业在对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以及各种相关要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的全局利益和发展目标出发,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和发展所作出的总体预测、决策和安排。二人力资源战略的构成(一).企业战略分类1.按照管理范畴P18总体战略,也称公司战略业务战略,也称竞争战略、经营战略。一般指单一企业中职能战略,是涉及各个职能部门(如生产、技术、人事、财务、供应等)总体战略实现的分支战略2、从时限上分:长期(5年以上)与中短期战略规划(3-5年)3、从层级和内容上:a人力资源总体发展战略b组织变革与创新战略c员工培训开发战备d专才培养选策略e员工招聘策略f绩效管理策略g薪酬福
8、利与保险策略h员工激励与发展策略i劳动关系管理策略等。4、从性质上可区分为:P19-20A吸引策略B参与策略C投资策略。5.按照企业战略学的观点区分P19外部导向战略内部导向战略:是成功企业的核心战略 ;2个特点:建立在内部资源而不是外部约束条件的基础上;建立在不确定性资源而不是确定性资源的基础上三人力资源策略与经营策略的关系P19-241.企业可以采取两种(实际是三种)竞争策略P20廉价型竞争策略独特型竞争策略:创新竞争、优质竞争策略2.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种类: P20吸引策略投资策略参与策略3.企业竞争策略与人力资源策略对应关系P24/29廉价性竞争策略吸引策略 ;本策略适宜以扩大市场占有率
9、为目的或者生产比较稳定、技术变化不大的企业采用;特点是:中央集权、高度分工、严格控制,依靠工资、奖金维持员工的积极性。竞争策略以廉价取胜。创新竞争策略投资策略优质竞争策略参与策略 当企业采取高品质产品竞争策略时,起特点:企业决策权下方,员工参与管理,使员工有归属感;注重发挥绝大多数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详见图2,P23)【能力要求】P25一.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主要影响因素2.影响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因素P25-27(见图3,P25)(1)企业外部环境和条件:本行业发展状况与趋势 劳动力市场的完善程度 劳动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 工会组织健全完善程度(2)企业内部环境和条件 :P27企业竞争策
10、略的定位 企业文化建设的情况生产技术条件与装备 企业资本与财务实力3.企业文化种类P28(图4,P28),(图5,P29)(1)按照内向性和外向性,灵活性和稳定性分为四种类型家族式:强调人际关系,企业如同一个大家庭,彼此关心爱护,忠心敬业,发扬企业良好传统。发展式:强调创新和创业,企业组织比较松散,非正规化,一切注重发展和创新市场式:强调市场导向,以产品为中心,强调员工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和经营目标官僚式:规章至上,凡事循规蹈矩,要求员工有章可守、有法可依。企业强调组织结构的正规化,企业管理追求稳定性和持久性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精神为内核,最外层是物质文化层,也称企业硬文化;中间层是企业制度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 重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