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高一(下)期末化学复习试卷(理科)(共21页).doc
《2014-201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高一(下)期末化学复习试卷(理科)(共2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高一(下)期末化学复习试卷(理科)(共21页).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4-201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高一(下)期末化学复习试卷(理科)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I和I说法,正确的是()A I和I的核外电子数不同B I和I的中子数分别为74和78C I和I属不同种元素D I和I是同一种核素2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戊A 原子半径:丙丁戊B 金属性:甲丙C 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D 最外层电子数:甲乙3如图所示,是由碳棒、铁片和氯化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碳棒为正极B 碳棒上的电极反应
2、式为2H2O+O2+4e4OHC 铁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D 铁片为阴极4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干馏煤可以得到甲烷、苯和氨等重要化工原料B 用于奥运“祥云”火炬的丙烷是一种清洁燃料C 用大米酿的酒在一定条件下密封保存,时间越长越香醇D 氯乙烯、聚乙烯、苯乙烯都是不饱和烃5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A v(W)=3v(Z)B 2v(X)=3v(Z)C 2v(X)=v(Y)D 3v(W)=2v(X)6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第一层
3、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XYZWA X的最常见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酸性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比Z强C Z的单质与氢气反应较Y剧烈D X的原子半径小于Y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化学反应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B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状态有关C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全部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D 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8对反应 4NH3+5O24NO+6H2O,下列反应速率的最快的是()A v(NH3)=0.25 molL1min1B v(O2)=0.35molL1min1C v(NO)=0.01 molL1s1D v(H2O)=0.3 molL1mi
4、n19下列烯烃和HBr发生加成反应能得到1种产物的是()A CH2=CH2B CH2=C(CH3)2C CH3CH=CH2D CH3CH2CH=CH2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蛋白质、纤维、油脂、淀粉、聚乙烯都是高分子化合物B 蛋白质的水解产物为氨基酸C 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的利用、玉米制乙醇都涉及到生物质能的利用D 石油、煤、天然气、可燃冰、植物油都属于化石燃料11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H2SO4中,同时向a中放入少量的CuSO4溶液,下图表示产生H2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烯和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B
5、乙醇和乙酸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 乙烯和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 葡萄糖和蔗糖都可发生银镜反应13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B 若HnXO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C 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不一定是Y2D 若Y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m14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
6、n mol NO2B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C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D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1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 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B 制备乙酸乙酯时,向乙醇中缓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C 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的速度D 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上端倒出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选1个且正确得1分,错选不得分)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烯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CH2=CH2B 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C 油脂都
7、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 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17一种甲醇、氧气和强碱溶液做电解质的新型手机电池,可连续使用一个月该电池反应为:2CH3OH+3O2+4OH2CO32+6H2O,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充电时阴极发生氧化反应B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8OH6eCO32+6H2OC 通入0.25mol氧气并完全反应后,有1mol电子转移D 放电时阴离子向正极移动18在300、70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2CO2(g)+6H2(g)CH3CH2OH(g)+3H2O(g)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使用CuZnFe催化剂可大大提高CH3CH2OH的产
8、率B 反应需在300进行可推测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 充入大量CO2气体可提高H2的转化率D 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H3CH2OH和H2O可提高CO2和H2的利用率19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2+,B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BAB 原子序数abC 离子半径BA2+D a=b3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B 只有不同的原子间才能形成共价键C 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离子键D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三、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0分)21由碳的氧化物直接合成乙醇燃料已进入大规模生产如图是由二氧化碳合成乙醇的技术流程:吸收池中盛有饱和碳酸
9、钾溶液,把含有二氧化碳的空气吹入吸收池中,吸收池中反应液进入分解池后,向分解池中通入高温水蒸汽,把二氧化碳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在合成塔中和氢气经化学反应使之变为可再生燃料乙醇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吸收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从分解池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3)在一定压强下,测得由CO2制取CH3CH2OH的实验数据如表:5006007008001.5453320122.0604328153.083623722提高氢碳n(H2)/n(CO2)比,对生成乙醇(选填“不利”、“有利”或“无影响”)22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0、:QRTW(1)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元素的原子的得电子能力为:QW(填“”或“”)(3)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具有漂白性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某同学做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如表,请按要求完成表格:(1)实验目的:(2)实验内容: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实验方案实验现象有关离子方程式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液中滴加酚酞Mg+2H2O(热水)Mg(OH)2+H2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镁带与2mol/L的盐酸反应Mg+2H+Mg2+H2铝条与2mol/L的盐酸反应24A、B、C、D四种有机物,
11、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ABCD,已知D的化学式为C4H8O2,则:(1)A、C的结构简式:AC(2)写出化学方程式:CD:25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某实验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加热仪器和夹持仪器均已省略)(1)实验目的:装置甲,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装置乙,探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通过甲、乙装置,分别进行了三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并经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实验组号温度Na2S2O3溶液H2SO4加入H2O的体积出现沉淀所需时间体积浓度体积浓度05mL0.1molL
12、110mL0.1molL15mL8s05mL0.1molL15mL0.1molL110mL12s305mL0.1molL15mL0.1molL110mL4s结论1:由和两组数据可知;结论2:由和两组数据可知2014-201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高一(下)期末化学复习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I和I说法,正确的是()A I和I的核外电子数不同B I和I的中子数分别为74和78C I和I属不同种元素D I和I是同一种核素考点: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核素分析: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B中
13、子数=质量数质子数;C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D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解答:解:A53127I和53131I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53,故A错误; B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53127I和53131I的中子数分别为74和78,故B正确;C53127I和53131I质子数相同,是同种元素,故C错误;D53127I和53131I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是不同种核素,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核素、同位素等,侧重于常识性内容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2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甲 乙
14、 丙 丁戊A 原子半径:丙丁戊B 金属性:甲丙C 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D 最外层电子数:甲乙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由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甲为Li、乙为Be、丙为Na、丁为Mg、戊为Al,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B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C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减弱;D同周期自左而右最外层电子数增大解答:解:由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甲为Li、乙为Be、丙为Na、丁为Mg、戊为Al,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丙丁戊,故A错误;B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
15、,故金属性:甲丙,故B错误;C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减弱,故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甲丙,故C正确;D甲、乙同周期,乙的原子序数较大,故最外层电子数:甲乙,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应用,侧重对元素周期律的考查,比较基础,注意对元素周期表的整体把握3如图所示,是由碳棒、铁片和氯化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碳棒为正极B 碳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C 铁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D 铁片为阴极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由碳棒、铁片和氯化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Fe为负极,负极上Fe失电子生
16、成亚铁离子,碳棒为正极,铜离子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Cu,据此分析解答:解:由碳棒、铁片和氯化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Fe为负极,负极上Fe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碳棒为正极,铜离子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Cu,A、碳棒为正极,故A正确;B、碳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故B错误;C、Fe上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C错误;D、原电池中只有正负极,不叫阴阳极,Fe为负极,不是阴极,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的相关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4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干馏煤可以得到甲烷、苯和氨等重要化工原料B 用于奥运“祥云”火炬的丙烷是一种清洁
17、燃料C 用大米酿的酒在一定条件下密封保存,时间越长越香醇D 氯乙烯、聚乙烯、苯乙烯都是不饱和烃考点:煤的干馏和综合利用;清洁能源;饱和烃与不饱和烃分析:A、根据煤干馏可以得到煤焦油,煤焦油中含有甲烷、苯和氨等重要化工原料;B、丙烷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一种清洁燃料;C、根据乙醇可生成乙酸,进而进一步反应生成乙酸乙酯;D、乙烯发生加聚反应时不饱和键被打开解答:解:A、因煤干馏可以得到煤焦油,煤焦油中含有甲烷、苯和氨等重要化工原料,可以通过分馏的方法进行分离,所以煤干馏可以得到甲烷、苯和氨等重要化工原料,故A正确;B、丙烷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一
18、种清洁燃料,故B正确;C、乙醇可生成乙酸,进而进一步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从而具有香味,故C正确;D、乙烯发生加聚反应时不饱和键被打开,得到的聚乙烯中已无双键,故聚乙烯是饱和的,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煤、石油、高聚物、乙醇的性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5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A v(W)=3v(Z)B 2v(X)=3v(Z)C 2v(X)=v(Y)D 3v(W)=2v(X)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19、的,利用化学反应中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来解答解答:解:A、由化学计量数可知,v(W):v(Z)=1:1,故A错误;B、由化学计量数可知,v(X):v(Z)=2:3,故B错误;C、由化学计量数可知,v(X):v(Y)=2:4=1:2,即2v(X)=v(Y),故C正确;D、由化学计量数可知,v(W):v(X)=3:2,故A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明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可由化学反应中的化学计量数直接观察得出是解答的关键6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 XYZWA X的最常见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酸性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比Z强C Z的单质与氢气反应较Y剧烈D X的原子半径小于Y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电子数的3倍,则Z的第一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Z应为S,结合位置可知,Y为O,X为N,W为Cl,并利用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的性质来解答解答:解: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电子数的3倍,则Z的第一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Z应为S,结合位置可知,Y为O,X为N,W为Cl,AX的
21、最常见气态氢化物为氨气,其水溶液显碱性,故A错误;B非金属性ClS,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比Z强,故B正确;C非金属性OS,所以Y的单质与氢气反应较Z剧烈,故C错误;D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在减小,则X的原子半径大于Y,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应用,Z为解答本题的突破口,元素的推断及熟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化学反应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B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状态有关C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全部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D 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分析: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2015 学年 广东省 深圳市 龙岗区高一 期末 化学 复习 试卷 理科 2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