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襄垣县第一中学 张毅慧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归有光和项脊轩志的相关文学常识。2.初步感知课文中描写的人、事、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研习并背诵第一段。 教学重点:研习并背诵第一段。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课文中描写的人、事、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预习展示1.教师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文2.教师引导各小组展示(1)(2)内容,教师适当补充。明确:(1)归有光简介。归有光,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震川。江苏昆山人。九岁能属文,以同邑人魏校为师,通经史,善古文。嘉靖十九年中举人。其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不第。后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
2、书讲学,生徒常达数十百人,被称为震川先生。嘉靖四十四年始中进士,授长兴知县。 在文学上,他和王慎中、茅坤、唐顺之合称唐宋派,著有震川文集。他的散文的特点是:即事抒情,真切感人。注重细节,刻画生动。篇幅短小,言简意赅。结构精巧,波折多变。代表作品有项脊轩志、先批事略、思子亭记、寒花葬志。 (2)解题。 项脊轩,归有光家的一间小屋。轩,小 室。归有光的远祖曾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项脊泾。作者把小屋命名为项脊轩,有纪念意义。“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3)1.教师范读2.指名朗读3.完成下列字音题:轩xun 漉l 葺q 垣yun 迨di 爨cun 妪y 妣b 闺gu 扉fi 呱g
3、 阖h 笏h 扃jing 牖yu 殆di二、研习课文第一段基础知识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学习课文第一段2.完成下列检测:重点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句式: 判断句2.方丈: 古义: 一丈见方 今义:寺院或寺内主持3.雨泽下注,使不上漏: 下:向下;上:从上面4.前辟四窗: 前,在前面5.北向:向北,指坐南朝北5.垣墙:用作动词,筑起围墙6.周:围绕7.当: 通“挡”。8.洞然: 明亮的样子9.胜: 美10.偃仰:俯仰,这里指休闲,形容生活悠然自得。11.冥然兀坐:静默端坐。12.万籁有声:自然界的各种声响都能听到。 13.珊珊: 美好的样子三、探究层次学习学生自由读课文,
4、师生共同探讨以下问题:1找出文中表示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2哪些物、事、人使作者又喜又悲?喜(项脊轩:环境之美、读书之乐)悲(家庭衰败、母亲早逝、祖母厚望、亡妻之痛)3.修葺前的项脊轩是怎样的?修葺后的项脊轩又是什么样子?修葺前:小、漏、暗;修葺后:雅、亮、静四、能力提升1.分析本段运用的写作手法,回忆以前学过运用此手法的诗句。(1)以动衬静。如“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如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2)欲扬先抑。先极力
5、叙述原来的旧、小、漏、暗,再写修葺后的项脊轩优美可爱,二者形成对比。运用此手法的诗歌:如高适别董大。(3)借景抒情。“明月半墙,桂影斑驳。”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的读书之乐。运用此手法的诗歌: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小结、作业.默写课文第一段(结合小轩前后的变化来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分类总结第二-五段的字词、特殊句式。2、小组合作探讨,通过分析细节描写的方法把握全文主要内容。3、赏析本文的写作手法。4、完成2011年北京卷诗歌鉴赏题,比较项脊轩志和示秬秸在写作手法和内容上的共同点。教学重点:小组合作探讨,通过分析细节描写的方法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教学难点:完成2011
6、年北京卷诗歌鉴赏题,比较项脊轩志和示秬秸在写作手法和内容上的共同点。教学过程一、基础层次学习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2.学生小组讨论。3.小组不能够解决的问题,全班展示,师生共同解决。4.各小组分类展示文中重要字词。明确:古今异义1、余自束发 (束发,古:表示成童 今:扎头发)一词多义1、始 室始洞然 (才,方才,副词)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起初、先,副词) 2、过 日过午已昏 (偏过,动词) 大母过余曰 (访,探望,动词)从轩前过(经过,动词) 4、西 东犬西吠 (向西边,副词)室西连于中闺 (的西边,形容词) 5、得 不能得日 (得到,获得,动词)得不焚 (能,能够,助动词) 6、
7、然 室始洞然 (的样子,词尾)然余居于此 (然而,但是,连词) 7、书 借书满架 (书,书籍,名词)或凭几学书 (写字,动词) 8、归 吾妻来归 (女子出嫁,动词)吾妻归宁 (归,返回,动词。归宁,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探望) 通假字1、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你) 、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 (1)客逾庖而宴 (宴,赴宴) (2)吾家读书久不效 (效,取得效果,此指考取功名) (3)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亲自) 2.数词用作名词 庭中通南北为一 (一,一体,整体) 二、自主检测翻译下列句子,指出下列句子属于哪种特殊句式,划出采分点。(余)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译文:在庭前我又种上兰花、桂树、竹子
8、等,句式: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句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译文:项脊轩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没有被焚毁。被动句三、合作探究层次合作探讨一:阅读全文,(1)各小组找出一部分你们认为最感人的细节描写。(2)给这段细节描写取个题目,找出这段细节描写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格式:图,结合原文评点这段细节描写有什么特点,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五分钟后小组代表黑板展示。 例:1、教师示范分析:在分析细节描写时应联系上下文分析,一个个看似孤立的细节拼凑成了一副副美丽的图画。比如:月夜桂影图“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小鸟啄食、人至不去、明月半墙、桂影斑驳”组成了一副优美恬静的月夜桂
9、影图,表现了作者对自己生活的书斋的喜爱之情。明确:四人小组各找出一副优美的图景,小组汇报如下:家道衰落图:东犬西吠,客逾疱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先回忆“诸父异爨”引起庭院的变化,反映家庭的败落,笔墨中浸透着作者无限的“悲”情。至亲关爱图:先妣: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大母:持一象笏至,“他日汝当用之。”通过老妪忆母,再现了慈母的音容笑貌,使作者禁不住潸然泪下(“余泣”);忆及幼年读书时,祖母来轩看望自己,那真挚感人的情景,那谆谆的嘱咐,那沉甸甸的期望,更是让自己忍不住要大哭一场,表现了作者对祖母、母亲关爱的感激之情。 勤奋苦读图:“借书满架,余扃牖而居,久之,
10、能以足音辨人。”表现了作者埋头苦读,实现理想的期望。思念亲人图:“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今已亭亭如盖矣。”作者借亭亭如盖的枇杷树,表现了作者对妻子的深切怀念。合作探讨二:什么是细节描写?文章这么感人,从选材、描写风格、抒情内容三方面分析本文在细节描写上有何独到之处?小组讨论五分钟后展示归纳:细节描写就是作品中对具有典型意义和艺术魅力的细小情节(多为人物的生活细节)的描写。它是作品反映生活的重要手段,是衡量作品艺术性的重要因素。细节的选材琐细、真实、丰富;细节的描写风格自然、简洁、清淡;细节的抒情内容细腻、深挚、委婉;结论:由此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对祖
11、母、母亲、妻子及自我的深情。合作探讨三:试着谈谈小屋与作者内心感情的联系?。 第一,此轩牵系着归家的几代人,而且都是作者最思念的人。 第二,小轩牵系着自己和家族的许多事,小轩的变迁反映了家族命运的变化。 第三,小屋是自己喜悦与悲哀、希望与梦想的见证。 此文处处写小屋,实际上是处处在写自己的感情,小屋成了全文思想感情的一个绾结,成为抒发内心感受的一个触发点。 四、小结项脊轩联系着作者的家人、生活,见证着作者的成长。五、能力检测示秬秸张耒(2011年北京卷)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
12、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也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注释: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合作探讨:谈谈这首诗和项脊轩志的在内容和写作手法有什么共同点?明确: B 要点一:平实,没有华
13、丽辞藻,明白如话,通俗浅显。举例:“捧盘出户”、“市楼东西”等等,均无任何修饰之语。要点二:有韵味,写景、叙事,蕴含丰富。举例:开篇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画出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对卖饼儿生活际遇的同情和关怀,其他如“人未行”的空寂街景、“忧饼冷”的心态表露,均语浅而意深。明确:相同点:(1)手法方面:项脊轩志和这首诗的作者都能够捕捉生活的细节,描写生活中事件,表达作者深厚的感情。(2)内容方面:都注重以艺术性的教育方式。大母:“持一象笏至”,张耒注重以诗诫子,都不是枯燥说教。都注重勉励孩子进步。项脊轩志中大母“他日汝当用之。”表现了归有光的祖母对归有光发奋读书的殷切期盼。示秬秸诗中张耒以卖饼儿为榜样,激励自己的孩子,教育自己的孩子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意志坚定,不畏艰辛,要有追求,持之以恒,勤勉而不懈怠。六、作业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项脊轩景 情 人 教学反思 这篇教学设计完善了两课时中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在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中,增加了示秬秸(2011北京卷高考题)与项脊轩志的对比阅读题。考虑到示秬秸与项脊轩志的主题、写作手法有相似之处,我设计了这个教学环节。这个环节是一个拓展深化的环节,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对课文的主旨、手法把握的更为深刻。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