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教材讲义(共98页).doc
《会计基础教材讲义(共9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基础教材讲义(共98页).doc(9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全国版会计基础教学讲义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 会计的概念与目标一、 会计的概念与特征(一) 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又可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1) 财务会计主要侧重于向企业外部关系人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等过去信息。(2) 管理会计主要侧重于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进行经营规划、经营管理、预测决策所需的未来信息。(二) 会计的基本特征1. 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2. 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注意】此处将旧版大纲中“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改为
2、“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并增加了“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因为经济管理活动强调的是会计的控制职能,然而,这种控制是建立在提供信息的基础上,即会计的反映职能。对企业的外部利益主体来说,会计需要淋漓尽致地发挥它的反映职能,不能将其作为一个辅助的职能。所以会计的本质应当包含经济管理活动和经济信息系统两方面。3. 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4. 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质量的保证。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全过程,是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职能,也是会计管理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5. 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会计方法包括会计核算方法
3、,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会计控制方法和会计预测、决策方法。(三) 会计的发展历程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是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为基础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会计也由简单的记录和计算逐渐发展成为以货币为单位来综合核算和监督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1) 古代会计阶段。(2) 近代会计阶段。(3) 现代会计阶段。二、 会计的对象与目标(一) 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
4、值运动或资金运动。因此,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对象就是资金运动。会计核算的内容,是指应当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经济业务又称经济交易,是指单位与其他单位和个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交换,如销售和购买产品、提供和接受劳务等。经济事项是指单位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件,如支付职工工资、报销差旅费、计提折旧、摊销无形资产等。根据我国会计法第十条的规定,单位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1.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款项和有价证劵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单位应将它们作为内部会计控制的重点,加强监督与管理,保证其流动性、安全性,提高其使用效率。2. 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5、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是指单位的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即实物资产),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库存商品等流动资产和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设施、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3. 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债权是指单位未来收取款项的权利,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补贴等。4. 资本的增减 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资本金。5. 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以及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的支出和损失。 费用
6、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包括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6.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财务成果主要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事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所取得的结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事项。7. 需要办理的其他事项(二) 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
7、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会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 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2. 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的情况 第二节 会计的职能与方法 一、 会计的职能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具有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和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拓展职能。(一) 基本职能 1. 核算职能(1) 会计核算的概念。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它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也称反映职能。它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2) 会计核算
8、的特点。会计核算职能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会计核算主要是利用货币计量单位对经济活动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 会计核算主要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事中、事后的核算,同时也为预测未来提供信息。 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2. 监督职能(1) 会计监督的概念。会计监督职能,又称会计控制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 会计法确立了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政府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为会计监督的具体内涵及其实现方式赋予了新的内容。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是按照监督主体的不同进行区分的。本教材中的会计监督职能的内容,仅限于以会计机构
9、和会计人员为监督主体,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的内部监督。(2) 会计监督的特点。会计监督职能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会计核算主要是通过货币计量,提供一系列综合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价值指标。 会计监督是一个过程,它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事前监督是在经济活动发生前进行的监督,主要是对未来经济活动是否符合法规政策的规定、在经济上是否可行进行分析判断,以及为未来经济活动制定定额、编制预算等。事中监督是指对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核算资料进行审查,并据以纠正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偏差和失误,使其按预定计划进行。事后监督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及其核算资料进行审查。 3. 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会计的核算职
10、能和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质量保证。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没有监督所提供的质量保障,核算就很难做到真实、可靠。会计核算与监督共同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在事前、事中、事后都发挥着管理作用,以保证正确、及时、完整地反映经济活动。(二) 拓展职能 会计职能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越来越重要,会计职能也相应拓展。会计的拓展职能主要有: 预测经济前景。 参与经济决策。 评价经营业绩。二、 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指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所采用的各种方法。(一) 会计核
11、算方法体系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专门方法构成。它们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确保会计工作有序进行。(1)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2)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3) 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对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中作相互联系的登记,从而能够全面、系统地核算经济业务对各会计要素的影响及其结果。 采用复式记账法可以通过账户对应关系,了解有关交易或事项的来龙去脉;可以通过账户的平衡关系,检查有关交易或事项的记录正确与否。(4) 登记会计账簿。登记账簿是会计核算工作的中心环节。
12、(5) 成本计算。(6) 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账存数与实有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7)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定期总括地反映企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变动情况的一种专门方法。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是提供会计信息的主要形式,是会计核算工作的最后环节。(二) 会计循环会计循环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骤反复运行的会计程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从会计工作流程看,会计循环由确认、计量和报告等环节组成。 会计确认解决的是定性问题,以判断发生的经济活动是否属于会计核算的内容,归属于哪类性质
13、的业务,是作为资产还是负债或其他会计要素入账等。 会计计量解决的是定量问题,即在会计确认的基础上确认入账的具体金额。 会计报告是确认和计量的结果,即通过报告,将确认、计量的结果进行归纳和整理,以财务报告的形式提供给信息使用者。(2) 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看,会计循环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组成。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起点,会计账簿是会计核算的中心环节,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是会计核算工作的最后环节,它们周而复始,循环不息。 第三节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一、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
14、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一) 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即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值得注意的是,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对等概念。一般来说,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 例如,在企业集团的情况下,一个母公司拥有若干个子公司,企业集团在母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经营活动。母子公司虽然是不同的法律主体(母子公司分别也是会计主体),但为了全面的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有必要将这个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此处的企业集团不是一个法律主体)。又如,独立核算的生产车间
15、、销售部门等也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来反映其财务状况,但它们都不是法律主体。会计主体界定空间范围的作用体现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法人通常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2) 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及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对待。(3) 将该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对待。(二) 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持续经营前提使会计原则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为企业选择适用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进行财产计价和收益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例如,在持续经营前提下,假设企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的房屋、
16、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将被长期用于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因此,在这些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寿命周期内,按照其取得成本及其使用情况,确定采用某一折旧方法,将其磨损价值计入相关会计期间的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中。而如果假设企业不能持续经营下去,固定资产就不应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记录,也不应按期计提折旧。 持续经营只是一个假设,任何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存在破产清算不能持续经营的风险。企业一旦进入清算,就应当改按清算会计处理。(三) 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经济活动划分为一个个持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我国的会计年度自公历每年的1月1日
17、起至12月31日止。 会计中期是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包括半年度、季度、月度。 会计分期为会计核算确定了时间范围。 由于有了会计期间,才有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不同的会计基础,进而又出现了预收、预付、应收、应付、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四) 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作为计量尺度,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 我国的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在境外设立的中
18、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二、 会计基础 会计基础是指会计以什么为标准来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单位的收入和费用,目的是为了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单位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会计基础主要有两种: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A公司2014年4月销售给B公司一批商品,价格38 000元,成本25 000元,商品已经发出。根据合同规定,B公司须在2014年8月一次付清货款。A公司又于5月以银行存款8 000元提前支付租入生产设备6月和7月的租金。对于上述业务,如何确定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间,是记入发生当月,还是计入收付当月, 必须事先明确采用什么会计基
19、础。(一) 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的标准,合理确认当期损益的一种会计基础。 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对于前例,在权责发生制下,A公司于4月实现销售收入,虽款项当月未收,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5月虽支付了款项,但该租金费用的发生分别在6、7月,则该笔费用应分别计入6、7月的费用,不作为5月的费用。采用权责发生制的优缺点如下:(1) 采用权责发生制的优点是
20、:有利于正确反映各个会计期间所实现的收入和为实现收入所应负担的费用,从而可以把各期的收入与其相关的费用、成本相配合,加以比较,正确确定各期的财务成果。(2) 采用权责发生制的缺点是:实务处理繁琐。因为企业不可能在日常的会计工作中对每项业务都按权责发生制来记录,因而就需要在期末按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进行账项调整。(二) 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 收付实现制要求,凡属本期收到的收入和支出的费用,不管其是否应归属本期,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反之,凡本期未收到的收付和未支付的费用,即使应归属本期收入和费用,也不能
21、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对于前例,在收付实现制下,A公司于8月收到货款,虽该货款归属于4月实现的销售收入,仍应作为8月的收入;租金费用虽实际发生在6、7月,但在5月已先支付,则应在5月确认费用。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采用收付实现制的优缺点如下:(1) 采用收付实现制的优点是:会计记录直观,便于根据账簿记录来量入为出;会计处理简便,不需要对账簿记录进行期末账项调整。(2) 采用收付实现制的缺点是:不符合配比原则的要求,不能正确计算各期损益。 第四节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一、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
22、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二、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基本规范,是使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一) 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可靠性是对会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会计 基础 教材 讲义 9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