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2第一章测试题(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必修2第一章测试题(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最大的是( )。ACBF CS DNe2某粒子Mn+核外有a个电子,质量数为A,则该粒子的中子数为( ) AA-a+n BA-a-n CA+a-n DA+a+n3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 )。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C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4、某周期的第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那么同一周期第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肯定是x2B肯定是x2或x8或x32C肯定是x2或x12或x26D肯定是x
2、2或x10或x265有A、B、C、D四种金属,投入水中只有D反应放出氢气,将A投入C的盐溶液中可置换出金属C,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则四种金属的金属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ABCD BDBAC CBACD DCABD6下列事实不能说明非金属性ClI的是( )。ACl2+2I-=2Cl-+I2 B稳定性:HClHIC酸性:HClO4HIO4 DHI的沸点高于HCl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FMgK B稳定性:PH3H2SNH3 C酸性:H3PO4H2SO4HClO4 D碱性:Al(OH)3Mg(OH)2KOH8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
3、其中不正确的是( )。A锂(Li)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剧烈B砹(At)为有色固体,AgAt难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C在氧气中,铷(Rb)的燃烧产物比钠的燃烧产物更复杂 DHBrO4的酸性比HIO4的酸性强9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都具有与Ar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的原子序数比Y小 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大 CX的原子半径比Y大 D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大10已知下列反应:Cu+X2 CuX2、2Cu+Y Cu2Y、2X-+Z2 2Z-+X2,X2、Y 、Z2为三种元素的单质,在Cu2Y中,Y为-2价。下列关于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由强到
4、弱顺序正确的是( )。AHXO4H2YO4HZO4 BHZO4HXO4H2YO4CHZO4H2YO4HXO4 DH2YO4HZO4HXO4 11A、B、C三种元素的核电荷数都小于18,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得到1个电子就达到稳定结构,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可能的是( )。AA2BC3 BABC3 CABC4 DABC 12某元素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子式是HnRO2n+2,则在气态氢化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 )。A3n10 B123n C3n4 D3n12 13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1118号元素中的
5、五种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 )。A若R(OH)n为强碱,则W(OH)m也为强碱 B若HnXOm为强酸,则Y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C若Y的最低化合价是-2,则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 D若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14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质子数:cb B离子的还原性: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W15已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则不能推出该元素原子的(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核电荷数16和的原子半径,前者和后者的关系是( )。A前者大
6、 B后者大 C两者相等 D不能确定17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强的是( )。ANaOH BMg(OH)2 CAl(OH)3 DKOH18下列各组指定原子序数的元素,能形成A2B3型化合物的是( )。A6和8 B11和9 C12和17 D13和819已知核电荷数均小于18的X、Y、Z、W四种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而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AHXO4 BH2YO4 CH3ZO4 DH4WO420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有3个电子,它能与元素B形成A2B3型化合物,则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 AB(OH)3 BH2BO3 CH2BO4 DH3BO421. 下
7、列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HI B. NaOH C. Na2O2 D. NaCl22. 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2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O2分子间存在着非极性共价键BCO2分子内存在着极性共价键CSO2与H2O反应的产物是离子化合物D盐酸中含有H+和Cl-,故HCl为离子化合物24含有下列键型的物质,可能为单质的是( )A只有离子键的物质 B.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C既有极性键,又有离子键的物质 D.只有非极性键的物质25某元素一种同位素原子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8、(m+n) C、若碳原子质量为Wg,此原子的质量为(m+n)Wg D、核内中子数的总质量小于质子数的总质量 26、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将长式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号取消,从左往右改为18列,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B、第14列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C、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D、第16、17列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27、氟、氯、溴、碘四种元素,它们的下列性质的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A、单质密度依次增大B、单质的熔沸点依次升高C、Cl2可以从KBr溶液置换出Br2D、F2可以从NaCl溶液中还原出Cl2 28、硼有
9、两种天然同位素B、B,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0,则对硼元素中B物质的量分数的判断正确的是( )A20% B略大于20% C略小于20% D80%29、关于锂的结构和性质判断错误的是 () 与水反应比钠剧烈 原子半径小于钠 有Li2O、Li2O2两种氧化物 它的阳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钠的阳离子相同 它是还原剂A、 B、 C、 D、30、已知某元素的阴离子Rn,其原子质量数为A,中子数为Ax+n,则m g Rn离子的核外电子物质的量为 ( C )A.B. C.D. 31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氘(D)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B1H与D互称同位素C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
10、体D1H218O与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32、已知aAn+、bB(n+1)+、cCn-、dD(n-1)-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CD B离子半径:dD(n-1)- Cn- bB(n+1)+ aAn+ C原子序数:bacd D金属性BA,非金属性:DC33、A、B、C、D、E五种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A、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水溶液呈碱性,且碱性BA;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且酸性CD;五种元素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E的离子半径最小。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CDEAB B ECDAB
11、 CBAEDC DBADCE34、下列事实能说明氯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比硫元素强的是( )HCl的溶解度比H2S大 HCl的酸性比H2S强 HCl的稳定性比H2S强 HCl的还原性比H2S强 HClO的酸性比H2SO4强 Cl2与铁反应生成FeCl3,而S与铁反应生成FeS 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还原性:Cl-S2-A BC D35、若发现116号元素R,请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断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R是金属元素 B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C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RO2 DR的钠盐化学式是Na2R36、下列各离子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半径之比最小的是 ( )AKCl BNaB
12、r CLiI DKF37、下列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CaC2 BN2H4 CNa2SDNH4NO338、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A半导体材料砷化镓 B吸氢材料镧镍合金C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 D超导材料K3C6039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X(OH)n为强碱,则Y(OH)m也一定为强碱B若HnXO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C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2D若Y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
13、为+m40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由此可知( )WXYZAX、Y、Z中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YBZ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YCX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强于YDZ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41A、B、C、D、E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按D、E、B、C、A顺序依次减小,B和E是同族,则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A、B、E一定不在同一周期 BA、D可能在同一主族CC的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显碱性 DC和D的单质可能化合成离子化合物二、填空1原子序数1117的元素
14、,自钠到氯,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从 增加到 ,随着核电荷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依次 ,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 ,失电子能力逐渐 ,得电子能力逐渐 ,因此,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2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可以从它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 程度,以及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 强弱来判断。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可以从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 强弱,或它的单质跟H2生成气态氢化物的 及氢化物的 来判断。 3具有双核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三核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四核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五核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以上四种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15、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4已知非金属单质硫(S)是淡黄色固体粉末,难溶于水。为了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试剂是 ,烧瓶中加入的试剂是 。(2)画出虚线框内的实验装置图,并注明所加试剂,说明装置的作用 。(3)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 (选填下列所给试剂的代码),实验现象为 ,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ANa2S溶液 BNa2SO3溶液 CNa2SO4溶液 (4)从原子结构的角度简要分析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原因。 。(5)还有哪些事实能够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
16、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试举一例)。 。5X和Y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比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Z和Y两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Z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元素的原子半径。X、Y、Z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6A、B、C、D、E、F六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均小于18,且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已知:A、C、F三种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生成盐和水。11.5g A单质恰好与100mL 5mol/L的盐酸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呈中性。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个,E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个。请
17、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D的元素符号 ,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分子式 。(2)画出B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若构成F元素的一种原子的质量数为35,写出其原子符号 ,它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 。(4)A与F、A与C、C与F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 、 、 。 7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 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 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8通过简单地推理或计算填空:(1)X原子有两个电子层,它能与最活泼的金属Y形成Y3X的化合物,X是 元素。(2)若某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和Na原子的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与F原子相同,则该元素
18、的原子序数是 。(3)6C元素能够与某非金属元素R形成化合物CRx,已知CRx分子中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总数为32,核外电子数总和为74。则R是 元素,x= 。9根据元素周期律填空:(1)已知SiH4能够在空气中自燃,H2S可燃,试推测PH3应 ;(2)已知H2SiO3为弱酸,H2SO4为强酸,则H3PO4为 ;(3)已知氢氧化铝又称为铝酸(H3AlO3),当其失去水后变成HAlO2称为偏铝酸,则H3PO4称为 ,而HPO3称为 。(4)已知NaOH为强碱,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则Mg(OH)2为 。101417号元素的一些性质,请回答:(1)它们所形成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差的是 ,还原
19、性最差的是 。(2)四种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逐渐 ,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加以解释。 。(3)一定条件下,反应H2S+Cl2=2HCl+S能否发生?简述理由。 11 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B的核电荷数比A大两个单位,C的质子数比B多4个。1mol A的单质与酸反应,能置换出1g H2,这时A转化为具有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请回答:(1)写出B元素的化学名称 ,画出C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若构成A元素的一种原子的质量数是23,写出其原子符号 。(3)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具有 性。 12某元素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该元素的单质2.8g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6.0g的化合物RO2。请回答:(1)元素R的原子序数是 。(2)元素R的原子共有 个电子层,能量最低的电子层中共有 个电子。(3)写出元素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 ,它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 。ABCD+H+H+ 13、已知:A、B、C、D分别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粒子,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1)如果A、B、C、D均是10电子粒子,请写出A的化学式_。(2)如果A和C是18电子的粒子,B和D是10电子粒子,请写出A与B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18电子粒子中氧化性最强的单质与水的反应 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