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全国I卷化学试题答案与解析(共11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高考全国I卷化学试题答案与解析(共1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全国I卷化学试题答案与解析(共11页).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20高考全国卷I卷化学试题答案及解析7、【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物质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点,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解答】A. CH3CH2OH能与水任意比互溶,故A正确;B. NaClO有强氧化性,可以通过氧化灭活病毒,故B正确;C. 过氧乙酸(CH3COOOH)相对分子质量为76,故C正确;D. 氯仿的分子式为CHCl3,化学名称是三氯甲烷,故D错误,故选D。8、【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常见有机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解答】A
2、.由题干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为8个不饱和度,由碳原子数为14,氧原子数为4,可知该物质分子式为:C14H14O4,A正确,A不选。B该物质中碳碳双键,可被酸性重铬酸钾氧化,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色。故B错误,选BC.该物质含有酯基可发生水解反应,故C正确,C不选。D.该物质含-OH,且与-OH相连的C的邻位C上含H,可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故D正确,D不选。故选B。9.【答案】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除杂问题,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是解题的关键,题型较易。【解答】A.SO2和H2S都可以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故A错误;B.由于HCl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高,而Cl2几乎不溶于
3、饱和食盐水,所以可以用通过饱和食盐水洗气的方式来除去Cl2中的HCl,故B正确;C.O2和Cu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CuO,N2不与Cu发生反应,故可通过灼热的铜丝网出去N2中的O2,故C正确;D. 2NO2 +2NaOH = NaNO3 +NaNO2 +H2O,NO不与NaOH反应,所以可以通过NaOH溶液出去NO中的NO2,故D正确。故选A。10.【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Rh(CO)2I2催化甲醇羰基化的反应历程中的分析判断,掌握物质结构和转化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一般。【解答】A.由物质转化流程可知,CH3COI是反应的中间产物,是反应的中间体,故A正确;B.根据物质的进出转化,
4、反应物是甲醇和一氧化碳,产物是CH3CO2H,故B正确; C.反应开始时,配合物离子中Rh的成键数目是4,反应过程中成键数有6和5,故C错误; D.根据反应开始时,甲醇先于HI反应转化为CH3I;即存在反应:CH3OH+HI=CH3I+H2O,故D正确;故本题选C。11. 【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核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元素推断,难度不大。【解答】A.由X+4=30+1可知X=27,故WZ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故A错误B.由X、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且X为金属,设X最外层电子数为a,则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2,故a+a+2=8,则a=3, 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故可知X为Al,Y为P
5、, Al与P均可形成AlCl3与PCl3,故B正确。C.X为Al,Y为P,同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故原子半径AlP,故C错误。D. Y为P,其含氧酸有H3PO4、H3PO3等,故D错误故选B12、【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原电池及电解池,为高频考点,把握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工作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电化学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一般。【解答】A. 由电池示意图可知,金属锌为负极,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4OH-=Zn(OH)42-,故A正确;B. 选择性催化材料为正极,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CO2+2e-+2H+=HCOOH,故B正确;C. 由电
6、池示意图可知,充电时Zn(OH)42-转化为Zn,H2O转化为O2,电池总反应式为2Zn(OH)42-=2Zn+O2+4OH-+2H2O,故C正确;D. 充电时,正极反应为2H2O-4e-=O2+4H+,溶液中OH-浓度降低,故D错误,故选D。13. 【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电解质溶液曲线,涉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电离常数计算等,解答这类问题应明确图像的含义以及变化趋势等,试题难度较大。【解答】A.由NaOH滴定二元酸H2A的滴定中含A微粒的分布曲线可知溶液中含有两种含A离子,且它们的分布系数和为1,则说明溶液中只有两种含A离子,可以推出H2A的一级电离为完全电离,二级电离为部分电离。即H2A
7、=H+HA-, HA-=H+A2-,因此为HA-为A2-,故A错误。B.由2NaOH+H2A=Na2A+2H2O,c(H2A)=0.1000molL-1,故B错误。C.由HA-H+A2-,Ka=结合图像可知当NaOH体积为25ml时,c(HA-)=c(A2-)此时滴定曲线对应的pH=2,故Ka=c(H+)=10-2,C项正确,故选C。D.滴定终点时溶液呈碱性,由电荷守恒c(Na+)+ c(H+)= 2c(A2-)+ c(HA-)+ c(OH-)可知c(Na+)2c(A2-)+ c(HA-),故D错误。故选C。26. 【答案】(1)加快酸浸和氧化反应的速率; (2)Fe2+;VO+2H+MnO2
8、=Mn2+VO2+H2O;(3)Mn2+;Al3+和Fe3+(4)Fe(OH)3;(5)NaAl(OH)4+HCl =Al(OH)3+NaCl+H2O;(6)利用同离子效应,促进NH4VO3尽可能析出完全。【分析】本题为工艺流程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反应条件的控制、物质的推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弄清每步操作的意图、熟知常见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解答】(1)“酸浸氧化”需加热其原因主要是为了加快酸浸和氧化反应的速率,故答案为:加快酸浸和氧化反应的速率;(2)Fe2+在酸性条件下被MnO2氧化,故除VO+和VO2+被氧化外,还有Fe2+被氧化;加入MnO2将VO+氧化为VO2+
9、,其自身被还原为Mn2+,离子方程式为VO+2H+MnO2=Mn2+VO2+H2O,故答案为: Fe2+;VO+2H+MnO2=Mn2+VO2+H2O;(3)“酸浸氧化”后溶液中含有的金属元素阳离子为:K+、Mg2+、Al3+、Fe3+、Mn2+、VO2+,“中和沉淀”过程中加入NaOH调节溶液的pH为3.03.1,钒水解为V2O5x H2O,同时引入Na+,结合题中所给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表格,Mn2+不沉淀,Fe3+沉淀接近完全, Al3+刚开始沉淀,所以除K+、Mg2+、Na+外,溶液中还有Mn2+,以及部分的Fe3+、Al3+,故答案为:Al3+和Fe3+;(4)滤饼的成分为:V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全国 化学试题 答案 解析 1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