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传朝阳小学 王传广单元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对乘法的第一次系统了解、认识。教材在编排上紧紧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学生熟练而喜爱的游戏等活动,首先给学生呈现出几个相同加数求和的情况,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从而建立乘法的意义于头脑之中。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以学生的活动情况提供同数相加的情况,引出乘法运算;二、进一步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联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材结合具体的事例,激发学生操作、观察等探究性的活动让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加深对乘法的理解和认识。单
2、元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单元教学重、难点:1、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2、正确读写乘法算式单元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准确把握教学起点,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究性。2、通过观察与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3、运用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和编写规律熟记乘法口诀。4、注意培养学生的初步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单元课时安排:(13课时左右)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2、 26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2、3、4、的乘法口诀4 课时左右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复习和整理1 课时 乘
3、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执教: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传朝阳小学 王传广教学内容:课本46页,例1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教学准备:小棒、练习本、题卡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星期天到了,小明和他的伙伴正在一起玩游戏呢,让我们来看看吧。这是什么地方呀?你最爱玩什么项目?二、认识乘法建立概念1、出示插图 数一数:摩天轮上共有几人2、分小组讨论一下:怎样数?怎样算?3、请分组汇报说说你们是怎样算的?板书:1 +111111111
4、1111111111=20有1+1+1+1=20 几个1相加?每个吊厢坐4人,一共有5个4相加,4+44444=20还有别的算法吗?2222222222=20 几个2相加?666666=36 几个6相加?4、师小结:像上面算法来算,你觉得怎样?对呀, 太麻烦了.为了更简便地表示像这种有很多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板书:“乘法”5、同学来观察一下黑板上面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大家说得对,根据这些特点,我们把很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简化,如在相同加数和这加数的个数间写上一个符号“”,叫乘号。板书1+1+1+1=201或 1204+44444=54或45222222
5、2222=210或102 666666=66用乘号“”表示运算的式子叫做乘法算式,读做20乘1, 1乘20, 5乘4,4 乘5, 2乘10, 10乘2即:几个几相加写作:几几 读作:几乘几6、小组活动,集体评价乘法算式和乘号的写、读。三、尝试练习 :刚才学习了写、读乘法算式,学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1、看游乐园过山车上共有几人?加法算式: 算式中有( )个( )相加 乘法算式: 或 小火车上共有几人?加法算式: 算式中有( )个( )相加乘法算式: 或 荡秋千共有几人?加法算式: 算式中有( )个( )相加 乘法算式: 或 2、出示书上的主题图。你们瞧,他们正用小棒在桌上摆着各种各样的图案呢
6、,都有些什么图案呢?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想一想,要摆出这些漂亮的图案,分别要用多少根小棒呢?谁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算一算并写出算式?学生板演:刚才拼图游戏中的4号同学摆的房子和树用了几根小棒?14+6 这与其他算式有什不同?是呀,像这样只有出现相同数连加的时候,可以把加法算式简写成乘法算式,但加数不相同时就只能用加法算,不能用乘法算。四、总结课堂归纳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乘法,具体学了些什么?五、布置作业 完成学案本课时作业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感知: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理解了加减法的意义、掌握了100以内加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习乘
7、法口诀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乘法计算及其应用的重要基础。课前我反复研读了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方案设计时,遵循“导、学、议、练”课堂教学模式。2、教学环节的设计体现以下几点:(1)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2)经历乘法概念的形成过程,努力建构数学模型。(3)给学生一定的思维发展空间,培养创新精神。(4)练习的设计虽然简单却十分有效,通过有层次的练习尤其是通过反例的突出,更加巩固了“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创新精神。3、不足之处:(1)课堂的驾驭能力还有待提高。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一开始学生就说出了用乘法解决问题。因为这个班的部分学生可能从各种渠道知道了乘法,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乘法的意义还不是真正理解。我没有灵活的顺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说出想法。应该灵活的顺学而导,在“导”上下功夫。所以今后我应该在备课时应精心的备学生,精心预测课堂上学生的各种情况,灵活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2)教学时间把握不够均匀,加法与乘法的关系强调太多,导致自己设计的部分练习没有处理。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吸取上节课的教训,在备学生上下功夫,在课堂组织上下功夫。合理把握教学时间,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新课授完在处理练习之前,加上三分钟的音乐律动,学生的兴趣会更高,学习效果更佳。 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