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年龄称谓(较全)(共3页).doc
《古代年龄称谓(较全)(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年龄称谓(较全)(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古代年龄称谓(较全)幼年【初度】是指生日之时。出自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后也称生日为“初度”,出自元史,“朕初度之日群臣毋贺“。【赤子】是指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汤饼】出生三天。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襁褓】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是指二三岁的幼儿。孟子尽心“孩提之童”,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颜师古注:“婴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儿笑也。”老子:“如婴儿之未孩。”也作“孩抱”和“提孩”。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如此孩提者,又
2、可冀其成立邪。”本词中“提”的本义是“抓住小孩两腋将其向上抱起”这个动作。“提,是指可以小儿可以提抱,指其小。提携”等为其衍生词。孩,不是后来孩子之意。而是“咳”的古字 说文解字:“孩,古文咳从子。”小儿笑貌,即小儿笑的咳咳之声。【生小】幼年。孔雀东南飞“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始龀】【龆龀】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 龆龀即指七八岁的儿童。韩诗外传:“男八月生齿,八岁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龆齿”。【垂髫】指幼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指九岁以下的孩子,代指幼年。 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总角】总角是八
3、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教数】9岁。【九龄】9岁。【黄口】10岁以下。本意是指雏鸟的嘴。后指儿童。【幼学】10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外傅】10岁,出外就学。【稚】称年龄小的为稚。【膝下】幼年,言子女幼年仅能依附父母的膝下。孝经圣治:“故亲生只膝下。”【孺子】儿童。孟子离娄上1 :“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也用作老人对年轻后生的称呼。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少年【束发】
4、束,捆,结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金钗之年】女孩12岁。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古代女子十二岁开始带钗梳妆。【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因谓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舞勺】一般指13至15岁,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及笄】指女子15岁。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
5、年岁。【舞象】男15岁至20岁。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志学】指男子15岁。语出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破瓜】是指女子16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以纪年,谓十六岁。诗文中多用于女子。【碧玉年华】是指女子16岁。【摽梅之年】梅子成熟后落下来。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出处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年龄 称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