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典故(意象)解析大全(共3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古诗词鉴赏典故(意象)解析大全(共3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鉴赏典故(意象)解析大全(共33页).doc(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古诗词鉴赏典故(意象)解析大全 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更多的是用冰雪象征自己高洁的操守。如:“我无毫发瑕,苦心怀冰雪。”( 沈佺期枉系二首)“奈何冰雪操,尚与蒿莱群。”(高适酬马八郊古见赠 ) “老桧独含冰雪操,春来悄没人知道。”( 段克己蝶恋花)“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辛弃疾水调歌头 和马叔度游月波楼)(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张孝祥念奴娇中的名句“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
2、肝胆皆冰雪。”表明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如: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2、雪 琼玉、碎玉、冰花、六出;绝尘脱俗、高洁傲岸。3、霜 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路途的坎坷、挫折。4、六月飞霜 指冤案。5、烟雾 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变。6、露 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7、雨 喜乐、安静、祥和、幸福、希望(甘霖、甘露、甘雨:应时而降,无声润物,焕发生机) 如: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喜雨诗歌的一般特征:A、应时而降的时间意义;B、无声润物的生命特征;C、焕发生
3、机的心理反应。 愁苦、幻灭与绝望 (1)历时弥久,阴云不开,意味着、伴随着空间阻隔与路途断绝。常表现诗人的孤独、幻灭和愁苦。 如:唐戒昱:“日长巴峡雨蒙蒙,又说归舟路未通”。 如:温庭筠:“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如:陆游:“数间茅屋谁知处,烟雨蒙蒙隔断桥”。 (2)急骤迅猛,破坏尤烈,凄风苦雨为诗人的生命悲凉提供了广阔而深邃的心灵抒情空间。 如:文天祥:“江湖行客梦,风雨故乡情”。 如:宋汪元量:“万叶秋心孤馆梦,一灯夜故乡心”。 如:明袁凯:“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8、小雨 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9、细雨 雨,绵长细密,如愁绪凄苦;点点滴滴,如眼泪孤寂
4、。雨是言情造势之首选。如:“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上愁”(崔颢)细雨蒙蒙,烟雾无边,寄托诗人无边的愁绪和郁闷的心情。10、暴雨 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11、夜雨 表达思念离别的故人 夜雨是古代诗词中常出现的意象,写雨的诗词有很多,而雨有各种各样,所代表的意境自然也是丰富多彩,像春雨一般表示愉快喜悦的的心情;夏雨也是美好的,它给炎热的夏日带来清凉,让人心旷神怡;而秋雨则是凄冷的、萧瑟的,那么夜雨呢?夜雨也同样有着它固定的含义,而且四季的夜雨又有不同,这里主要说秋天的夜雨,我们很自然的能想起李商隐的名作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
5、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 如马戴的将别寄友人:“霜风红叶寺,夜雨白苹洲。长恐此时泪,不禁和恨流。”何逊的临行与故游夜别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都是用夜雨或表离别或表思念。 而宋代
6、的词人可能是由于家国飘零,也可能是仕途不顺,写夜雨尤其多,例如: “西窗又吹夜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 姜夔齐天乐 )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柳永尾犯) “长恨去年今夜雨,洒离亭。”(晏几道愁倚阑令) 夜雨对眠 而在所有的诗人当中,写夜雨写的最多也最好的莫过于大词人苏轼,苏轼与其弟苏辙早年寓居京城怀远驿时订下了“夜雨对眠”的盟誓,此后辗转飘徙的仕宦生涯中,他们曾无数次追忆前约,从这些诗作中我们便可发现苏辙是苏轼一生中最重要、最持久的诗友,他们不仅是兄弟,更是知己、朋友,他们的诗篇就像大小提琴合奏出的美妙的心灵之音。可
7、以说,在苏轼的一生中,如果没有了苏辙,那么他这一位天才诗人也必将是孤独的 。嘉祐六年初冬,苏轼出任凤翔判官,子由留京侍奉老父。子由送兄嫂出汴梁,走了百里多路,到郑州西门外才依依话别。望着弟弟远去的身影,苏轼写下了著名的诗篇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其中两句正是:“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这一联诗既将两颗心引向了对往日共度美好时光的追忆,又开启了对未来精神归宿的共同期待,所以成了兄弟二人精神对话的永恒话题。 所以,夜雨相对听萧瑟,纵然短暂,却是苏氏兄弟温馨的精神湖泊。在另一首满江红.怀子由作苏轼也写到:“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
8、离中,添华发。” 元丰二年,苏轼因抨击时政,下狱乌台,造成有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囚系乌台,因为一个误会,他以为自己即将被处死,临死想到了和自己一起长大,朝夕相伴的弟弟,于是写下了名篇狱中寄子由二首,皇帝也正是看到了这首诗就赦免了苏轼,诗中最负盛名的诗句也变成了表达兄弟情义的最佳解释:“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当想到自己要辞世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担心再也不能和弟弟共赴对床之约,他年夜雨敲窗之时,将只有苏辙一个人独自伤神。这是多么深厚的情感、多么沉重的遗憾!北京师范大学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康震在康震评说苏东坡中曾作了这样的评价:“一个人当他面临
9、死亡的威胁之时,他首先想到的第一个人,这个人在他的生命中一定占据着最高的位置、最重要的位置、最要害的位置。” “夜雨对眠”意象成为苏轼兄弟感情的高度浓缩与象征,是二人深厚感情的一种特指符号。在这一意象之下,蕴含着苏轼对仕途艰险的隐忧、对人生流逝的感伤和对归居田园的渴盼,集中反映了苏轼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亲情的眷恋。这一意象也成为两人兄弟情义的最佳见证。12、梧桐雨 在诗中,梧桐和雨总是成对出现,形成梧桐雨这一意象,本来秋风萧瑟,梧叶飘零就让人心生寒意,再加上兼逢细雨,古语云:一场秋雨一场寒,寒雨一下,梧桐叶更是凋落殆尽,也真可谓雪上加霜了。“秋风秋雨愁煞人”,秋雨中的桐叶则更添愁闷落寞的情绪。“梧
10、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最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温庭筠更漏子)雨声与桐叶结合,一叶叶,一声声,声声入耳却更是声声入心,怎不令思妇痛感离别后的孤寂呢?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声声慢更是借“梧桐”“细雨”中最后一点“寻寻觅觅”,造成“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失望收场,将女词人丧夫亡国之后历尽沧桑、饱经忧患的无限哀愁抒写了出来。人们常以“愁”字来形容这种心境,可是对于陷入极度愁苦中的这位老年孀妇来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又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诗句上句还是春风沉醉、桃李生香,下句却已转入秋雨凄寒、梧叶尽调的悲伤中,乐景衬哀,哀者更哀。元代著
11、名剧作家白朴写描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时可能也是想到了这两句吧,所以命名为梧桐雨,使剧名中那悲苦愁闷的意绪笼罩全剧。 3.西风南浦 南浦这一意象总是和西风成对出现表达萧瑟之意 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又如:“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姜夔念奴娇)。的确,在离别的时候,心情本就已经愁苦不堪,如果恰巧还吹着同样代表萧条、凄凉的西风,可见离人的心中该是多么惆怅! 可是相比较以哀景衬托心情,似乎以乐景衬哀,才能让哀者更哀。凡事都需要衬托,悲伤也不例外,就像浪迹天涯的游子如果思家的时候正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才更能体会独自一人的清冷一样,眼前的景物是那么美好,可是
12、离别在即,再美好的景物也都染上了悲伤的情绪,良辰美景也只剩无可奈何。如这句:“南浦莺声断肠。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知行 ”(温庭筠清平乐 ),美妙的莺啼本是婉转动听,肯今日听来却是分外的刺耳。又如:“南浦,南浦,翠鬓离人何处?当时携手高楼,依旧楼前水流。”(冯延巳三台令)两个人曾经携手登高,是多么美好的回忆,可是在离别的时候想起来,就只剩下几分凄凉,几分苦涩。 13、春风、夜雨 宋代词人黄庭坚的寄黄几复中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意思是难忘桃李盛开、春风吹拂,我们一起畅饮的日子,在这细雨孤灯下长酌,我深深的思念飘泊江湖十年的挚友。诗人与友人分离已经十年,各自飘泊江湖,他想到清正廉
13、洁、才华横溢的友人委曲于穷乡僻壤,特作此诗以表怀念。诗句有着对比强烈的独特意境,诗句中没有一个动词,只用了六个景物意象连接成诗,和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异曲同工。如王以璋的“春风绛帐频施教,夜雨青灯好课功。” 又如:“夜雨新田湿,春风曙角鸣。”(耿湋 唐送绛州郭参军)郑板桥的一副题联:“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14、风 无形可观,无神可凝,可它能“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动枝生乱影,吹花送暖香”。这大自然的精灵,飘荡天宇,无孔不入,使世间万物动容变形,摇曳生姿。而一旦入诗入词,它又活跃于文学殿堂,穿行于诗苑词林,恰似一位善感怀春的姑娘,风姿绰约,又
14、像一个手执铁板的关东大汉,豪气干云,真可谓是多姿多彩,“风”情万种。在古代诗词中,风,成了诗人表情达意的载体,它充满灵性,蕴诗含意,呈现出众多不同的意象:和谐、自然、美丽的天使习习之风,柔美轻拂,祥和静谧。“吹面不寒杨柳风”若母亲般温暖、轻柔,“漫想春风外,柳丝千万缕”,又如少女般轻盈、妩媚。“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和风送暖,鱼游燕翔,自有一番闲情;“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清风徐来,树影婆娑,别有一番飘洒。“崇峰云霞锦旗卷,伊水细浪鳞甲生”,小河流水,悠悠吟唱,风使它别开生面;“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偿”,春日明丽,百花争放,风使之满室生香。风,成了播洒美的天使!生机盎然
15、、活力四射的催生者 “东风一夜花千树”“春风又绿江南岸”,千树花开,江南岸绿,这是春风之生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枯草逢春,暖风催生,这是春风之活力!“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春风,剪出了细细的柳叶,是春风,裁出了复苏的早春;“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李次第开”是春风,唤醒了花仙,吹开了百花,迎来了万紫千红的春天。紧接着,“风送落红搀身过,春风更比路人忙”,春风拂过,落英缤纷,红花满地,足见春风之忙碌,更显生机之盎然。 豪迈、慷慨之壮歌高祖刘邦一统天下,意气洋洋,豪情满怀,不禁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壮士荆轲心系国家,身赴险境,义无反顾,
16、踏歌而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回还”;李白面对世事的艰难,感慨万千,但并未决志于去,反而豪气顿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破浪济海,气概轩昂!这里的“大风”、“长风”、萧萧之“风”,充溢着豪迈、慷慨的气势。欣喜得意的载体孟郊因进士及第,得意之极,“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岑参面对一片白皑皑的世界,看着梨树满枝的雪花,喜不自禁,挥毫写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晏几道感受到明快轻灵的和风飘然而至,欣喜万分,不由吟道“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借柳枝飘拂,深情迎候,对“和风”真是赏爱有加。邪恶、敌对势力的象征东风送暖,万物复苏,但同时“东风妒花恶,
17、吹落枝头嫩萼”,它又成了摧折“鲜花”的凶手;陆游与唐婉本是恩爱夫妻,但因“东风恶”而导致“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忧国忧民的杜甫感概仕途的坎坷,怀才不遇,不禁长叹:“落落盘据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孤高正直却招来烈风摧撼;南宋诗人郑思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宁死也不肯投降元人。“东风”“烈风”“北风”在这里成了邪恶势力、敌对的象征。 离愁、忧怨、伤感的“愁种子”“秋风几分萧瑟感,凄凉一片随之来”,在诗人眼中,秋风总夹杂着几分寂寞冷落,所以他们多用秋风抒写内心的悲凉、愁意。如“秋风萧萧愁煞人”“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
18、南归”“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萧条去国意,秋风生故关”“何堪老泪交流日,多是秋风摇落时”等等,秋风的萧瑟之感,也寓指生活的艰难。其他的如:“古道西风瘦马”,借“西风”极写满怀羁情;“杨柳岸晓风残月”,借“晓风”直抒凄凄别情;“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此时的“春风”成了一种难以驱遣的哀怨之风,道尽了千古思妇的缠绵难寐之怨;“小楼昨又东风”,故国已非,江山易主,而“东风”无情,缠绵依旧,平添李煜无限伤感。15、春风 旷达、欢愉、希望。16、东风 春天、美好。17、金风 秋风。18、秋风(西风) 萧杀、悲愁。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19、狂风 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
19、量。20、云(浮云) 踪迹不定,闲适飘逸。一是来去自由,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漂泊、自由,往往与远行的游子相联系;二是遮蔽光华,有时也比喻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小人。(例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例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21、片云 从其特性揣测,轻盈,漂移不定。根据诗人身世,可知指漂泊。20、海 辽阔、力量、深邃、气势。21、海浪 人生的起伏22、海浪的汹涌 人生的凶险、江湖的诡谲。23、水 (流水) 爱情、友情、漂泊、时光易逝、愁情。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递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0、”“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流水一去不返,又象征着韶光飞逝,永不回头,引伸出流年似水。如: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李白: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水和月又可以比
21、喻贤士,杜牧沈下贤:“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径苔芜不可寻。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诗人追慕沈下贤(名:亚之)之情悠悠不尽,一天晚上,梦魂竟来到沈的家乡,听到一脉清流(1)感叹时光易逝,生命苦短。 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临流感叹的,是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 如:杜牧:“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如:李白:“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如: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感情的绵远、悠长、无尽,尤其是愁情无尽。 如:唐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
22、飞尽水悠悠。” 如: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 如: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如:秦观江城子:“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如: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如:宋黄庭坚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
23、肱。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藤。”这是一首浓情厚意的诗文,作者从友人和自己所处的两地间距入手,通过回顾二人的交往,叙述当下的处境,展现友人的品质,表达作者对他的关切和怀念。“江湖夜雨十年灯”摹写知己天各一方、秋夜苦雨相伴的凄凉境况,其基调是悲的。写江湖、夜雨、孤灯,在于感慨自己十年来的江湖飘泊,夜雨中只有孤灯一盏和自己作伴的凄苦不平之情。 24、高山流水也作“流水高山”。相传春秋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牙弹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典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不再弹琴。后常借指知音或乐曲的高录。明唐寅世情歌:“清风明月用不竭,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词 鉴赏 典故 意象 解析 大全 3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