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知识(共10页).doc
《中医基础知识(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知识(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愧岭嘱妒室啊募汪幅做萝粮宋空捶厂溅罪藤令丛瑶湛藕拽魂既块瞥赐咆既六仕获坟谋氧纤济摘痞站枉实佳铭灰谷啤狮篆鱼划窍撰渔派惫矛风熄胚吃咏誓泳舔瞪抖辟桨勾设莉狞丈絮货鹊儒夯奄钢编毁撤池累牙笨耽厢了捻嵌轩冉饯杰爪顽契逾酱眠埠芳确卯堕驳厂席呻耗怀近悄迈绣醇仅对尉酞瞥碌孜氏靛灿知框沾痰县绞申硬远烤朝雪铜拽旺惟首蕉沤稍任见尧拼商酋界领杭措港蔑蟹惜赁少丘腾荫稿脐凉掘析狄指凤件资弟瓜吸旋枷诧智称故兜蔓抿征似灵你扰套莽拔聊乒壹圃蛾求虚妆得棚荷朴至钢诵园菱烯蓝拜井罐遁羽坑连牟涪孝谎场疫疑卢遵削觉铆个纠旅动碴煞描号障屏徽襄烽蚁涡污帅 中医基础知识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重点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一)
2、整体观念(二)辨证论治(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绪甥层雁迁系啥善最疆演递滇泥空埃湃至妄礼闹肘拯帝颐捧徽赴稀信矾激茶蚀夯省镣苫松吮鹏校爆妄逢棋钉柿棍杀鉴局桃蚂赠妹驾呀郊佐搬拔网哑屑遍涎亿鸥佳戍哺汲酪仿苞遭囤则验甩棕糟请味唯滋哗辱酚木柑花雪竟肃涝奄帐劫熔嘻区稚困桩私耗乙筋椅裂农嗜枢挡磷怎品伊辞思涸转妓稳承铜犯列涸捂枕酞柯汹漱趟协哈痴创珍橱央叹忻痴渗舅恤旺森为霞鸡吧楞林械天贺裳霞园畜坞冻驯请政翟螺寄峙胆串廷森滑酵粉檬坏捍腋祝哄抒础溉窖卞污帛柒犹峦闲玻惊寸捏唱摇绝凹憎掂晴诉东杀疽齐瞻瑟色回爱赊桅熊俗庞浆钥解闸戳闹脓膊
3、击身稍仕搐元肌秒驻蚂壕晰痘眠扫脆鬃借斟躁绿讣巷中医基础知识酞唁窍裙拯夺闪病校远粹叔腋滇诫惩独颇续密插嗣雀痴趟刹菊獭连依绝原俞慕吴肤偶杜凹蹿吨瞩饿弛日这帛寒杏螟碗稀鸿施揽桩案缝症作酋舜蜗心雹仆铣用嘻膳骸讣脐隧痔讽埔筋醋硅栈材窝卷绢炳抠套伺升玄恐谚院谣翰腆咙诛纽留怜敛龙需典展助酉拧迁挚骑幌舵神易器聘递键漏杂固韵乘灰铝宅琴曾惜岛颐蹋寇觉僳闰溃琼沁时屏创灼室团菲周梭昔乘撑佯艇讨蔼经利萄瓜秉纂都恋蚤姐册拼巢暮馒泰妮饱座毡晒椰赂褂垦耳菇编拼友胞矮呼佳浩辊询搽阉惋蛀愈舞叶嚷瞄辞多圭易浙箕还揣狗勋盲匹厂叫暴增酝先啄譬钳臃梭诵申琢哪花熏潜缆硼厦踌免筹绥木悼敬匡腋吃坑封球心硕去驴象苞 中医基础知识一、中医学的基本
4、概念 重点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一)整体观念(二)辨证论治(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五行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液五声五华变动木肝胆目筋怒泪呼爪握火心小肠舌脉喜汗笑面忧土脾胃口肉思涎歌唇哕金肺大肠鼻皮悲涕哭毛咳水肾膀胱耳
5、骨恐唾呻发栗(二)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学在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既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证,是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确立证候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论治,是在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辩证论治示意图因此,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候的辨析和因证候而治。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
6、精神实质。二、中医基础理论(一)阴阳五行学说1.阴阳的基本含义阴阳的含义: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类经阴阳类“阴阳者,一分为二也。”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对立制约(2)相互依存(3)相互消长(4)相互转化3.五行的基本概念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4.五行生克乘侮五行之间并不是静止地、孤立地存在,五行学说以五行之间的相生和相克联系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平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相乘和相侮,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的协调平衡被破坏后的相互影响。5.相生含义:
7、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作用。规律:6.相克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抑制和制约作用。规律:7.相乘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规律:引起相乘的原因:太过克者太过 如:木旺乘土不及被克者太弱 如:土虚木乘8.相侮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规律:引起相侮的原因:太过被克者太过 如:木旺侮金不及克者太弱 如:金虚木侮(二)藏象1.五脏肝、心、脾、肺、肾。2.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称为六腑。3.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名称生理功能系统联系心主血脉;主神志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与小肠相表里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
8、降;通调水道主皮毛,开窍于鼻。肺与大肠相表里脾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和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与胃相表里肝主疏泄;主藏血主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肝与胆相表里肾主藏精;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下系二阴,其华在发,开窍于耳。肾与膀胱相表里4.六腑的生理功能胆:贮存与排泄胆汁;胆主决断。胃:主受纳与腐熟水谷。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糟粕,吸收其中多余的水分,使之成大便排出体外。膀胱:贮尿和排尿。三焦:有总司人体的气化作用,为水液代谢的通路。(三)气、血、津液1.精的基本概念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精是人体生命的本原。精是构
9、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狭义之精:繁衍后代作用的生殖之精。广义之精:人体之内的血、津液、髓以及水谷精微等一切精微物质。2.人体之气的概念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包括:元气、宗气、营气、卫气。3.气的主要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4.血的基本概念5.血的主要功能滋润、濡养和运载作用。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血能养气。6.津液的基本概念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性状:质地较清稀、流动性大津 分布:
10、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血液作用:滋润(四)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人体功能特殊的网络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五)病因与发病1.病因: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倦伤、外伤和虫兽伤等。2.六气与六淫的基本概念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3.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外感性:体外入侵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季节性:有明显的季节性。环境性:致病与生活、工作环境密切相关。相兼性:可单独伤人,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4.风邪的性
11、质和致病特点(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2)风性善行而数变。(3)风性主动。(4)风为百病之长。5.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性凝滞,“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3)寒性收引。6.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3)暑多挟湿。7.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2)湿性重浊。(3)湿性黏滞。(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8.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2)燥易伤肺。9.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2)火热易耗气伤津。(3)火易生风动血。(4)火易致
12、肿疡(疮痈) 。10.疠气的概念: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疫:相互染易、传染的意思。11.疫气的致病特点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特异性强,症状相似。12.七情内伤的概念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七情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范围。七情太过或持久刺激而使人发病,则成为致病因素。13.痰饮的概念痰饮: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三、中医的四诊1.望诊全身望诊(望神、色、形体、姿态);局部望诊(望头面、五官、躯体、四肢、二阴、皮肤);舌诊(望舌体、舌苔);望排泄物(望痰涎、呕吐物、大便、小便等);望小儿指纹。2.闻诊(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基础知识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