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中的体态语_孙增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中的体态语_孙增军.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中的体态语 孙增军 1,2 (1.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大连 116000;2.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 【摘要】体态语是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一些世界公认的体态语外,大部分体态语在不同文化里有不同含义。本文通 过比较体态语在不同文化里的差异性,表明了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常见体态语的含义对于避免交际时的文化误解和冲突的重要性。 【关键词】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体态语;文化差异 On Body Language in Cross-cultural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SUN Zeng-junw (l.Dalian Maritime
2、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116000;2.Qingdao Ocean Shipping Mariners College, Qingdao Shandong,266071, China) 【 Abstract】 Body langua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cross-cultural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Different culture shapes different body languages except some world known ones. This paper,on
3、 the basis of some examples,contrast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the same body language in different cultures and emphas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knowing the meaning of body languag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o avoid the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 and conflict. 【 Key words】 Cross-cultural non
4、-verbal communication;Body language;Cultural differences 0. 引言 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日益发展,跨文化交际显得尤为重要。跨文 化父际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 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们 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在日常生活交际中,人类主要通过两种方式 进行交际:言语行为 ( verbal behavior) 和 非 言 语 行 为 (nonverbal behavior)。非语言交际指的是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
5、交际行为。美国宾 夕法尼亚大学的教授伯德惠斯特尔 (Birdwhistell)曾对同一文化的人在 对话中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做了一个量的估计,认为语言交际最多只 占 整个交际行为的 30%左右;萨莫瓦 (Samovar)则更为肯定地认为: “ 在面 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 35%左右是通过言语行为,其他 都是通过非言语行为传递的;美国有的研究还表明,在表达感情和态 度时,言语只占交际行为的 7%,而声调和面部表情的信息多达 93%。 不管上述统计是如何进行的,它表明: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 交际的结合,或者说,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毕继万, 1999)。而非语言
6、交际又可以分为四大类,即体态语出 ody Language)、副语言 (Paralanguage)、客体语 (Object Language)和环境语 (Environmental Language)。在非语言交际中,人们使用最多的是体态 语。体态语指的是传递交际信息的表情和动作(胡文仲, 1990)。它和有 声语言一样,都是文化的载体。不少体态语在各个民族中意思相同或 者相似。例如微笑,在各民族的体态语中都表示高兴,而哭泣都表示忧 伤或喜极而泣。但是,体态语的产生与各民族的宗教、文化传统和风俗 习惯息息相关,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和时代的特征,更为重要的是,有 的动作在不同民族的体态语中都存在,
7、但它们 的含义却大相径庭,有的 甚至截然相反。在跨文化交际中,这是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因为 稍有不慎 ,容易引起误解或者更严重的后果。 1. 体态语的交际功能及其分类 体态语在交际中有 5种基本功能:重复、补充、替代言语行为、调 节和否认交际事件的真实性 ( Samovar, 1991 由于人们无法准确地列举出所有交际行为中的所有体态语,并且 大多数体态语是配合语言行为而使用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的研宄 中,离开当时的语境去研宄一些体态语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体态语的 分类十分复杂。在有关体态语的分类方面,埃克曼丨 Ekman和弗 里森的 分类法在语言交际学界具有极大的影响,他们把人的身体和脸部
8、的连 续动作按照各种行为的起因、用法和代码情况分为五大类, S卩:象征性 动作、说明性动作、情绪表露动作、调节性动作和适应性动作。但在跨 文化交际中最常见的是根据人体各部位动作进行的分类。 2. 通过体态语看文化差异 2.1头部动作 在多数国家,最基本最普遍的首语只有两种:点头或摇头。这两种 首语所表达的内容,在文化习惯不同的国家是不一样的,甚至会相反, 比如在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尔巴尼亚等国,点头是一 种否定信号,假如你问一个尼泊尔人是否同意你的见解,他点点头,这 就是说明他不同意。如果你认为他这是同意你的见解,那就是大错特 错了。意大利那不勒斯人表示否定的动作不是摇头,而是
9、把脑袋向后 一仰;要是表示强调的否定,还用手指敲敲下巴。然而在大多数国家, 比如我们国家、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点头则是一种积极信号,通常表 示 “ 是 ” 或 “ 肯定 ” 。在英语国家,跟相识者大招呼时,他们常常扬一下 头。他们也用点头表示相互认识,但认为扬头更为友善、更为随和、更 为平等。 2.2手势动作 手势动作语言是一种表现力极强的体态语,它 不仅丰富多样,而 且简便直观,所以运用范围广、频率高、收效好。手势语的构成很复杂,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如果从手的部位来分类,主要包括手指语、手 掌语、握手语和挥手语。如果按性质、意义和作用来分类,主要包括情 意性手势语、指示性手势语、象形性手
10、势语和象征性手势语。布罗斯纳 安说: “ 手部动作实际上身势语的核心。 ” 打手势时,动作稍有不同,就 会与原来的意图有所区别。在招手让人过来的动作上,英语国家有两 个常用动作:一是食指朝上向里勾动。在中国,这一动作却似乎给人以 不大正派的感觉。二是用手掌向上或向左朝自己方 向挥动的方式招呼 成年人过来,对幼儿和动物则手掌朝下向自己方向招动。在中国恰好 相反,即手心向下是招呼成年人,手心向上是招呼幼儿和动物。在第二 次世界大战中,领导英国进行战争的首相温斯顿 邱吉尔曾作了一个 手势,当时引起了轰动。他出席一个场面盛大而又重要的集会,他一露 面,群众对他鼓掌欢呼。邱吉尔做了一个表示 ” vict
11、ory” 丨胜利丨的 “ V” 形 手势一用食指和中指构成 “ V” 形。做这个手势时,手心要对着观众。不 知邱吉尔是不知道还是一时失误,把手背对着观众了。群众当中,有人 鼓掌喝倒彩,有人发愣,有人忍不住哈 哈大笑。这位首相所做的手势表 示的是别的意思,那不是表示 “ 胜利 ” 的 “ V”形。因为用 V型手势表示 胜利是手心向外,如果手心向里,人们则常常会理解为一种掩饰的或 强化的举起中指的淫荡侮辱人的动作。 翘大拇指在中国表示 “ 好 ” ,用来称赞对方干得不错、了不起、高 明、这个意思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是一样的 e英美人伸大拇指,向上 翘,意为 “ Iti good. ” 或 “ Its
12、 0K. ” 。伸大拇指,向下翘,意为 “ Iti bad. ” 或 “ I dont agree it. ” 。但是在一些国家还有另外的意思。比如在美国 和 欧洲部分地区,表示要搭车;在德国表示数字 “1” ;在日本表示 “5” ; 在澳大利亚则是表示骂人 “ 他妈的 ” ;在尼日利亚等地,这个手势却被 认为非常粗鲁。例如 :一名撒丁女子向一位英国男子询问,在希思罗机 场是否很容易找到出租车。她得到的回答是英国式的翘大栂指。她即 刻甩起手提包,狠狠地揍那可怜的男子,因为她认为他做了诬蔑性的 暗示。因此在撒丁岛用这个手势搭拦便车不是个好主意。 0K手势,即将拇指、食指相接成环形,其余三指伸直,
13、掌心向外。 在美国这种手势表示 “ 同意 ” 、 “ 顺利 ” 、 “ 很好 ” 的意思;在法国则表示 “ 零 ”或 “ 毫无价值 ”; 在日本是表示 “ 钱 ” ;在泰国表示 “ 没问题 ” ;在葡萄 牙、苏联和德国则表示粗俗下流。我看到这样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在 葡萄牙打 0K手势犯了大错挨了臭骂!。讲的是一 ( 下转第 135页) 142 心脏的工作效率,有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整个身体机能水平。 2.3.4可以调节心理状况。网球是竞技体育,竞技体育具有较大的 竞争性,对抗性,刺激性,可以满足某些感情上排解的需要。国外体育 社会学把竞技体育的这种功能称为 “ 安全阀 ” 功能 4。通过这
14、项运动,参 加者的不良情绪得到释放,从而改善了心理状况 2.3.5可以促进交流,增加友谊 e;通过参加网球运动,可以相互交 流经验,切磋球技,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 目的。 正因为网球具有上述的运动特点和锻炼价值,它才受到了这么多 人的重视和喜爱,在广大的体育活动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对男生而言, 网球的运动量在一定程度上不逊于其它任何项目,既有激烈的竞技性 对抗,同时优美的动作具有良好的观赏性。对参加的人数要求小,便于 进行。单打对抗可以使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体现,双打和团体对抗 在个人的能力得到充 分的体现上更能显现出集体的力量。对女生而 貪,网球运动首先能满足她们锻炼身
15、体的要求。同时,由于是隔网非身 体直接对抗,也很好的顺应了女生害怕身体直接对抗而受伤的心理。 运动量的大小由参与运动者自己控制,这也是女生热衷于其中的理由 之一 e 3. 网球运动发展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虽然网球运动发展的前景是如此的可观,但是要在高校中开展网 球教学课程,还是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3.1学生人数多、场地少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网球运 动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人心,虽然带来了人气上升,学习网球的人数不 断增加这一个好的趋势 。但同时也带来了普通高校网球教学普遍存在 着 “ 教学内容多、时数短;学生人数多、场地少 ” 的矛盾,制约了教学任 务的顺利完成,难以达到教学目的。随着
16、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 入,如何解决这种矛盾方面要通过对教学法的不断改进,另一方面 要通过网球场地的建设和完善。毕竟,场地是教学活动的根本,解决问 题要从根本上动手。 3.2合格的专业教师少近几年,随着网球学习者的急剧增加,使 得高校网球教师奇缺,为了弥补网球教师的不足,许多老师现学现卖 “ 半路出家 ” 去教网球。在网球教学课中,教师正确的技术和动作示范, 不仅便于学 生正确地掌握动作,而且给学生以愉快的感受,能引起学 生学习兴趣,更增长了学生主动学和我要学的动力。例如学习反手底 线击球时,教师示范必须注意技术动作质量,拿出娴熟、优美、流畅的 技术动作展现给学生,这是教师自信心的流露和体现
17、,更是对学生形 成完美动作概念的激发,对学生学习兴趣有着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 用 ;e在这方面学校应加大对网球教师的专业技术培训。 3.3技术学习与规则脱轨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只重视技术 动作,轻视理论,对技术动作和教学占用绝大多数时间。对理论知识讲 解过少,使学生在学习中只会按照老师要求 去练,面不知与规则、裁判 法相结合、思考。导致有的学生在选修前不懂得规则与裁判法,经过一 学年的学习网球选修后,由于对理论的学习较少,对网球规则和裁判 法还是一无所知,更有的学生甚至连网球比赛都看不懂。要改变这种 状况,首先就要求教师本身要改变教学态度,重视理论教学,把实践技 术与理论相结合起来,让学生们认
18、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不仅要技 术过硬,更要吃透规则,熟悉理论。 4. 结束语 网球作为高校体育课的一个新兴项目,肩负着普及、推广网球运 动 ,发展网球人口的重任。网球运动的前景是光明的,发展的潜力无法 估计。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网球运动也一样既有利于 其发展的条件,同时也有许多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我们在开展网 球运动的时候,必须重视这些问题,并且认真的研究解决,才能使网球 选修课更加适应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让网球真正成为增强学生体质, 提高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体育运 动。罎 【参考文献】 1 郝光安,网球,羽毛球,兵乓球技法入门 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
19、社, 1994,5. 2 谭受清,娱乐体育导程 tMj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6. 3 网球天地编辑部,业余赛事路在何方网球天地, 2007(4): 14-15. 4 吕树庭,卢元镇,体育社会学教程 tMj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4. 责任编辑:翟成梁 (上接第 142页)个人到葡萄牙旅游时结识当地的一位朋友,当朋友热 情地邀请此人去家里玩时,这个人连忙伸出右手,把大拇指和食指围 成一个圆圈,向他打了一个表示 “0 K” 的手势,却发现朋友的脸突然涨 得通红,睁大了眼睛,愤怒地瞪着自己,过了半天,当地的朋友才吐出 几个字: “ 没想到你这么无耻丨 ” 这个人非常不解。这个手势如果用
20、在美 国 _然没错,可在葡萄牙人眼里,这个手势表示要和他妻子上床。 2.3体触行为 体触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非语言交际方式,它是借身体间接触来 传达或交流信息的交际行为。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身体部位是否接触及 接触的方式和程度,不仅能表达彼此间的相互关系,而且存在着巨大 的跨文化差异。在交际中,最常见的体触行为是握手、拥抱和亲吻。对 于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布罗斯安纳认为: “ 人们倾向性的看法是:中 国人的特点是体触频繁,而英语国家的人的体触却较为少见。 ” 在跨文 化交际中,人们应当注意的是体触的方式以及体触行为与人际关系的 文化差异。 握手是在交际场合表示友好的一种礼节。体触学研究把握手分为 多
21、种形式:沉着有力的握手、折筋断骨式的握手、微伸手指的握手、死 鱼式的握手、政客式的握手,此外还有手套式握手 e见面双方伸出右 手,彼此握住对方的手,摇动若干下,同时微微弓腰。西方人往往摇手三 下,而中国人却根据亲密程度决定握手的时间。久未见面的朋友见面 后往往紧握对方的手不放 ,这在西方人很不另惯。他们认为,体距过近 会显得过于亲密,抓住别人的手不放与握手毫不相干,因此一般视为 禁忌。在欧洲、亚洲等地方,男女双方见面 ,男方一般不主动伸手,由 女 方先伸出手来 ,男方再握住女方的手。但在非洲一些国家,情况则相反 , 男人不伸手 ,女人不会主动伸出手去握手。如果要向对方特别表示尊 敬,可以用双手
22、握住对方的手。在非洲一些国家 ,人们握手时还用左手 握住右手肘,城里的人握手时还同时伴有弹指的动作,以示特别尊敬。 非洲有的民族握手时只是轻轻接触一下手掌或手指,并不用力相握。 绝大多数民族握手都用右手,但在马里,亲人或密友远离家乡之前握手 用左手 ,表示后会有期。多数情况下双手同时握两人的手是不礼貌的 , 应尽量避免。 拥抱与亲吻。在中国,除了大人对孩子的喜爱外,很少有这种接 触发生,即使关系再亲密也很少当着他人的面拥抱或亲吻纟而在美国, 关系最亲密的人经常发生这两种接触。与此相反的是,同性之间,尤其 是同性青年之间的体触行为,如手拉手、勾肩搭背、搂腰,在中国被视 为关系亲密的动作,在西方国
23、家却被视为禁忌。另外,在公共场合,中 国人对一些短时间的轻度体触如擦身、贴近等都习以为常。而美国人 除握手表示友好外,中西方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都尽量避免同关系并 不亲密的人发生体触。 3.结束语 _然体态语灵活多变且种类繁多,以上只是列 举了体态语中的几 个方面。但这些事例也表明了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它能使 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加简洁,易懂和流畅 e体态语体现了文化的差异 性。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体态语的不同含义是非常重要的。 - 【参考文献】 幻毕继万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 tM外语教学与研宄出版社 1999年 . 2 胡文仲 .英美文化辞典 t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年 . 3 顾曰国 .跨文化交际 tMj外语教学与研宄出版社, 1997年 . t4贾雨新 .跨文化交际t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年 . 作者简介:孙增军 丨 1975.12.26 丨,山东 青岛人 ,讲师 ,大连海事大学在职研宄 生,研宄方向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外语部教师。 责任编辑:张艳芳 135
限制150内